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试卷分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分析 七年级生物 试卷,要注意理清试卷的特点。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生物学试卷分析,仅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分析 范文 一
  本试卷的命题是以《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南,以《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教材》为蓝本,以考查“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重点,以学生现有的学业水平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推行素质 教育 与课程改革为落脚点,在命题上立足于“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导向性、科学性”,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识图作答、分析概括、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能力与素质,试题的覆盖面广,题型灵活,能较好地适应新课标下对学生学习生物情况的考查。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本试卷共两大题32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分值为40分;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共9小题,分值为60分,分别是:填空题6小题——分值18分;连线题——分值10分;综合题——分值26分;简答题——分值6分;

  2、考查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学内容。

  3、试卷设计意图

  试卷命题贯彻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等理念,通过质量检测而达到:①有效地引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注重探究过程和 方法 ,关注科学、社会、生活等;③检查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4、试卷特点分析

  (1)紧扣课标,把握教材,立足基础,注重能力,突出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试卷结构、题型、题量的设计等方面也较为合理,覆盖面广,难易度适中。 (2)既注重了知识的覆盖

  面,又突出了教材的主干和重点章节。本试卷基本上覆盖七年级下学期教材的全部内容。反映出重点章节重点考的命题思想,着重考察了教材的主干知识。

  (3)能够联系生活、生产、社会等实际问题进行组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科学进步。能够使学生既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又能对知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达到深刻理解,灵活运用,能够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应用知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4)注意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认识和利用图表和数据的能力、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资料和信息能力及方法的考查,努力体现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5)重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同时设置开放性试题,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二、卷面基本情况分析

  1、60 分以下 35.1%,60—79分48.6%,80以上16.3%。

  2、及格率64.9%,优秀率16.3%,平均分75.2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概念不清。如第3小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9小题(流动的组织—血液)、第15 小题(尿的形成和排出)。反映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缺乏基础知识的积累。

  2、应用生物知识迁移的能力较弱,不会将学到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如第8、11、17等小题都是与生活、生产紧密联系,需要学生知识迁移、“学以致用”来完成作答。

  3、缺乏对平时学习的零碎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 总结 ,构建知识理论体系。如第5、17小题都需要学生对章节知识融会贯通。

  4、识图能力有限,缺乏技能训练。如第29题通过读识图和知识的灵活应用、触类旁通而作答,但失分较高,说明平时教学中对重难点突破不够深入。

  5、缺乏审题技巧,分析能力弱。没有认真审题,反复的思考,抓住题干关键词进行解题。

  四、思考与对策

  1、研读课标、理清教材。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借助有效教学媒介,强化“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理论体系。

  2、强化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归纳能力,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阅读识图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审题的能力等,懂得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3、重视探究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积极开展各类生物实验,调查活动,资料搜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方法,达到理论实践的统一,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4、积极寻找社会 热点 问题与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切入点,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尝试用课本上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5、加强教法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化集备,探索有效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45分钟的教学效益。

  6、注重学法指导,引领学生乐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 学习方法 的指导,教会学生及时复习、对比、归纳、梳理知识,让新学的知识迅速建构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分析范文二
  一、整体分析:

  这次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由四个大题组成,分选择题填空题、试图作答、和实验探究。突出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验的能力。就试卷内容来看,题量比较适宜,难易程度体现了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偏题、怪题,覆盖面比较广,知识点多且灵活,更能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密切结合。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有所帮助。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为62分,其中,170班34。171班34,171班的成绩较好,差距并不大,两班差一点,不过都属正常。

  二、卷面分析:

  1.选择题共22个,共占44分,错误较多的有:8小题、10小题、14小题、18小题、22小题,主要是生物与环境部分的内容,理解性较强,学生掌握情况不好。

  2.填空题共28分,量大知识点多,基础知识纯记忆的占三分之一,三分之二是理解记忆,其中有关生态系统的内容,遗传信息内容学生错误较多,所以填空题失分率相应较高。

  3、识图题中动植物细胞的图示学生能识记基础知识既灵活应用。出错多的是生态系统示意图,理解不够到位,出错多。

  4、实验探究题,程度好的学生动手能力强理解能力强,几乎不错,能力差的学生对实验题还有一定的陌生,对实验步骤上不够严谨,如:制作口腔上壁细胞时需滴加的液体,大多数学生答案为清水,与制作洋葱表壁细胞的步骤弄混淆。还有对染液的作用不够明白。

  三、教学 反思

  通过本次考试,对前一段教和学作简要的总结反思: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有的学生升入初中还不会学习,还不适应初中的学习和考试。

  2,考试时学生审题不清,例如填空题第二小题,有好多学生没有看清题就写,本是细胞的物质组成,他们都写成细胞结构。

  3,学生生活 经验 常识少,动手操作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差.

