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的盲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6

三阶魔方常见盲拧方法有:逐块法,四步法,二步法(彳亍法,国外称Freestyle BLD method),M2法等。 彳亍法,是三阶盲拧的一种解决方法,其思路是运用三循环的原理一次同时把两块的色向及位置复原,分角块复原及棱块复原两步。按这一点来说,属于二步法范畴。
彳亍法由行原创,经roundy改进,一叶知秋整理形成完整的一套方法。
下面的教程与一叶知秋的彳亍法记事本有不同之处,主要区别在于奇偶性处理上,彳亍法记事本上是先处理奇偶性再做棱块复原,在此教程中把奇偶性处理放在最后。
也就是说以下的教程的整个复原过程为:
棱块编码->;角块编码->;角块复原->;棱块复原->;奇偶校验(角块和棱块的顺序可以按个人习惯,是否存在奇偶校验视情况而定)。 by.一叶知秋
< M2法和四步法结合的盲拧方法 >
一、盲拧思路: 棱块用的是M2法(色向和换位同步完成,其中M层的四个棱块色向留在棱位换好后再翻色) 角块就用四步法中的两步(先翻角块色向,再换角块位置) 奇偶性校验(在该方法中,因为棱块是固定的DF和UB需要对换,所以所用的4个PLL公式都是对棱参与的!先作F2把UB棱块翻到顶层,再翻动角块,最多翻4步!<;棱块不出现奇偶性时,这一步省略>;) 二、记忆顺序: 编码棱块(M2法)(顾及是否有棱块需要翻色和是否存在奇偶性); 编码角块位置; 编码角块方向。 三、还原顺序: 角块方向; 角块位置(需要奇偶校验就剩下两个角块; 棱块; 个别棱块翻色; 奇偶性校验 (②、③两个步骤依个人习惯可以调换顺序操作,最后的④、⑤两个步骤有时候可能省略)
四、定 义: 上下面为高级面;前后面为中级面;左右面为低级面; 上下色为高级色;前后色为中级色;左右色为低级色; 色向优先级依旧遵循 高级 > 中级 > 低级 原则。 五、编 码: 角块编码 角块  上前左
UFL 上左后
ULB 上后右
UBR 上右前
URF 下左前
DLF 下后左
DBL 下右后
DRB 下前右
DFR 编号  123456782)棱块编码 棱块色向  正确编号  棱块色向  不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不正确 编号  上前 UF  A  前上 FU  B  上左 UL  C  左上 LU  D  上后 UB  E  后上 BU  F  上右 UR  G  右上 RU  H  下前 DF  I  前下 FD  J  下左 DL  K  左下 LD  L  下后 DB  M  后下 BD  N  下右 DR  O  右下 RD  P  前右 FR  Q  右前 RF  R  前左 FL  S  左前LF  T  后左BL  W  左后LB  X  后右BR  Y右后RB  Z

第2个回答  2020-01-05

本法是魔方盲拧的初级方法,把魔方按 “上黄前蓝”配色方案摆放好,此时右面为红,其余三面要能立即推测出来。魔方每个层面顺转90度,用一个大写字母分别表示为:R(右)U(上)L(左)F(前)B(后)D(下),括号中是它的读法,顺转都读本音。如果逆转90度则分别表示为:R’(油)U’(sháng)L’(昨)F’(浅)B’(猴)D’(霞),括号中 逆转 的读法就变成 第二声(F’例外读第三声)。

如果将大写字母换成小写字母,就表示要捏住两层转动。比如l(左双),转法与L(左)一样,只是要捏住两层转。再如d’(霞双)与D’(霞)转法一样,也是捏住两层转。l2’(昨双2)与L2’(昨2)转法类似。

三阶魔方共26个魔块,除去6个中心块,还有12个棱块(2面颜色)和8个角块(3面颜色)。我们要给每一个棱面和角面取个唯一的代码,便于区别。比如“黄蓝”棱块的黄色棱面为[1],它的另一对应棱面蓝色则为[1’]。一个角块则有3个角面。

