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用直线和弧线作绳画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双手画直线、曲线、绕圆,尝试画出波浪、圆圈等线条,逐步提高幼儿控制手部动作的能力。

  2.启发幼儿按照自已的想像,选择不同线条和颜色给妈妈理发,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活动准备:

  1.20厘米长的中粗棉绳每人两根,棕、黄、红、橙、黑等水粉色及各色水笔,发型照片3张,镜子一面。

  2、将宣纸粘贴在铅画纸上,剪成短发、直发、卷发等不同发型轮廓,肉色、粉红色纸剪成脸型,数量均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师:你们的妈妈有漂亮的头发吗?妈妈的头发是怎样的?

  幼:我妈妈的头发是直直的、长长的,我妈妈的头发是卷起来的,我妈妈的头发前面是直的,旁边是卷的……

  师:你们妈妈的头发有没有染过颜色?

  幼:染过。有红头发,有黄头发,还有的头发有点儿黑有点儿黄……

  师:妈妈是在那里把头发理的这么漂亮的?是谁给妈妈理的发呢?

  幼:在理发店,在美发厅,是理发师给妈妈理的。

  2 、欣赏、演示

  师:有位妈妈来理发,理发师拿出3张照片请妈妈挑选发型。你们来看一看,比一比,哪张是长发,哪张是短发,哪张是直发,哪张是卷发。(幼儿可跟着老师作图空练习)

  师:照片上的妈妈有没有染过发呢?

  幼:有的没染过,有的染了一点棕色,有的染了许多颜色。

  师:我们也来试试给妈妈理发,(出示3种以画好头发的发型轮廓纸)请绳宝宝来帮忙.理个什么样式呢?

  幼:可以弯弯曲曲,可以有点弯有点直,可以卷起来……

  教师按幼儿的提议和幼儿共同尝试用黑色水粉色理发,重点演示卷发:绳宝宝喝喝水(沾黑色水粉色),在纸上转着圈子躺下来(画卷发).

  师:让我再理的快一些(双手同时理发).

  幼:(鼓掌)这是高级理发师.

  师:理完发要不要染头发?(用幼儿挑的水粉色来做染发演示)

  3 、幼儿尝试操作

  幼儿任意挑选各种形状的发型轮廓纸,用绳子沾上黑色水粉色给妈妈理发。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表现,允许幼儿按自己的能力选择用绳子的方法。

  师:你给妈妈理的什么样式的头发?有点像什么?

  幼:像波浪。

  师:(向大家介绍)这是大波浪式,你们会不会理个小波浪?

  师:你理的是什么样式?

  幼:这是花朵式,这是小鸟式.

  师:这里有几位高级理发师,请你们介绍一下怎样理得又快又好。

  幼:我是用两个手一起画的,我是把两根绳子并在一起画的......

  幼儿自选颜色给妈妈染发。

  师:(拿出一面镜子)我们让妈妈照照镜子,看看头发理得满不满意。幼儿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引导幼儿用照镜子的方式欣赏作品。

  师:妈妈对自己的头发非常满意,她准备化好妆带宝宝出去玩。(出示画好五官的脸型纸,粘贴在示范的发型纸上)

  幼儿自选各色脸型纸和彩色水笔为妈妈化妆,教师随机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幼儿把画好的脸型纸贴在自己画的发型纸上。

  4、延伸活动:

  将作品布置在活动室里,幼儿向妈妈介绍并请妈妈参与评议。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

  3、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清水人手一瓶(瓶盖内有红黄蓝各色颜料)、抹布、红黄蓝各色小标签、一次性塑料杯。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

  1、教师拿一瓶清水用力摇晃后变成有颜色的水,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2、幼儿尝试自己变出一瓶有颜色的水。

  二、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1、请幼儿说说自己变魔术变出了什么颜色的水。

  2、猜一猜把其中的两种颜色拼在一起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幼儿自由讲述)

  三、幼儿进行第一次尝试活动。

  1、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人取两种不同的颜料少许,放在杯子中轻轻摇晃,观察颜色的变化。

  2、和身边的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相互间比较一下各自变出的新颜色。

  四、集中交流:我的发现。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发现各自颜色的不同,从而产生给颜色做上标记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五、幼儿再次进行尝试活动。

