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的原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13
大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击针撞击炮弹底火,引燃发射药。发射药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通常大约为3×10^5千帕的压强,会推动弹丸以极高的加速度沿着炮膛向前运动。当弹丸离开炮口时,它会达到最大的速度,并按照一定的弹道飞向目标。同时,这些气体也会推动炮身后退,炮身后退时会沿着摇架的导轨移动,摇架是炮身后坐和复进的轨道,也是起落部分的主体。
上架是回转部分的主体,通过基轴安装在下架上,并借助方向机进行水平旋转。而摇架则通过其耳轴安装在上架上,利用高低机进行垂直旋转。高低机和方向机使得炮身能够进行高低和方向的调整。平衡机则确保火炮起落部分在摇架的耳轴上保持平衡,使得高低机的操作更加轻松。瞄准装置由瞄准具和瞄准镜组成,用于根据火炮射击诸元进行瞄准。
大炮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之后。大约在14世纪上半叶,欧洲开始制造能够发射石弹的火炮。到了16世纪前期,意大利数学家N.F.塔尔塔利亚发现了炮弹在真空中以45°射角发射时射程最大的规律,为炮兵学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16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口径较小的青铜长管炮和熟铁锻成的长管炮,逐渐取代了之前的臼炮。同时,也开始使用前车,以便于快速移动和穿越复杂地形。
16世纪末期,出现了将子弹或金属碎片装在铁筒内制成的霰弹,这种弹药大大增强了火炮的杀伤力。1600年前后,一些国家开始使用药包式发射药,这提高了发射速度和射击精度。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英国物理学家I.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进一步推动了火炮的发展。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在位期间(1611~1632),通过减轻火炮重量和实施标准化,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1697年,欧洲开始使用装满火药的管子代替炮孔内的散装火药,这一改进简化了瞄准和装填过程。到了17世纪末,欧洲大多数国家已经开始使用榴弹炮。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国炮兵总监J.-B.-V.de格里博弗尔都致力于提高火炮的机动性和推动火炮的标准化。
英国、法国等国家通过多次试验,统一了火炮口径,使得火炮各部分的金属重量比例更加合理,同时还出现了用来测定炮弹初速的弹道摆。19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榴霰弹,并采用空炸引信确保榴霰弹在适当的时间爆炸,从而提升了火炮的威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