  4、生物课一周两节课,课时少,任务重,对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能力有限,对课本理解不到位,很难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5,在以后的教学中,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加大重点知识的落实力度.

  6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做题,学会学习.

  7,倡导科学教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并从思想上重视生物课.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分析范文三
  时光流逝,我们迎来了全市期末统考,并顺利完成了全市统评。统考统评让我们更标准的了解到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来年新学期的教学。下面通过对这份试卷的分析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现将统考统评情况分析如下:

  一、全年段考试成绩分析:

  全年段参考人数为1054人,平均分为69.2分。其中80分以上为370人——优分率达35.10%;及格人数为743人——及格率达70.5%。总体成绩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及落实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难度适中,紧扣中考考试大纲及教材的要求来出题。但由于七年级学生刚接触生物学,且本学期的知识以植物学为主,而学生平时生活中较少了解植物,导致整体答题得分不理想。

  主要失分点和原因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7、11、12、13、15、24、25题

  以上7题错误较多,其中第7题错误率最高,此题选项C的描述不清楚,导致学生错选。第11、12、13题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掌握不熟而造成的。第24、25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在生活中对这些接触较少,导致易记错而造成的。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26题学生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平时教学中少接触及学生对题目的不理解。

  第27题学生得分率较高,学生基本都有掌握生物的四个特征。

  第28题:(1)学生基本上都能分辨出动植物细胞。

  (2)失分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问题,题目要求填写字母代号学生多数写出结构名称,写字母的也出现多写、少写。

  (3)出现错别字失分较多,如“遗传”→“遣传”,“移传”。

  (4)很多学生知识点记错,多数填写为调焦距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第29题:(1)错别字,如“气孔”→“气孙”,“保卫细胞”→ “保护细胞”,“叶绿体”→“叶粒体”、“场所”→“产所”;

  (2)知识记忆错误,如“保卫细胞”→“保卫组织”,“叶绿体”→“叶绿素”、“线粒体”,“场所”→“车间”、“加工厂”等。

  (3)知识掌握不熟及审题不够细心,使得第4小题多将“D”选为“C”。

  第30题(总分6分):多数学生得分在3~4分,序号对换或不懂。空白的也有个别,全对的学生也不少。

  第31题(总分2分):多数学生满分。一部分同学审题不严,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被扣分,少部分同学是不懂概念及应用。

  第32题(总分8分):多数学生得分在3~6分,错在图的结构名称混淆。

  第33题(总分2分):失分较多,不能准确回答。

  第34、35题:总体答题情况较好,涉及教材中的知识要点,答的较好。但有两极分化倾向,相当部分学生几乎满分,而也有相当部分学生得0分,甚至完全空白。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

  (1)错别字,语病较严重。

  (2)答题不规范,不严谨。

  (3)审题不够细心,如第35题,将“湿度”看成“温度”。

  (4)探究题的解题要领未完全把握,表述不清楚。

  (5)部分学生答案不符合材料分析题题意,知识面较窄。

  三、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学生答题情况,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多强调学生知识点的记忆落实。

  2、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加强生物学专业术语的要求;加强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应多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多训练学生审题细致,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

  3、在教学中相关的知识点应多引深,多理论联系实际,且及时传递社会热点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

  四、对试题的评价:

  总体难度适中,各章节知识点分配比例合理,能基本考查知识点,能将知识点灵活考查,且要求理论联系实际。且题型及内容具有时效性,反映当前社会热点和先进的环保理念。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发挥主观思维能力,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实际。

  第7题C选项语言描述不清楚。第33题知识点以课本一段填空,较七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第35题如能在“湿度”处加着重号减少干扰,可能更好。

七年级生物学试卷分析相关 文章 :

1.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 七年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期中试卷分析

4. 七年级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5.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