一、确定代码

现给每个棱面确定一个代码,分别用上1~9和ABCD。比如黄蓝、黄橙、黄绿三棱块的黄色一面代码分别为1、2、3,另一面分别为1’、2’、3’。1~9分别读本音,1’ ~ 9’ 则读变音,基本读成第二声(3’、5’、9’ 例外读成第四声)。蓝白棱块为A和B,绿白棱块为C和D。

[黄蓝1、1’ 黄橙2、2’ 黄绿3、3’ 橙蓝4、4’ 橙白5、5’ 橙绿6、6’ 红蓝7、7’ 红白8、8’ 红绿9、9’]另外字母表示的[蓝白A、B,绿白C、D]。

读音为[1 yī一衣依伊医;1’yí姨移疑遗宜;2 èr二佴;2’ér儿而;3 Sān-shān三山删衫杉;3’Sàn-shàn散扇擅赡;4 sì- shì四寺试事是;4’shí石拾食识时;5 wǔ五武舞捂午;5’wù雾物勿误悟;6 liù六遛;6’liú留流瘤刘硫;7 qī七妻欺戚漆;7’qí旗棋骑奇齐;8 bā八疤芭扒吧;8’bá拔跋茇魃;9 jiǔ九酒韭久;9’jiù救舅旧鹫柩;A:ā- ài阿 爱碍;B:bì避闭蔽臂币;C:xī西吸稀溪犀;D:dì弟帝递第地]。

    仔细找找棱面1、3和4、6以及7、9,读出本音并可用一个汉字代表。同时找找它们对应的另一面,读出变音并可用一个汉字代表,音要读准以防盲拧时出错。“伊”表示她,“佴”表示

停留,“擅”表示擅自(行动),“赡”表示赡养。遛表示遛遛,硫表示硫磺,另外有伤疤、芭蕉、酒吧、跋山。茇表示草根(草茇),魃表示鬼怪(如旱魃),还有秃鹫、灵柩、妨碍(碍事)、犀牛、隐蔽等等。

我们也要给每个角面确定一个唯一的代码。[黄蓝橙1、1’ 8’ ;黄绿橙2、2’ 8;黄绿红3、3’ A;蓝白橙4、4’ 9’;绿白橙5、5’ 9;绿白红6、6’ B;蓝白红7、7’ C]。

角面代码1、2、3在魔方顶面,另一对应角面1’、2’、3’分别在魔方前面和后面,仔细找找。角面4、7和5、6分别在前面和后面,对应面4’ ~ 7’都在魔方底面;8、9在左ABC在右,请仔细按顺序找找。角面的读音和代表字与棱面的相同。每个棱面和角面的代码必须记熟,这是盲拧中最基础的工作。

二、盲拧公式

本法盲拧是先还原好12个棱块,再还原好8个角块。棱块的起点是“黄红”棱块,角块的起点是“黄红蓝”角块,所以这两个魔块的面都没有代码,它们黄色的一面都定为Q。用到的盲拧公式分为“换棱公式”和“换角公式”两种,换棱公式有3个,换角公式只1个。应当用没有打乱的魔方反复练习,注意手法,既要连贯、又要快速!

●换棱公式

公式①:(R U R’F’) (R U R’U’  R’F   R2 U’R’U’)

公式②:(R U R’U’  R’F   R2 U’R’U’) (R U R’F’)

公式③:(R’U2’R  U) (R’U2’L  U’) (R  U  L’)

