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读:共情和同情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从自己的故事讲起:

对于这样的念头,我总觉得非常不真实,并且心存恐惧!

这怎么可能!妹妹和妹夫正在遭受着人生中极大的磨难,而我却在收到妹夫挫败信息的第一时间里,涌现出一丝喜悦。

对于这样的念头,我充满了罪恶感,也因此会在强烈的自我否定后,在行为上对他们进行更大的帮助,似乎是想用自己的行为告诉自己:“ 那种想法是假象,是不存在的虚幻。”

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这种看似“有违传统道德观念”想法的真实性,甚至也具有普遍性。

出于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的约束,我们常常会将这种“邪恶的力量”硬生生的压下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这可能源于我们的比较心态。

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幸福就是自己的收入永远要比妹夫高那么一点点。”,用到这里最合适不过了。

原以为自己的故事只是特别的存在,相信智慧如我的你也能从中看到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情景。:)

由此引出了本期的话题,我们原以为的同情,是和对方产生共情。而更多时候我们是在可怜对方。

书中这样理解同情心:

对方的弱,触动了我们的怜悯之心,同时也满足了我们的自恋。

自恋作为人性活力的源泉,会让我们陷入无意识的状态:我是最好的,我因此会忽视甚至是排斥自己的不好。我们也期盼着自己去扮演着这样的一个角色,而现实的残酷,常常将我们的幻觉破灭:自己往往是平庸的,很多人都比自己强。

对弱者的可怜恰恰满足了我们的自恋情结。

而可怜就是可怜,这种可怜对方的伎俩很容易被识破,因为自恋情结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唯有共情,才能真正的温暖对方。

共情,是你真正的进入对方内心,感受到对方的感受,明白了他的痛处。于是他感到自己被真正的理解,似乎你就是他,他在你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好——悲伤、负面情绪,都被你看到,你便成了他的一面镜子,于是他被懂得、被理解,情绪便怅然。

举一个例子:

对于如何进入共情,传统的观念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但对于如何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传统观念的回答常常很无力。

心理学的办法是,直面自己的恐惧,让所谓的负能量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简单讲就是不要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要感受这种负面情绪在体内的流动,因为所谓的负面情绪,或者说负能量,其实和正能量是源于一个东西,只是由于外界的不同反馈,让它们发生了变化,但这些能量都是我们活力的原动力。—— 限于篇幅,这个话题我们会在以后继续讲到。

对于孩子的教育,尤其是6岁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接纳孩子身上所谓传统意义上的负能量——攻击性、暴躁、好动……只有在父母爱的抱持下,这种所谓的负面能量才能和正能量会和,才能共同推动孩子的前行,而不是能量的相互抵消。

简单来讲,孩子的负面情绪在父母爱的抱持状态下,得到了转换:我接收了你的“不好”,当你的“不好”被看到时,便发生了变化,这种“不好”便和“好”能量会和,最终两股能量推动孩子前行。我们便有了更有活力的宝宝。

今天的内容可能有些晦涩,便于你的理解,我以本书的事例和苏轼的故事作为结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