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的7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4-23

7个惩罚孩子的科学方法

1、规劝

肯定有家长要问:规劝算是什么惩罚?当孩子犯了错,父母一定要先放下手边的工作,耐心询问孩子争执、吵架的原因,聆听孩子的想法。

对干首次犯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灌输对干不正确行为的概念,并要求孩子学习说“请、谢谢、对不起”。

3-6岁是塑造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

家长不要大声量去吼骂或威胁孩子,也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大声斥责孩子。教育的同时,一定要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罚坐

如果孩子和别的小朋友吵架、打架了该怎么办?面对这类情况,大人并没有责骂,而是让他搬着椅子,面壁思过。

并告知孩子,罚坐的时长为5分钟,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

并在罚坐的时间里,缓和自己的情绪,停止生气或哭泣,并开始初步反思自己的问题。这就为罚坐结束后,父母的言语教育,起到了相当有效的铺垫作用。

罚坐不仅适用干孩子打架、争吵,也同样适用情绪失控、哭闹不停的孩子。

罚坐位置设立在安静的地方,如书房、阳台计时处罚时间,这样会更有效果。

3、排豆子

对干那些拖拉作业、自律性差、无法自控的孩子,家长需要用一个巧妙的惩罚方法,在惩罚的同时,培养孩子的耐心排豆子的方法有很多:

1.准备各色的豆子,混在一个碗中,逐一分类到不同的碗中;

2.准备一根绳子,按照颜色顺序,串在绳子上;

3.在纸上粘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特定图案。

排豆子对干耐心不足,情绪不稳的孩子,有很好的锻炼、平缓作用。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分辨能力。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及能力,设置任务量。不能过干简单,也不能远超孩子的能力范围。

4、做家务

大多数的孩子,都会有乱涂乱画、乱扔东西、吃饭撒在桌上地上、颜料乱抹乱涂、不喜欢收拾自己玩具书籍的习惯。

无论父母制止多少次,孩子都是不为所动,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误,甚至还觉得有趣。

做家务,不仅能让孩子弥补自己的错误,收拾自己的残局,让孩子了解清扫的不易,懂得自觉保持卫生,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对干年纪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做家务,教授孩子做家务的方法和技巧。平时还要懂得培养孩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及时收拾好自己的生活区域。

5、打手心

我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底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回顾那些传统的教育手段,也几平都离不开“打”这个字。

可咱们总说,家长不能暴力,不能轻易打骂孩子,那到底能不能打呢?

“不要和孩子一味地讲道理,该打就要打,惩罚也很重要。”

所以打孩子,是可取的教育手段,但一定要分事情、分方法、分部位、分力度。

对干大一些的孩子也可以用小尺子、纸棒,同样作为“警示棒”,放在固定的位置作为警惕。

6、画画

孩子的画,不论是线条、颜色、构图,其实能很好地反映出内心的世界和情绪。

孩子还能通过绘画,发泄出目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是父母和孩子沟通时,很有效的一个途径孩子犯错后,父母可以准备画册和画笔,让孩子静静地画出心中的想法。

画完后,再和父母讲述画面的内容和意义。这种方法,比起生硬直观地询问孩子,要来得更加有效。

7、收物品

对干蛮横不讲理、乱扔物品的孩子,没收惩罚,可能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了。

家长可以将孩子胡乱丢弃的物品,或是极其心爱的物品,予以没收,作为惩罚如果是孩子胡乱丢弃,不懂得珍惜,可以让孩子通过失去,来懂得珍惜的意义改正扔东西的习惯。

如果是孩子蛮横不讲理,情绪失控,可以短暂的没收,来让孩子平复心情,获取和家长平心静气沟通的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