●换角公式

公式④:(L U L U2   L’R’)(U  L  U’R) U2 L2

观察公式①,俗称:(顺浅)(顺手  油钱  二头三)。我们把(R U R’U’)叫做顺手,读作(右上油sháng);它最后一位改为F’就叫顺浅,(R U R’F’)读作(右上油浅);我们又把(R2  U’R’U’)叫做二头三,因为头转两下,后面拖着三个逆转。它的作用是把黄红棱块送到黄蓝棱块处(实际是互换),但角块黄红蓝与黄绿红也互换了,可以记作Q→1。公式②与公式①差不多就是一个公式,只要把前后两个括号中的内容交换一下位置即可,细心比较一下。它俗称:(顺手  油钱  二头三)(顺浅)。它的作用是把黄红棱块送到黄橙棱块处,但角块黄红蓝与黄绿红也互换了,可以记作Q→2。公式③中前两括号里都有(R’U2’:油sháng 2),这是它的特点。它的作用是把黄红棱块送到黄绿棱块处,但角块黄红蓝与黄绿红也互换了,可以记作Q→3。注意:Q→1表示棱面Q送到了棱面1处,其它的表述类似。反复练习、观察比较!

对于公式④,它是换角公式,读作:(左上左上2,昨油)(上左sháng右)上2左2 。它的作用是把角块 黄红蓝 传送到角块橙白绿位置处(实际是互换),可以记作Q→9,是角面Q送到了角面9处,与棱面传送类似,但同时黄红棱块与黄蓝棱块也互换了。

反复练习以上4个公式,注意手指的方式方法和相互配合。对于换棱,如果是“Q→5’”,就要先转[ l2’](这步称为搭桥)、再用公式②换棱、然后转[ l2’](这步称为返回)就达到目的了!这是相当于先将5’转到2处,就要用公式②换棱。转l2’时左手拇指捏住底下、其它手指捏顶上,然后拇指转到上边来即可。记住:我们换棱时都是捏住两层进行“搭桥”和“返回”的,后面介绍的换角则就只转动单层进行“搭桥”和“返回”。再比如“Q→D”, 也要先转[ l2’](这步称为搭桥)、再用公式①换棱、然后转[ l2’](这步称为返回)就达到目的了!再如“Q→8’”,先转[ d’]和[ l2’],这就是搭桥,相当于把8’转到3,再用公式③换棱,然后再转[ l2’d](返回),就达到目的!返回时的转法与搭桥时的转法是相反的,从后往前且顺逆相反!

对于换角,如果是“Q→4”,先转D’(搭桥)、再转公式④、最后转D(返回)即可。这相当于先把角面4转到9处,再用公式④换角,换好后原路返回。换棱块转双层用小写字母表示,换角块转单层用大写字母表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别混淆!

如果换棱“Q→5”,编码就为5;“Q→8’”编码就为8’,都是用一个数字或字母表示。同样,如果换角“Q→4”, 编码就为4;“Q→C” 编码就为C。现在把换棱和换角的每一种情况都列表出来,逐一进行练习。要思考是怎样来的,自己可以推测,不要死记硬背!

换棱练习:[1’l’公式③ l ;2’ld’l公式② l’dl’; 3’ l公式①l’;4 d’l 公式②l’d ;4’ l’公式② l;5 dl’公式①ld’; 5’l2’公式②l2’;6 dl’公式②ld’; 6’l公式②l’;7 d’l’公式②ld;7’d2l公式②l’d2;8 d’l’公式①ld;8’d’l2公式③l2d;9 dl公式②l’d’; 9’d2l’公式②ld2;A l’公式①l;B l2公式③l2;C l公式③l’;D l2公式①l2]。

棱面1、2、3直接用相应公式,没有搭桥和返回,棱面B是转l2’再用公式③,然后转l2’返回,与8’类似。注意不要把转法 [ l’ 昨双] 与编码 [ 1’ 移] 搞混,它们看起来好像一样!

