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讲不如不讲:从百度UE总监刘超事件看逻辑表现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这两天被百度UE总监刘超事件刷屏了,这段时间我正好在学习前麦肯锡顾问高杉尚孝关于逻辑表现力相关知识,所以我重点关注了网上泄出的刘超在国际设计体验大会上PPT的内容。看后我只能说,刘超的PPT简直是没有逻辑表现力的典型——一团乱,不知所云。就算你没有干货却想趁此机会表现一下也可以,但麻烦至少把分享的内容整理得逻辑清晰一点以表达你的诚意。但刘超的PPT既没有干货,又没有逻辑表现力可言,观众根本不知道他要表达什么,加上言语用词又如此低俗,难怪被嘘。刘超的悲剧真是应了这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随便来看几张刘超的PPT:

(一)

一个“我”,一只卖萌熊,四个不知道什么关系的词句,你能看出这张PPT要表达什么主题吗? 为什么有词句加了冒号,有的却没有,什么跟什么啊!炫耀自己也请让别人知道你是在炫耀自己撒,——至少加上“我的优势”什么的,切忌别让观众乱猜。

(二)

从“图形设计-GUI”这个主题怎么一下子跳到干嘛嘛不行上面去了,思维太跳跃了点吧。

(三)

你说行业变化趋势可以,但请拿出图表或对比图来说明一下啊,摆四个MM照片这里什么意思。

(四)

这张PPT我最直接的感受是:用户研究和一只猪有什么关系?下面的1)2)3)倒是看起来有点逻辑次序的样子,但是内容好像不是那么一回事啊。

因为欠缺逻辑表现力,刘超的分享非常失败——内容和主题不搭,有的甚至连主题都没有,也就是随意罗列几个词句,词句之间也没有任何关联。由于演讲的纲领——PPT都如此毫无章法,导致他的演讲内容更是信马由缰,让人无法听下去。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不妨留意一下,为什么有的文章读起来如行云流水,清晰明了,读者很容易就能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而有的文章虽然写了一大堆内容,但读者却是越看越头大,看了几遍也没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内容,脑细胞倒是烧死不少。其实说白了,是否具有逻辑表现力就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

在演讲中,要让观众在十几分钟之内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接受自己的观点,逻辑表现力更是必不可少。刘超就是反面教材,他一是在观众有直观印象的PPT没有逻辑可言,二是他的演讲本身也没有很好的逻辑组织。

在《麦肯锡教给我的写作武器》一书中,高杉尚孝提出逻辑表现力是决定一篇文章能否清晰易懂的基础。具有逻辑表现力的文章,读起来毫不费力,易于理解,而且让人印象深刻。反之,没有逻辑表现力的文章,读起来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因为没有逻辑表达力,纵使作者把他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了,但是读者难以理解作者表达的信息,结果就是费了老大的劲,却没有得的好的反馈。由此可见逻辑表现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用高杉尚孝本人的话来讲,“逻辑表现力是所有工作业务的基础,是我们上班族的操作系统(OS)。”

同时,要意识到的一点就是逻辑表现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后天习得的。《麦肯锡教给我的写作武器》就是一本非常棒的关于写作和表达中逻辑表现力的工具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作者高杉尚孝提出的在文章中把握三个变量,就能迅速提高文章的逻辑表现力:

1、使用主语与谓语关系明确的句型

写作中切记不要让读者思考主语是什么,谓语在哪里。做到这一点就要时刻注意用代词在适当的地方指示给读者,遗漏主语和代词就会给读者带来压力。还要注意主语和谓语不要隔得太远,这会增加读者的思考负担。

例如下面这个主谓不明显的句子:

这个例子中,主语”部长“和谓语”感到满意“中间隔了几十个字,读者看到最后,前面的主语早就忘了。当改成下面的语句后,读者的阅读负担就减轻了不少。

2、连接句子时使用正确的逻辑连接词

一段文字中,要想把表达的内容有条理地组织起来,逻辑连接词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给读者造成前言不搭后语,一团乱的印象。我们常说”写文章要通顺“。其实“通顺”是具体建立在逻辑连接词上,因为所谓”通顺“就是指每则信息之间的前后关系。刘超的PPT完全没有逻辑连接词,也没有明显的主次顺序,让观众摸不着头脑,根本不知道他的每张PPT到底讲了什么东西。同样作为对比的是其他跨国公司的PPT,就非常注重PPT中的逻辑关系,使得读者轻易的掌握了他要表达的内容。以微软的PPT为例:

这张PPT里,主题和诠释都较好的呈现给了观众,即主题:Solving for pattern。那怎么理解Solving for pattern呢,下面就是诠释:A good solution solves more than one problem, and it does not make new problems.(出色的解决方案不止解决问题,而且不会引入新问题),注意他用了逻辑连接词and,如果省略and,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之所以说这张PPT较好,是因为他没有用良好的风格把主题和诠释区别出来,给读者视觉上带来不易分辨的麻烦。如果是我来写的话,我会适当拉开主题和诠释的距离,再将主题适度加大加粗,让观众更多的聚焦在主题上。

在《麦肯锡教给我的写作武器》中,作者整理了一套高杉连接词,用以在写作的过程中作参考。

3、使用让人产生印象的具体表现

我们的政府工作文件中会用很多抽象的词句来表达思想,比如”....的多样性“”强化...",“确立...",但在我们具体写作中,这种风格却不可取。因为抽象表现无法给人一种进入具体行动层次的概念。比如说”本公司应该强化人才引进机制”,这样一句话,你知道接下来每个人需要怎么操作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指示其实很空泛。“人才引进机制”具体来说到底指的是什么? “强化”怎么操作?读后让人一头雾水。

这一点和著名作家Chuck Palahniuk(《搏击俱乐部》作者)的建议不谋而和,Chuck建议写作新手们:从现在开始,在接下来最少半年内,你不可以使用“思想动词”。

思想动词包括:想,知道,理解,意识到,相信,想要,记住,想象,渴望等等等等你喜欢用的动词。

思想动词还包括:爱和恨。还有些无趣的动词,比如“是”和“有”,也要尽量避免。这里节选一例作为对比:

- 李雷想知道韩梅梅是否愿意晚上和他出去约会。(不要写这样的句子)

你必须写这样的句子:

- 这是一个早上,李雷错过了昨晚的最后一班列车,所以只能支付了高昂的打车钱回家。回家后他发现韩梅梅在装睡,因为韩梅梅从来不曾睡得这么安静过。以往,韩梅梅只会把自己的那杯咖啡放进微波炉里加热,这一天,两个人的咖啡都加热好了。

也就是说你的角色不可以“知道”事情,你必须把细节展现给读者看,让读者自己“知道”到这些事情。你的角色不可以“想要”一件东西,你必须把这件东西描述给读者听,让读者自己“想要”这件东西。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不注意用逻辑表现力将我们要表达的内容武装起来,那充其量也就像是一个市井大妈在侃大山,没边没谱,说完就过了。与其这样乱讲不如不讲,不然落得个刘超一样的悲剧真是不好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