  1、幼儿再次玩色,并在杯子外面贴上与颜料水相同颜色的标签。

  2、幼儿将自己变出的新颜色放到展台上,并尝试多变出几种颜色。

  六、集中讨论。

  1、根据标签说说自己杯子里的新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2、将颜色分类,启发幼儿发现红和黄可以变出橙色,红和蓝可以变出紫色,黄和蓝可以变出绿色。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调出的新颜色深浅不一,猜猜为什么。鼓励幼儿可以到区角中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我忽略了幼儿自主操作的过程,整个环节变成教师的教,而不是幼儿自主的探索,整个活动环节较平淡。在活动中让幼儿跟读颜色规律次数太多,应让幼儿探索找寻颜色规律,孩子们的兴趣才会被更好的调动起来。活动评价有些混乱,没有把握住评价的重点,可让幼儿讲述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己用什么颜色配出了什么颜色,在评价中又能巩固幼儿所学。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筷子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以及筷子的用途和特点。

  2.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或情境。

  3.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4.大胆说出自己对筷子的理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说重点、难点:如何正确使用筷子以及用筷子夹豆类食材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类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小朋友,生活中我们吃饭的时候,都会用到什么餐具?(勺子、筷子、叉子),现在我们在幼儿园用勺子吃饭,可是我们长大以后,就要用到筷子了,你们想不想用筷子夹到好吃的东西呢?今天老师就跟小朋友一起来跟筷子兄弟做游戏,好吗?

  二、 基本部分

  1、 教师出示各种不同材质和不同花色的筷子,请小朋友来看一看,摸一摸,并观察筷子都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请幼儿讨论,筷子都有哪些作用。

  2、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筷子除了可以用来吃东西,它还能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好看的图形呢?出示课件图片(用筷子摆出的各种好看的图形)请幼儿欣赏。

  3、 把幼儿分成小组,利用桌子上的不同筷子尝试摆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并请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别说一说他们小组摆的是什么图形。

  4、 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根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手指做辅助。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如何正确使用筷子,那么我们来玩个游戏,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把这些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开来,放进旁边准备好的小碗中。

  三、 结束部分

  游戏:分一分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把混在一起的花生和豆子分别夹出来,放在旁边的小碗中,教师计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夹的最多的一组胜出。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厨房中各种餐具,看一看都有哪些?并记录下来,来到幼儿园汇报给老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兴非常高,而且幼儿比较感兴趣。但由于个别幼儿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饭,所以不太会使用筷子这种食用餐具。可是我发现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团结友爱的精神,会作用筷子的小朋友会帮助她旁边不会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来完成任务,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兴。另外,幼儿气氛活跃时应多提一些有启发教育性的问题,另外,平时说话我的语还有些快,但在教学中我会克服这样的习惯,让幼儿能够充分领悟老师的意图,并做到微笑面对每一位幼儿,这样的教学氛围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今后,如果再让我上一次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要害怕孩子们玩筷子时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现意外,这样会束缚孩子们这方面的自由。同时也会避免让活动的激情,影响幼儿学习的动力,把玩作为了主要的目的,应该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影子是幼儿所熟悉的,他们在游戏中奔跑着、寻找着、追逐着,在找找玩玩中,对影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幼儿喜欢在教室里选择教师提供的自制影子游戏材料,玩手影游戏。因此,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选择了影子的内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探索影子的特征,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科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影子与光的关系,发现影子的特征。

  2、乐于对影子进行观察比较,体验发现相同与不同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玩过找影子游戏

  2、物质准备:粉笔

   活动过程

  一、观看手影PPT,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1、提问:你们玩过手影游戏吗?会做什么?

  2、出示影子ppt,提问:这是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3、出示手做影子的ppt,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4、你在哪里见过影子?

  二、户外玩“影子”游戏,感知影子的特征。

  1、游戏“找影子”,感知影子和光的关系。

  幼儿探索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重点观察:哪里有影子,哪里没有影子

  师生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

  2、游戏“看影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

  幼儿在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

  提问:

  你站在阳光下,看看影子形状、颜色是什么样子?

  你站在阳光下不断变换动作,看看影子的形状、颜色有什么变化?