下面来实际应用一下(后面有换角练习一览表)。

★将一个魔方,按以下方法打乱:RULU’F2BR2U  DBDR . 编码如下→

换棱: [C 6 2 B]-[5 3’1 9’]-[7’4’8’7]  

换角: [2’1 9’B]-[A 9 7’1’]             

分析:魔方打乱后,先看棱块出发点Q处,是绿(白)色,要送到C(D)处,手指头点碰一下它并写下“C”;此处是橙(绿)色,它要送到6处,又用手指头点碰并写下“6”;如此下去,接着写2、B、5、3’、1,写到“9’”时,它是红黄棱块,本来就该呆在出发点处,下一码就随便把它转到一个还没点到的棱块7’处,写下7’;接着下去4’、8’、7,共写出12个编码,表示换棱时要转12次。字母下面有划线的,表示黄红棱块现在换到了此处。比如这里的7’,用了公式之后,黄红棱块就送到了这里。每4个编码写在一个括号里,换棱共用三个括号。换角只用两个括号,如果中途碰到了黄红蓝角块,也是先把它送到一个还没点到的角块处,这与换棱块类似,有划线的字母意思也相同。我们可以根据换棱练习一览表去逐个还原好每一个棱块。

现在给角块编码,出发点是角面Q,它是绿(黄橙),应当到2’处,就用手指点碰一下这一角面,写下“2’”;但此角块是蓝(黄红),本应呆在出发点处,下一码我们就随便把它转到一个还没点到的角块1处,写下“1”;接下去会写出9’、B、A、9、7’、1’,共写下8个字母,要换角块八次。中途黄红蓝角块也像棱块一样出现了“小循环”,临时转到了“1”处。

换角练习:[1 LD’④ DL’;1’L’B ④ B’L;2 B ④ B’;2’L2④L2;3 BL’④ LB’; 3’B’D④D’B;4 D’④ D;4’L2’B④B’L2;5 LB④B’L’;5’L’D’④ DL;6 D④D’; 6’B’④ B;7 D ’L④L’D;7’DB’④ BD’;8 L’④L;8’L2④L2;9④;9’L④L’]。

    换角练习也不要死记硬背,我们可以自己推测出来。角面A要先转B2,用上公式④后,再转B2返回即可。角面B要转B2L’、角面C则是转D2。

上面盲拧例子中,角块盲拧的编码顺序依次为:[ 2’1 9’B ]- [ A 9 7’1’],大家也可以根据换角练习一览表去逐个还原好每一个角块,以获得此盲拧法的初步认识。

三、盲拧举例

我们用几个具体的实例,来加深对这种盲拧方法的理解。重点是换棱(或换角)时出现“小循环”的情况,也就是中途碰到黄红棱块(或黄红蓝角块)怎样处理的问题。特别注意下面例子中有下划线的编码数字或字母!

例1、魔方打乱:RBLD   F2R2D’  B’D’LU’

换棱: [4’3’A 9] - [1 6’7’C] - [1’2 5 8 - 2(1)]

换角: [C 1 3 6] - [9 4’8’]

棱块起点Q处是蓝(橙)色,用手指点击4’处记下第一码4’。这里是绿(黄)色,点击3’处记下第二码3’。接着是A,到了9时碰到黄红棱块,出现“小循环”,就把黄红棱块送到1处。这个1加了下划线,要特别留心,下次如果再点到这个棱块,它已经变成了起点处的黄红棱块了!接下去依次是6’7’C,再下去是1’,这里已经是黄红棱块了,出现第二个“小循环”,我们把它送到还没点击过的2处。后面编码依次为5 8 2,编码结束。这里有两次“小循环”,就有2个编码加了下划线,共有13码,仔细体会一下。需要注意的是:棱块编码必须要是双数,如果出现单数,就要在最后加一码“1”(见上面编码括号中的1)。如果不加转一次公式①,后面角块盲拧就会出错!

