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佛学院,你要出家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这个问题在我决定入读香海禅修院后,常常被问到。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颇费口舌,我相信你也被问到一些有关选择背后的缘由之类的问题,却发现要么需要讲很长的来龙去脉,要么你讲了对方其实更关心一些猎奇的八卦消息,于是只好放弃沟通的痴心妄想。

我这个问题,似乎更复杂一些,然而,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

这得从香海禅修院说起。常规的佛学院,都是针对出家人或者有意向出家的学佛爱好者的。而香海禅修院录取学员,完全没有这条要求,也没有任何有关毕业后去向的要求。

禅修院所在的香海禅寺,提供两年学修期间的所有住宿,物业,一日三餐,书籍及校服费用,每年还补贴每位学员7000多元现金作为日常开销。也就是说,学员不承担一分钱的支出,甚至有生活补贴,却可以享受这里非常高品质的师资,场地等资源。

因为过去几年,我自费几十万学习了很多领导力成长有关的课程,当我朋友知道我在这里学习,学校不仅全部免费还倒给我补贴的时候,惊讶地问我这是啥情况,我的回答就一句话:

我佛慈悲呀!

是的,我佛不但慈悲,而且智慧。这两样,我知道我一样都没有,所以我来了。

虽然从小就被父母带着烧香拜佛,我却是到了香海才明白佛陀原本是“觉悟者”的意思,佛陀年轻的时候也是和我们一样烦恼的常人(他的名字叫做乔达摩悉达多),并且他贵为王子,衣食无忧,然而他很为人生的生老病死所困扰,于是离家去寻访名师,最后终于悟道,发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都可以根据正确的方法修行得以开悟,从而解脱,并且把这套离苦得乐的解脱法门宣说了49年,许多弟子因此悟道。后人为了纪念他,尊称他为Budda“佛陀”(觉悟者)。

我从小便是一个好学的孩子,读大学研究生的时候,更是系统学习了经济学,法律等学科,然而我发现要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自己却越来越烦恼,因为总也学不完啊!

后来学习了很多和情绪管理,人际沟通相关的课程,我常常觉得这些课程都在提供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却不是直抵本质的解决之道。网络上常常看到的就是这类鸡汤文:为什么你懂了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人生?或者是“比你优秀的还比你更努力”等等到处贩卖焦虑的成功学文章。

终于,有一天我在香海听达观法师讲授金刚经,提到缘起性空的时候,忽然领悟到空性的智慧,明白了凡事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事物的产生和毁灭都是必然的过程。佛陀通过自己的实修体验了这个境界,他不再执着纠缠于人世间烦恼的生灭,从而达到了永恒的内心宁静(涅槃寂静)。

回想这几年,我都是在佛陀开创的这条解脱之道的边上打转,每年都参加几天的禅修或者听经,当时觉得老师讲得好有道理,禅修打坐很有收益,然而走出寺院后日常生活还是老样子,听到的几句道理渐渐被生活的潮起潮落冲淡,几乎没有改变我的生活轨迹,因为旧有的习气和习惯太强大了,好比心脏病很重的人,打了几针强心针,暂时缓解,然而导致心脏不好的原因没解决,比如继续抽烟喝酒,导致的结果是需要更大剂量的强心针。

佛法修学中,有闻慧,思慧,修慧的说法,闻慧就是听闻了智慧,只有修慧才是实修,我又是一个比较懒散的人,冥想打坐之类持续两星期便彻底放弃了,看来网上说的最难治的是懒病也并非瞎掰。

于是,我来禅修院学习的故事版本就是这样的顺理成章:

一个年近40岁的单身男,有很多烦恼,比如和朋友闹翻了,赚来的钱又亏空了,定好的健身计划又被贪吃的念头打败啦!他很想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常常被自己的贪心,懒惰等习气打败,偏偏又不甘心认怂,于是经历许多波折,终于找到了一条已被证明可以成功的道路,加入了一个群体,一起修炼,这样偷懒的时候旁边有人拽着,因为他知道,自己偷懒逃避是必然的!并且,由于病情比较严重,别人可以住一星期出院,他需要住两年!

好吧,幸运的我,找对了地方,其他都不重要了,祝福我吧。

我也祝愿智慧的你,也有如此的幸运。

下次遇到,我希望听到的提问是:读佛学院,你看我还来得及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