  师生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的的形状会变;影子是跟着我们一起变的。

  比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提问:自己和影子有什么不同?

  师生小结:影子是黑色的,它只是一个轮廓,有好多东西在影子上看不到。

  通过幼儿之间合作画影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特征,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幼儿互相合作,摆自己喜欢的造型画影子。

  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影子只是一个物体的轮廓,但影子很有趣,会变、会动。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

  3、游戏“捉影子”。体验玩影子游戏的快乐。

  三、集体分享,观察影子的不同造型,体验创造影子的快乐。

  1、出示户外画影子的照片,提问:

  “猜一猜这是谁的影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喜欢那个影子,一起来做一做。

  2、师生小结: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有光的时候出现。

  五、活动延伸找影子:找一找,还有什么地方、什么东西有影子。

   活动反思与建议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幼儿也喜欢玩有关影子的游戏。活动中我不断的以问题游戏的情节贯穿,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我发现,通过自己的探索、比较、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感受科学探索游戏的快乐,养成喜欢探究的好习惯。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大胆的探索出新年树的剪法,并尝试立体的新年树制作。

  2、提前感受新年的到来,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经掌握剪出一个物体的对折方法及剪法。

  2、物质准备:笔、纸、装饰用品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新年就快到了。你们在商场门口、大街上看到了什么?今天请你们也为我们的教室做些漂亮的新年树好吗?

  二、探索出不同的剪法

  1、我这里有一棵树,你们把树对折会发现什么?我们怎么样才可以让树的叶子两边都一样呢?(对折、剪)

  2、幼儿尝试

  小结:我们把纸朝着一个方向折两下,并且在闭口的地方剪下去,就可以剪出两棵树来了。

  三、尝试立体制作

  1、瞧,这里有一棵小朋友的爸爸做的树,它可以站起来哦,你们的树能站起来吗?(幼儿操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树站起来?(幼儿自由回答)

  2、你们的办法都很好,可是现在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两棵树,你们有什么办法?

  3、观察立体的树,这棵树为什么可以站起来?两棵树都剪了吗?它们剪的是同一个地方吗?那我来剪剪看(两次错误示范),这样行吗?那到底要剪到什么地方才可以呢?(都剪到中间)怎么才能知道是中间了呢?

  小结:把树轻轻的对折,折出一条痕迹来,可以用笔做个记号,然后再剪到有记号的地方,最后把两棵树插起来,就可以了。

  四、幼儿操作

  1、想不想让你们的新年树也站起来?那快去试试吧。

  2、你为新年树挂上什么礼物了?

   活动反思:

  1、活动围绕着现在的主题进行,并且结合圣诞的节日,让孩子们在迎接节日的气氛中,去动动、做做圣诞树。同时,也更贴切孩子们的兴趣来源。

  2、在目标的达成上,我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孩子们可以探索出三种不同的折法,并通过尝试,孩子们也得到了最终的答案。活动中,也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

  3、活动层次明显,层层递进,一环扣着一环进行。

  4、老师提供的范例和纸都是比较大,但幼儿在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孩子画圣诞树画的非常的小,以至于到最后浪费了很多的纸。老师可以在孩子们画的时候,用语言去提醒孩子们,画一棵大树,这样就可以挂上很多的礼物了等等来提示幼儿。

  5、从材料的准备来看,还是比较丰富的。但在材料的准备上,老师应该需要有个明确的摆放位置及规则。从活动来看,满桌子的剪刀、铅笔和纸,从外观来看就显得很不雅观。老师可以准备笔筒放铅笔,还可准备一些篮子,分别放上纸、剪刀等工具。这样不仅看上去更整洁,而且可以培养孩子们收整的习惯。

  6、因为是已节美工课,所以老师还要准备一些垃圾桶,方便孩子们把剪下来的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去。虽然老师在活动有提醒幼儿把东西扔进垃圾桶,但因为垃圾桶比较远,孩子们操作起来还是不太的方便。所以可以多准备几个垃圾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每桌放一个。

  小百科:新年,即一年的第一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清楚地说出蘑菇的成长过程。

  2、鼓励幼儿按照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活动准备】

  录音带、教具:小兔子、大小蘑菇6棵、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老师带来了一棵小蘑菇;你们爱吃蘑菇吗?

