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1高校到底存在不存在智商被碾压这回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2-25

我2001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本科,转眼已经快毕业十年了。回想起来,碾压感是真实存在的,但说是因为智商则缺乏根据。

入学时,同学间的背景差异极大。有人来自山村里牛羊成群校舍简陋之处,有人来自大城市一流中学(甚至中学历史比我校更久),有人是竞赛金牌保送。背景差异直接造成学识上的差距。在我们计算机系,有的同学入学之前甚至没有见过电脑,有人已经经历过多年的信息学竞赛培训而成为编程高手。

我印象深刻的事件是大一新生学C语言程序设计,开课那天老师就请上几位同年级同学,告诉大家他们是竞赛保送入学,这门课不仅不用学就是满分,而且负责出考题考其他同学。更加夸张的是,这几位同学出题时尽管据说已经降低难度,对其他大部分毫无基础的同学来说题目仍然过难,大家的成绩一片狼藉。这是我最早关于碾压感的记忆。

之后的许多课程,有过竞赛基础(我系当年高手入云,除信息学外尚有其他各科竞赛的金牌、省一得主)提前修过大学课程的同学们自然都可轻松应对,而来自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的同学无不苦心竭力仍不得要领。这样的局面,说是因为智商造成,我不相信。

除去背景差异之外,每个人的努力程度也有很大区别。在我的印象里,学业成绩是和努力程度正相关的。我没有见过付出超常努力而成绩不佳的同学,也没有见过毫不努力就能轻松领先的同学。反之,我倒是见到一些同学虽然有灵气闪现,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沉迷游戏)而缺课太多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虽然这已经是接近十年前的记忆了,但我相信今天的情况不会有本质不同。排名靠前的几个帖子所描绘的一些轶事,在我看来也无一能说明智商是关键要素。以我校同学的平均资质而言,我相信每个人只要有足够的教育资源积累,再加足够的时间投入,取得好成绩并非难事。只不过命运难测,二者皆不可强求罢了。

第2个回答  2017-12-25

我就是在很多答案中提到的清华基科中过来的,大一的时候,我几乎所有的数理科目都是满分,GPA也是年级前几。从小地方高考过来的我,当时觉得全中国最顶尖的地方也不过如此,我是智商最高的一撮人。

后来到了大二,我发现除了上课、完成作业、考试以外,别的地方我就越来越落伍了。有同学开始读paper了,有同学能和教授探讨前沿问题了,有同学已经圈定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了,有同学自己办起了内部学术杂志,有同学已经开始进入实验室帮着做研究了。而我,还只是默默地刷着题,考着高分,打着dota。

终于我明白,我不是智商高,只是我会刷题,会应付考试,还在用高考的方法进行着大学的学习。而且,并不是别人不能这样,只是别人做了很多更有意义的事,而且分数也不比你低多少。

再后来,我理解了,很多人都是带着理想来基科的,真正的科学理想(绝对不开玩笑)!而我,只是觉得基科比较牛,懵懵懂懂的就来了。他们在我还埋头奋战高考或者更早的时候就有了人生理想,并且能稳步实施者,在大四的时候,他们中很多人都有了不错的学术成果,现在他们遍布全美最一流的大学,我毫不吃惊他们中会出现很优秀的科学家。

而我,随大流,也考了G,考了托,而且一如既往,分数不错(我是应试刷题狗),但是后来仔细想了想,做学术真不是我所爱,然后阴差阳错当了程序员。

当然,我说这么多不是说做学术有多么高尚。我们那一届中创业的、搞金融的、从政的都有,现在很多都小有成就的,无一例外不是早早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并且有目的的去做。你观察他们的学习成绩,发现他们并没有在学习上花费很多精力,但毫无例外成绩都是中上。

我想说的是,有的时候人和人之间不仅仅是智商上的碾压,而是理想、见识、执行力上全面的碾压。别人开始规划人身为目标奋斗的时候,你还在因为大学中的考试成绩好觉得自己智商高。

第3个回答  2017-12-25

1. 很多时候你看到对方云淡风轻的把自己冥思苦想的题目做出来了,是因为对方在以有打无,以多打少。

大部分人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对自己喜欢什么,将来做什么是依然是迷茫的,还处在一个试错的阶段;但是对于少数一些人来说,由于机缘或者自身的努力,早早的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从高中乃至初中就开始积累,这是知识量,学习方法和学习深度的全面碾压。这种积累在工作的时候很显著,比如一个刚入职的新手面对高级工程师,前者可能会佩服后者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指出bug的关键,但是自己并不会感觉自己“被智商碾压”,因为你们的职位差距就标明了积累的差距;但是这个积累在大家被录取到同一个学校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可能内心觉得大家都差不多,一出手就知道了深浅,然后产生“被智商碾压”了的感觉。

经济学金童格伦威尔,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大概是85年生人,他只用了一年就普林斯顿博士毕业,然后在哈佛做了三年博士后,现在在芝加哥大学做助理教授。一年普林斯顿经济学博士毕业?!只看这个是不是觉得自己要被碾压了?

