说出一部电影的名字,证明你已经不再年轻,你会说哪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我们那年的电影:

我叫″小铃铛",家住″槐树庄"。左邻″白毛女"右邻″李双双",屋前“分水岭”屋后“沙家浜”。″今天我休息",正在讨论"家庭问题",突然来了″不速之客",说是丢了″秘密图纸",叫我″跟踪追击"。我跨过了″万水千山",走遍″林海雪原",来到″箭杆河边"。望着初升的″红日",我写下了″渡江侦察记"。我跟随″山间铃响马邦来",到了″林家铺子",问了″哥俩好",找到"大李小李和老李"。在″蝴蝶泉边"认识了″五朵金花",拜会了″刘三姐",询问了″阿诗玛"的近况。告别了″冰山上的来客",和″雷锋"一同登上"特快列车",我们参加了″铁道游击队"。为了保卫″粮食",我们发明了″地道战"″地雷战"。在″平原游击队"和″独立大队"的协助下,根据″红孩子""小兵张嘎"″英雄小八路"送来的″鸡毛信"。通过″永不消失的电波",经过″奇袭",最终取得了″上甘岭"的胜利。通过″南征北战"的煅炼,我″在战斗里成长"。

这是我的″电影史",还有落下的,请朋友们补上。谢谢!

青春岁月

南征北战,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红日,渡江侦察记,白毛女。

《红色娘子军》

看到里面陈强演的南霸天那叫一个恨。

那时候电影都很激进,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里面的女演员第一很漂亮,第二有许多女兵光着腿的镜头,那些英姿飒爽的女兵的腿型真的很美,估计那时候很多人和我一样,嘴上不好意思说心里其实很期待。

吴琼花浓眉大眼,但我更喜欢里面她的那个叫红莲的“姐姐”。我觉得她更有女人味。

那个指导员洪常青被烧死也是我看这部电影最心痛的时刻,在那一瞬间,吴琼花成熟了,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不再冲动,开始知道动脑筋了,喜欢这部电影,给了我童年许多遐想和教育,让我从小知道热爱党,从小知道是那时候的共产党让穷人翻了身。

我是五十年代初的人,六十年代以前看的电影都不记得了,六十年代看的电影还记得一些,但不能说记得好多。

当年,我家住在区政府所在的集镇上,隔一段时间,县里的电影队就会到这里来放一次电影。应该说,集镇上的人比农村的人看电影的次数多很多。虽然有时电影队也下乡,但全区几个公社,几十个大队,一个大队一年能去几次都还不好说。因此,看电影不论是在集镇上,还是在乡下都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在我的记忆里,当年的电影有《万水千山》,《五更寒》,《兵临城下》,《红日》,《柯山红日》,《战火中的青春》,《野火春风斗古城》,《羊城暗哨》,《五十一号兵站》,《永不消失的电波》,《青春之歌》,《地下航线》,《海鹰》,《无名岛》,《徐秋影案件》,《在烈火中永生》,《两个巡逻兵》《红孩子》,《平原游击队》,《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古利钟声》,《沙漠追匪记》,《芦笙恋歌》,《李双双》,《雷锋》等等等等,说也说不完。看电影,那是我们这代人的快乐,是我们这代人翘首以盼的事。想当年,我们这些七八上十岁,十多岁的孩子为了看电影还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但因为不在这个题目的范围内,就不说了。

我所说的是三战,即:《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

这三部电影任何一部都看过多次,并且还都是上小学时看的。

除了《南征北战》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中孟良崮战役的故事。那两部原本是教学片,是为了响应“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当时备战的政治需要,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所拍摄。

三战电影故事都是有真实的 历史 背景。《地雷战》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半岛共产党所领导的敌后游击队,用土法生产炸药、土法制造地雷同日本鬼子作殊死斗争的故事。

《地道战》反映的是冀中平原的农民游击队在抗日战争年代,运用一家一户所挖的为躲避敌人烧杀抢掠的短距离地道,经过改造将其连成一片地下网络,可以防毒、防烟、防水。成为打击日伪军的有效手段。

而《南征北战》所描写的就是华东解放军攻打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整编七十四师的孟良崮战役。整部影片场面宏大,演员阵容中的主角多是大腕,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一部好的电影、戏剧和歌曲,包括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对人的教育和影响不可低估。本博看“三战”的时候,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到今天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了,产生的印象至今仍然是历历在目,好象昨天才看到似的。

《雷锋》《英雄虎胆》《冰山上的来客》《永不消逝的电波》《刘三姐》《南征北战》《青春之歌》《铁道游击队》……

那一年我大概刚读小学,一部电影万人空巷,且让大家都认识了三位大明星:刘晓庆、陈冲、唐国强。

这部电影叫《小花》,讲的是解放军哥哥赵永生与一亲一养两位“小花”妹妹,在战火纷飞年代的聚散离合,以及为共同的理想重聚一起,为革命浴血奋斗的故事。那首著名的片中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师演唱,传唱至今。

后来,记忆中还看过《戴手铐的旅客》、《神秘的大佛》、《知音》、《子夜》、《少林寺》、《南拳王》、《牧马人》、《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妈妈再爱我一次》等。好的片子大家排队抢票,买到票的人在人群中那个得意劲,能让旁人羡慕得口水直流。也有一些企事业单位、学校学生组织看的电影,比如深受教育的《少年犯》、《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黑太阳731》等。

电影院门口,是摆着小摊、拎着篮子卖瓜子水果香烟冰棒的。电影院旁边的单车停放点,谁要是胯下骑着永久、凤凰等名牌,不知要羡煞多少旁人。

那时候的电影,很少有虚华的特效,也不知小鲜肉娘娘腔为何物,更别提飞来飞去的威压,排山倒海的神功。知名的导演、敬业的演员、精湛的演技、精彩的故事,加上特有的年代元素,就是一部好电影的框架。

这种骨子里的朴实,一如那个久远的年代,令人回味无穷,一生难忘。

我的处女作是《金光大道》,再就是《闪闪的红星》、《地道战》、《地雷战》、《海港》、《白毛女》、《战上海》、《林海雪原》、《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黑三角》、《伤逝》、《苦恼人的笑》、《瞧这一家子》、《小花》、《他们在相爱》、《爱情与遗产》、《庐山恋》、《平原游击队》、《平原作战》、《大李老李和小李》、《三进山城》、《江防图》、《兵临城下》、《十天》、《红牡丹》、《小字辈》、《青春之歌》、《少林寺》、《少林寺弟子》、《南北少林》、《少林小子》、《桥》、《虎口脱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