  谁也爱吃蘑菇呢?(小兔子)

   二、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1、小兔子看见地里长了一棵小蘑菇。提问:小兔子会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讲述自己的观点。)

  2、小兔子说:“你这么小,等你长大了,我再来采吧。”小兔子走了。蘑菇开始长大。第一天,蘑菇长到像苹果那么大了。提问:小兔子会不会去采它呢?

  3、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第二天,蘑菇长到像凳子那么大了。提问:小兔子会不会去采它呢?

  4、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提问:第三天,蘑菇会长到多大呢?像什么?小兔子会怎么做?(通过“前两天蘑菇变化”的提示,引发幼儿对蘑菇形态的想象。)

  5、第三天,蘑菇长到像雨伞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提问:第四天,蘑菇又会长到多大呢?像什么?小兔子又会怎么做?

  6、第四天,蘑菇长到像桌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再长大一些我来采。”提问:第五天了,蘑菇还会变大吗?长得像什么呢?小兔子有没有把它采下来呢?(幼儿举手表决采或没采)

  7、最后,蘑菇长到像房子那么大了。小兔子说:“蘑菇这么大,我不能采它了。我还是把它做成一间房子吧。”小兔子在蘑菇上开了一个门,又开了两扇窗。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好开心啊!

  提问:小兔子最后是怎么做的?

   三、完整地欣赏一遍故事(播放录音):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兔子去看了蘑菇几次?

  3、第一天/第二天……/最后去看蘑菇,看到蘑菇长到像什么了?

  4、每次看到蘑菇,小兔子都是怎么说的?

  5、小兔子住在蘑菇房子里,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好开心啊!)它在蘑菇房子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四、活动延伸:

  小兔子搬进了新房子,可家里还却点家具,我们画一些送给它好吗?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在《我爱我家》主题中,布置新家是在“我的家”站点中的一个内容。随着主题的进展,孩子们对于家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次活动进一步借助“家”的话题,让幼儿不仅感受家的温暖与不同,更进一步利用家的功能构造,结合中班数活动领域要求“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开展主题下的数活动,在分类中感受家中不同房间的功能,从而进一步体验家的温暖、方便与舒适。

  本次活动中要达成正确分类的基础是源于对家中各个房间的特定功能的认识与了解,因此在第一环节中通过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图片讨论分享,梳理每个房间的不同用处和功能。有了对特定功能的认识之后,于是再借助各种生活物品,对照功能进行分类匹配,在操作中,更是融合了物品或家具的合理摆放来更好的体现家的舒适。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根据家具的特性和房间的功能进行分类摆放。

  2.熟悉家的结构,感受家的亲情与温暖。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幼儿操作材料包人手一份、固体胶

   活动过程:

   一、搬新家啦——(认识不同的房间和家具)

  1.今天有个小朋友要搬新家,他请我们来参观一下他的新家。新家里有几间房间?(4间,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他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呢?(幼儿自由讲述)

  2.小主人买了许多漂亮的家具来布置房间,你们看都买了什么家具呢?(床、衣橱、电脑、台灯、冰箱、桌椅……)它们有什么作用呢?(幼儿自由讲述)

  3.那这些家具怎么放才能把新家布置得很漂亮呢?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吧!请幼儿说说哪些家具放卧室?哪些放卫生间?哪些放厨房?哪些放客厅?

  小结:每间房间有它的作用,房间里的家具放进去了,还要放在正确的房间、合适的位置,才能让房间更好看、更有用。

   二、大家一起来布置新家——(尝试摆放不同的家具)

  1.每人一份材料,先想想自己的四个房间怎么分配?然后再把家具搬进去放好。(提示幼儿将阴影部分按虚线折叠后进行黏贴,粘贴时要考虑一下家具的方向,比如6张小椅子的方向如何安排才能很好的围在餐桌边。)

  2.鼓励贴完了自己检查一下新家里的家具,有没有贴倒和贴错地方的,如果有改过来,争取把自己的新家打扮得漂漂亮亮。

  小结:家具不仅要摆正确位置,还不能颠倒,这样才能让新家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三、分享交流

  把自己粘贴好的新家和好朋友说说,分享操作的快乐。也可以说说自己还想再添加哪些家具,放在哪儿?