事实上他不到十岁就自发的给经济学巨头弗里德曼写信谈自己读其著作的感想并请教,从小就对经济学自发的非常热爱,可以说在上大学之前,他专业论文的阅读量已经比很多博士都要多了,本科四年中,他已经能够和普林斯顿经济系的教授们谈笑风生,写出了后来发表在《政治经济学学报》这种Top 5水平的工作论文。所以他读博士的那一年,只是修改了一下自己的几篇已经存在的工作论文就顺利通过答辩了。

人家从幼年开始积累,等到上普林斯顿的时候,已经超过同学十来年了,这样看,他的碾压是理所当然的。当然,我不否认格伦的智商,就其本人而言,他的智商当然也是很顶尖很出类拔萃的,但是让他从普通学霸进化到传奇式的1年毕业的,不是智商,是积累。积累的作用,层次越高,作用越小。是会向中值回归的,看格伦在芝加哥大学的发展,虽然依然很不错,但是远没有到达超出其他的同事的地步了。大部分学霸也好,学神也罢,在他们最终落脚的那个圈子的视角来看,其实还好。只是在大学这个环境里面,大家是同学校友,吃住一起,有的还上下铺,让本来水平和积累差别很大的人产生了“我们似乎开始没什么区别”这个错觉,然后感觉被智商碾压了。

2. 那如果大家都真的就是一个起跑线,自己还是远远不如怎么办?控制掉学习方法,努力有效程度之类的变量,那么这个可以称之为真的“智商碾压”了。那么我就谈谈我理解的智商是什么,正好顺带批判一下「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这句话。

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人的的表现 ,其中 是天赋,也可以说是智商, 是努力,但是事实是这样的么?我们从小到大应该都看到过那种特别特别努力学习,但是成绩一般在中流甚至中流偏下的人,难道这种人就是特别特别笨的人?

我曾经的理解是 ,也就是天赋对努力有一个放大的作用,很高的天赋意味着努力更加的有效,其实可以理解为学习能力,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可以一边玩一边学,有人则怎么学都考不太好了。

但是这个模型无法解释逆袭的故事,有人可以一直持续不断的努力,突然“开窍”了,然后就变得很强,有人也可以开始很强,后来泯然众人。所以我就仔细的思考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智商的作用:

解题的时候,我们会不停的在脑海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智商高意味着我们提出的方案有更大的概率是正确的;

学习的时候,我们会不停的试图去理解学习的内容,智商高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更容易的找出恰当的理解方式。

也就是说,智商必须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用统计学的观点看,智商高代表学习能力可能是满足一阶随机占优,也就是假如有两个人: ,我们说1比2“聪明”意味着下面这个图:

在同样的情况下,智商高的人有更大的概率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在相同努力程度下能够比不如他的人做得好。

每次我们切换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的时候,也就是当之前的工作学习方法不管用的时候,相当于我们都会扔一次骰子,确定自己在当前环境的效率;而“智商高”的人有更大的概率掷出更高的努力有效度。这样一来,所谓“学渣”和“学霸”的互相转换虽然概率小,但是并不代表不能发生了。

要想不被这种碾压,就只有一个办法:强行多掷骰子。多反思——真正的反思,自己的努力到底花在什么地方了,为什么没有其他人有效,应该怎么改进。每次自己试图在方法上作出真正的调整,都相当于扔了一次骰子,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很纠结,但是多扔骰子,总好过沿袭着自己较低的效率,心安理得的说“反正我努力了”要好。

所以总结一下,大部分我们看到的智商碾压是积累的碾压;少部分才是真正的智商碾压,但是这个“真正的”碾压也只是概率意义上的,勤掷骰子,多反思,不要沿着“我努力了我有理”这条路一直走到黑,你也可以碾压别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