角块编码与棱块类似,第一码为C,但碰到的是黄红蓝角块(起点角块),出现了小循环,我们随意把它送到角面1处,这个编码就加了下划线,接下去依次为3 6 9 4’ 8’角块编码结束,共有7码。

其实,在编码的过程中也是在“作诗”,就是把编码转换成相应的代表字,每4码为一小句,便于记忆!例1中的诗文如下:换棱[石扇爱酒,医瘤奇犀,移二舞芭,二医];换角[犀依山遛,韭石拔]。作完诗后,还要在大脑深处把诗句解释并联系起来:[一把石扇竟然爱喝酒,它医治肿瘤为了那只奇特的犀牛。坚持移动二里还能舞动芭蕉,并送往二医院];[途中,那头犀牛依着山头在遛遛,并咬住韭菜从石缝中拔出]。有了诗句就可以随意解释,越夸张越容易记住!

例2、魔方打乱:R2UL2B  FRUL  R2 U

换棱: [5’A 9’8 ] - [7’3 2’8’] - [ C 4’6 1’- D(1)]

换角: [ B 9 3 4 ] - [ C 8 1’]  

这里的棱块编码到了9’出现了小循环(碰到黄红棱块),把它送到8,后来点到8’时也是小循环,再送到C,有两码加了下划线。编码完成共13码,逢单应当在最后加一码“1”。角块编码没有出现小循环。

作诗:换棱[雾爱救芭,棋山儿跋,吸食六姨,“地衣”];换角[避酒三四,溪八姨]。解释:[雾中我爱挽救芭蕉苗,将它栽种棋盘山与儿子跋涉上去,让小苗吸食雨露,六姨也来了要捡些“地衣”];[我告诉她已避开白酒有三四天了,小溪边八姨正找我]。

例3、魔方打乱:RU2LD   L’UDR2   L’U’BR’

换棱: [A 5 6 4’] - [9’1 D 3’] - [8’2 7’2]

换角: [8’2 3 9’] - [B 7’5 3’]

棱块编码有一次小循环,共12码,逢双不用加转一次公式①。角块编码也有一次小循环,选择送到3号角面。作诗:换棱[爱武六石,就医弟散,拔二骑二];换角[拔二三舅,臂旗捂扇]。解释: [我热爱练武撞了六次石头,就医途中弟弟走散,我拔了二院的吊针骑车二里疯狂寻找]; [寻找未果,我拔腿上二楼找三舅帮忙,我们都臂上绑旗手中捂扇,但愿弟弟能发现我们]。

例4、魔方打乱:R2F2LR  UDRL  U2 D2

换棱: [5’8’2 1 ] - [6’D 9’3] - [4’B 7’1]

换角: [C 6’8’4’] - [9 2 A 2]

棱块编码有一次小循环,共12码逢双;角块编码也有一次小循环,选择送到2号角面。在编码同时每四个码作一小句诗,随意转换成相应的代表字。在脑中解释时注意把后边的诗句跟前面的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反正解释权在你手上,怎么解释都行。

作诗:换棱[雾拔二医, “刘弟”旧衫,石壁旗衣];换角[溪流拔石,酒二爱二]。解释: [雾中我拔掉二医院墙上的竹竿,上有“刘弟”的旧衫,石壁上只剩一些旗子和衣服];换角[我跳过院边的溪流,又拔掉石笋赶紧逃跑,酒后二日我更爱二院了]。

反复练熟以上实例的编码,重点学会小循环的处理,开始可以用笔帮助编码,最后达到直接观察编码!

为了编码时不遗漏或重复,我们可以采用【左四右三】原则,棱面1、4、5、6所在的棱块归属左边;棱面7、8、9所在的棱块归属右边,这就是左4右3,还有前后各二。角块编码也采用这个原则,角面1、2、4、5所在的角块归属左边,角面A、B、C所在的角块归属右边。编码时要注意分左右两边计数,以防漏编或出现小循环时给已编码的魔块重复编码!

有志者事竟成,学会盲拧方法不难,要记忆编码顺序却实在不易!我们要完全学会了之后才闭眼练习,这样效率才高。要通过长时间大量练习的累积,才可做到得心应手,要知欲速则不达,之后就可以去学习高级的盲拧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