  小结:今天大家都把新家布置地这么美,你还想加什么家具进去吗?可以回家看看还有什么好看又有用的家具可以搬进新家哦!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讲述运动会场景,理解起点与终点的含义,能正确判断不同比赛项目的起点与终点

  2、根据运动员距离终点的远近,尝试将小动物图片摆放在合适的领奖台,并运用7以内的序数词正确表述小动物的名次。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平台、运动会PPT、领奖台图片、赛车比赛及爬杆比赛小动物图片各一套。

  学具: 领奖台图片、赛车比赛小动物图片、爬杆比赛小动物图片每位幼儿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认识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

  1、谈话活动进入情境。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包包大人,自从青青草原上开展了羊族运动会之后,草原上的其他小动物都忍不住也要开运动会,想请你们做小裁判呢,你们愿意吗?瞧,运动员们坐着小火车来啦。

  2、观看ppt,认识运动员,说一说小动物坐在第几节车厢。

  提问:都有谁来参加运动会了?(小猴、小猪、小狗等)小猴坐在第几节车厢里?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一起用小手数一数。点数后ppt显示车厢号验证。

  二、赛车比赛

  1、认识起点与终点

  师:包包大人宣布“运动会”开始了,第一个进行的比赛项目是:汽车比赛。

  提问:它们从哪里出发的?这个地方叫什么?

  小结:小动物从最右边准备出发,这个地方叫起点。

  提问:它们要去哪里?有小红旗的地方叫什么?

  小结:比赛结束的地方叫终点。

  2、比一比谁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1)观看课件:赛车比赛

  师:我们一起给它们加油吧……时间到,请小裁判给运动员排名次,

  (2)提问:谁是第一名?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小猴离终点最近,排第一名

  (3)谁是第二名?你怎么发现的?

  小结:小老鼠比小猴落后一点点,除了小猴,小老鼠离终点最近,所以小老鼠是第二名。

  谁是第三名?你怎么发现的?(方法同上)

  3、将前三名运动员送到领奖台上。

  (1)师:小猴、小老鼠、小牛分别获得了第一、第二、第三名,都想到领奖台上领奖呢。

  (2)观察领奖台,发现标有数字1的是第一名的领奖台,标有数字2的是第二名的领奖台,依次类推。

  (3)提问:谁愿意帮助小动物把照片贴到领奖台上?引导一名幼儿上前操作,如有误,请其他小朋友帮忙。

  4、把所有的运动员都送上领奖台。

  (1)老师介绍操作材料:我给每位小裁判准备了一个领奖台和小动物照片,请各位小裁判比较赛车比赛的名次,将七位运动员的照片都贴到相应的领奖台上。

  (2)要求:小裁判要认真细心,做到公平公正。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请操作完成的幼儿再次检查,并与同伴相互讲述。

  (5)实物平台展示2名幼儿操作结果,幼儿集体验证、纠错,用最好听的声音集体宣布运动员的名次。

  5、小结:本次比赛,各位小裁判能公平公正的将小动物摆放至正确的领奖台,小动物们特别开心,谢谢各位小裁判。

  三、爬杆比赛

  1、观看ppt,认识参加爬杆比赛的小动物。

  2、区分爬杆比赛的起点与终点。

  提问:爬杆比赛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

  小结:小猴从下往上爬,所以最下面的红线是起点,最上面红旗处是终点。

  3、幼儿操作,将每位爬杆比赛运动员的照片贴在领奖台。

  师:比一比,爬杆比赛谁是第一名、第二名……给它们排出名次,将照片贴至领奖台相应位置上。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完成后相互讲述、讨论操作结果。

  5、实物平台展示2名幼儿操作结果,幼儿集体验证、纠错,用最好听的声音集体宣布运动员的名次。

  6、小结:我们在做裁判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比赛项目,先确定起点和终点,再比一比谁离终点近,就能正确给运动员排名次。

  四、结束部分:

  师:在两项比赛中,小裁判都能公平公正的做出判断,我宣布你们都被评为最佳小裁判!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呢,大班的哥哥姐姐听说你们被评为最佳小裁判,也要请你们参加他们的运动会呢,我们一起出发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