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过劳死背后,都隐藏着什么秘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相信大多数人和笔者一样,知道莫泊桑,是从那两篇叫做《我的叔叔于勒》和《项链》的语文课文课文。还记得,语文老师在讲作者介绍时,反复强调这位“短篇小说之王”是过劳死,要求我们劳逸结合。老师那会儿,也只是说了结局,并没有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莫泊桑过劳死。当然,忙于提高分数的笔者,也没有心思去研究。

直到最近读了《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后,终于发现了答案,原来这位外国人是被中国古代的《三字经》和《弟子规》困住了,他是在践行书中的“首孝悌”。所谓“孝”就是指孝敬父母;“悌”就是指对兄弟友爱。

莫泊桑终身未婚,家庭结构简单,家里的成员就是父亲居斯塔夫、母亲洛尔和弟弟艾尔维一家人。供养他们,是莫泊桑的宿命,也是他疯狂写作的力量和目的。亲人是莫泊桑一生的软肋,也是他的铠甲。

莫泊桑出生在法国西北部一个摩罗的贵族家庭,祖辈积累的财富,在他父亲这一代早已被挥霍一尽。父亲纯属一个纨绔子弟,游手好闲,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家中事务全靠母亲洛尔操持,母亲便成了莫泊桑的感情寄托和主要教育者。

母亲洛尔也是一个富二代。其父亲在鲁昂地区拥有两家大纺织厂,洛尔家和福楼拜家是世交,得益于福楼拜的影响,洛尔渐渐喜欢上了文学,她也把这颗文学的种子,遗传给了儿子。

莫泊桑的童年过得很不幸。父母常常吵吵闹闹,在他10岁时,两人便协议分居,洛尔则在埃特尔塔一座叫“苹果园”的别墅里定居下来,独自抚养和教育孩子。洛尔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迫不及待地把儿子往文学殿堂里引。

因为自己痴迷莎士比亚戏剧,她就教莫泊桑读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等文学名著,还会在家里安排他和其他小朋友表演。这还不够,洛尔还写信给福楼拜,拜托他为儿子指点一二。通过福楼拜,莫泊桑混进了文学圈,结识了,布耶和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名人。

但迫于生计,莫泊桑开始了小职员的求职生涯。1872年,22岁的莫泊桑,以非正式职员的身份,进入海军部办公大楼工作。在这里,他安分守己的工作,但这份微薄的薪水,显然不能满足日常所需,因为他还要给母亲寄钱,母亲已进入眼球突出的甲状腺分泌过多症的初期,父亲自分居后,并未按时支付赡养费。

1878年12月,福楼拜在洛尔德恳求下,拜托自己以前法律系的老同学,正担任教育部长的阿金诺·巴尔杜,在教育文化部,给莫泊桑安排了秘书一职,年薪3000法郎。莫泊桑闲暇之余,会继续码字赚稿费,补贴家用。1879年2月19日,《往昔的故事》在裘西盟戏院上演,莫泊桑崭露头角。

1880年,《羊脂球》发表,莫泊桑一夜成名,成为法国文坛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金钱、荣誉也随之而来。在1885年以后,他的收入已从年薪4万法郎增加到了12万法郎,他还是在继续提高作品价格。后来,他患上了甲状腺肿、神经衰弱,医生嘱咐他休息,但他未听劝告,病魔缠身,依旧笔耕不辍,不惜生命健康。为什么?因为他需要钱。为了照顾放荡的父亲、重病的母亲和无经济能力的弟弟,他不得不拼命写作赚钱。

弟弟艾尔维自小就是个问题少年,小说《一生》中的保尔,就是以他为原型。艾尔维服完兵役后,一直没有工作,和母亲洛尔住在一起。1886年,艾尔维结婚那年,莫泊桑出钱在安狄毕斯附近为其购置了一所农庄。本以为这是为弟弟做的最后一件事,可惜好景不长,在1887年夏,艾尔维患上了癫痫症,病情严重到试图勒死自己的太太。别无办法,莫泊桑把他安排在了布朗的一家疗养院。

没过多久,艾尔维就去世了,年仅33岁。在家庭会议上,莫泊桑宣布继续照顾弟弟的家人,直到侄女茜蒙妮成年,他还在遗嘱中将大部分遗产都留给了茜蒙妮。而此时,母亲也已瘫痪,只能靠药物度日,孝顺的他,特意为母亲在格拉斯租了一栋别墅疗养。要知道,莫泊桑做这些事,都是在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时。

莫泊桑不想死,他还放不下他可怜的母亲。虽然也找了无数医生、专家为自己看病,但因为病情实在太复杂,几乎都无济于事,最后只得靠玛咖来减轻病痛的折磨,死神也离他越来越近。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后,莫泊桑几近崩溃,自杀未遂的他,最后被送往精神病医院。1893年7月6日,死神将他从极度痛苦中带走了。

莫泊桑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其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在1880到1890年,这十年间创作的,其中包括6部长篇小说,359部中短篇小说及3部游记和1部诗集。平均每12天创作一部短篇小说,每一年半一部长篇小说,这其中还不乏《我的叔叔于勒》、《漂亮朋友》、《项链》这样的经典之作,他也成为了法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创作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这种生活,也曾让他不堪重负,无法喘息,但也正是这种力量,成就了他。所以,任何事情都应辨证的去看待。最后,摘录莫泊桑成名作《一生》里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