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推话术,如何应对地推过程中家长的拒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相信校长们在做地推的时候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市场专员反馈 家长不接单,咨询师反馈难以邀约这些家长上门 ,校区地推疲软,招生难。为什么?仅从地推层面分析,一方面因为家长受到的信息轰炸越来越多,对信息越来越“免疫”;而另一方面 地推人员的 专业能力 和营销话术 没有提高, 无法应对 家长的拒绝, 对有意向的家长 也不知如何跟进 ,眼睁睁看着家长走远;对于家长的疑问,更不知道如何有技巧地回答,机会白白流失。由于回答没技巧和专业性,即使家长勉强留下联系方式,也不怎么认可机构。

所以,同样的地推环境下,如何应对家长拒绝, 如何有技巧地处理家长 对课程和机构的 疑问 ,会直接影响地推的效果,甚至决定邀约的成功率。今天,校师学将简单的梳理几个我们地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应对方法和话术,希望能够帮助到校长朋友们。

一、“到处都是免费体验课, 目的就是让我们报名,不需要,谢谢”

家长面对众多机构,已深谙地推套路;即使有所需求,也认为这体验课就是营销手段,心里有防备,于是礼貌拒绝。

错误话术: 那您也可以带孩子来体验下,孩子喜欢,再选择我们。

分析: 这个话术让家长感受到,机构在迫切招生,由此不愿意给市场专员更多沟通交谈的机会。

正确 话术 :我们正好在做周年庆活动/我们正好和某大型机构或品牌做活动/我们正好在做开学大促销。

这个回答,为什么比第一个好呢?首先,向家长传达了可以省钱的实惠;其次,传达了机构发展不错,有合作商的信息。这比第一个回答,更能提高家长进一步沟通的意愿。

二、“没听过你们学校,算了,谢谢”

家长接过传单后,看了一眼,也不是自己所熟知的大品牌,于是礼貌拒绝。

错误话术: 不好意思打扰了。

分析: 这句话的根本原因,是家长不了解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教学效果,所以不愿意冒险让孩子来试。因此,我们解决了这个疑问,就能提高家长沟通的意愿。

正确处理方法: 面对家长这种举动,最直接快速的方法,是专员立刻就宣传单上的信息,围绕教师学历经验、学员效果,用最简单的两三句话为家长做讲解。如: “我们老师都是重点高校或研究生学历,最低3年带班经验,某校第三名/某校第一名,都在我们学校就读。 ”这时,专员顺势可以掏出手机,给家长呈现校内家长的好评反馈、报喜截图等,引发家长兴趣。

三、“这个课程如果我家孩子学了没用,能不能退款?”

很多家长在接触到你给他推送的课程时,都会考虑一个 试错的成本 ,所以基本都会试探性问这句话。大部分机构都不会存在退款这一说,所以家长的本意就是及时阻止您继续向他推销课程。

错误话术: 不好意思,这位先生/女士,报名之后是不能退款的。

分析: 家长这么提问其实是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家长对您的课程或者机构还是蛮有兴趣,但是还是要考虑试错成本;第二层意思就是如果你无法解决家长对试错成本的困惑,那么他正好可以礼貌的拒绝你继续向其推销。所以当你回答不能退款,则直接触发了家长的拒绝。

正确处理方法: 我们机构一般做地推宣传都是配合我们当月的市场活动进行,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这位先生/女士,我们课程正常报的话平均每节课30-50元,这次12节只需要100元, 还赠送您价值100多的拉杆书包 ; 我们本身就是赔本做宣传的,我们不可能又赔本还砸自己的品牌!您放心,只要孩子坚持把12节课都学完,一定有用的;您也可以通过这12节课的时间,全方位的了解一下我们的机构和课程是不是您家孩子所需要的!”

这样的回答解决了家长试错成本的顾虑,触发了家长继续了解的意愿,从而引发家长对课程和机构的兴趣。

四 、其他常见疑问的处理方法

1.不能直接回答的问题

价格、班级人数、上课频次、上课时间、和其他机构的对比、以及任何不清楚的问题。

应对话术: “看得出您是一位非常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但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课程。我们一般有半年、一年、季度的课程,班级人数也由孩子水平不同,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上课时间会根据您对老师的要求、孩子的水平去选择最合适的班级。”

“区别方面,我不能妄自评价其他机构;我认为区别也不在于机构之间,而是在于针对您孩子的情况;不同的机构,能够带给孩子哪些提高都是不同的。也许一个机构,很适合某个学生,但不一定适合您的孩子;所以需要您带孩子来校区,先做个测试,然后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其中涉及到您孩子的详细的成长规划,这样您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我们之间的区别。”

2.可简单答疑的问题

你们校区在哪里、你们使用什么课本教材、你们办校几年了等不会因为个体差异而变化的信息。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内容。关于地推中常见问题的应对方法和话术,如果你有其他高招,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咱们一起交流。感谢大家的阅读,咱们下期见!

校师学说

无论是在职 或兼职 的 老师 都 应 让家长了解这是一家怎样的机构,在做什么活动。以专业打消顾虑,产生品牌效应 , 即使短期 内 不参与,也能留下好印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