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创造的境界:(一)艺术创造力本体论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关于创造力本体论的部分是很值得肃清的一个问题,在此之前书中还对原初创造力和二级创造力进行了一个区别原初的创造力是一种首创能力,是一种最高水平的创新能力;而二级创造力是一种移植或转移能力,一种将已有成果推至新领域的能力。伟大的艺术家所具有的是一种原初的创造力,他们总是在艺术创造实践中发现新思想,寻找新的表达方式,确立新的艺术规范,如康德所言:天才给艺术制定规范。而逊色于大师的艺术家们,多半是一种二级的创造力。他们往往受到大师的影响,在模仿和借鉴大师创新时,推广到自己所开创的领域。然而原初创造力才更典型地反应了艺术创造力的本质。

就此书中开始进入形而上的思索,开始考察创造称其为创造的最根本的东西。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阐述,艺术创造力是人生命力的自由洋溢和艺术创造力是构建可能性的世界的能力。

关于艺术是人生命力的自由洋溢,就生命力这一范畴大致叙述了两点内容。

1通过具体的艺术创造活动,自由洋溢的生命力始终指向对现存文化的批判和更完善的生存环境的重建。形象化的描述则是如尼采曾说过,“人和别的动物比更不稳定,更易变化,更不确定......他比一切别的动物都大胆、更敢于创新、憎恨命运并向他挑战。他是以自己做实验的伟大的实验者,不满足,不厌倦,为最终的统治而与动物、自然和诸神斗争。它还是大无畏的永恒的未来,他找到自己不停息地跳动着的力量,因而让他的未来像马刺一样,无情的刺进每一个现存的肉体。而伟大的艺术家总是富于强烈自我批判精神的,文化的批判是借助自我批判的中介实现的。艺术的启蒙作用和革命含义正在这里。

2另一层含义则是个人灵性的伸展和抒发。与前面所说的不同的是前者是人类创造行为共有的特质,而这里所要阐述的是艺术创造力所特有的。这里引进了一个“可替代的我”和“不可替代的我”,来说明科学与艺术的区别,但更重要的是向告诉我们艺术的历史是有不可替代的个人灵性构成的。新的大师不会使历史黯然失色。

关于艺术创造力是构建可能性的世界的的能力的部分则描述了以下内容,艺术世界即不同于我们置身其中的日常生活,又迥异于科学构筑的理智王国,它是一个可能性的世界的建构。哲学家卡希尔将它称为“新的实在”,诗人歌德将它称为“第二自然”。艺术创造是从对实在的深刻体验开始,转向“新的实在”或“第二自然”的苦心经营,而这种转化是由陌生化的中介实现的。陌生化在此意味着心灵上对实在的改造,它借助于“有意味的形式”,把生活中司空见惯或视而不见的事物、人物和行为变成了令人惊异乃至振聋发聩的现象。“有意味的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生命形式。如苏珊.朗格所言,艺术作品中的有机统一、运动、节奏等特征正是生命的逻辑形式和特性。而这些“新的实在”抑或是”第二自然“是在“有意味的形式”中对实在的重新塑造,已不是实在物本身,而是一种“虚幻性意象”,是一种可能的世界的营造。他们所展现出来的的奇特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正是艺术创造的本质。保罗.克利说得好他所要探索的视觉形式就是人们从为讲过甚至想到过的,是未来,乃至宇宙的奇特视觉形式。这种探索正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即“构形力”。

在构建新的实在的同时它还教会人们如何去把握生存的各种可能性,为人们接近真理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

许多艺术巨匠都谈到过这样的思想:艺术创造说大地是教会人们看世界的方式。用新的实在去启发人们,使得人们看待自然、社会、自身的意识得以改变,进而改变世界。

当然,这个可能性的家园,并不是艺术家置身独处的王国,它同时召唤着广大欣赏观众的介入,于是,艺术便成为人们心灵沟通和对话的理想场所。因此它也是艺术家向他人、历史乃至自然发出吁请的某种沟通能力或对话能力。而这种能力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沟通历史的功能,他们富于开创性的艺术劳作具有“出发点”的性质。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脉络中,这种“出发点”即包含了对历史上文化遗产的扬弃和反思,又体现了趋势未来的演变。

第二在共时的维度卓越的艺术创造力优势与统带人进行对话的能力。

至此,从更深层的本体论界说,艺术创造力是一种强有力的唤起力量,使之回到世界的本原,并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再次回归现实世界的良性循环。关于这点在认知中还存在一点悖论即切近现实与疏离现实。“艺术创造从根本上说是“第二自然”的构建”。科勒律:艺术家必须首先使自身离开自然,为的是以充分的力量返回自然。疏离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在更高的境界上介入现实,解释世界的真面目。第一性原理在艺术创造中的应用,即疏离现实是为了揭示现实世界的本质。切近是近看,疏离是远眺。

附:关于艺术创造力的三个悖论

1文化悖论:创造力在文化适应中产生/创造力指向文化背离

任何个人,不论它是多么富有天才,都必须接受这种社会化,已达到不同程度的文化适应。否则,这个人很难在特定的文化中能够生存。此外,在艺术领域也有文化适应的问题。艺术创造力指向文化背离或抗拒文化适应的本性,并不是说艺术创造游离于特定文化之外,而是指他对现存文化的批判和重建,创造出现存文化中尚不存在的有价值的新东西。作者总结到:每个追求创新境界的有才华的艺术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都会感到这冲突上一方面,他必须回社会化所形成的各种陈规和偏见作拼死的斗争;另一方面,又必须同艺术中的种种规范和过时的传统搏斗。这种搏斗与其说是艺术家与他身外的文化作斗争,毋宁说是与自已作斗争,因为冲突就存在于他内心,他内心积淤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和障碍,只有突破才可能有所作为。

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必然表现出他们抗拒文化适应和突破既成文化传统的人格特征。

造成创造力文化背离的原因大体有以下两点,从心理学上看,认知的心理格局去分为两种功能:同化和调节。前者指用现有格局来处理加工外来信息;后者指前一种功能不能实现,即新的信息不能用原有格局同化时,引起了原有格局的变化。虽然一般说来,两种功能保持在相对的平衡状态,但也不尽然。在一般人身上,常常是同化大于调节,因而造成了以适应为指向的心理趋势;而在创造性的艺术家那里,往往是调节多于同化,他们总是不断地调节原有的认知格局,不满足于用已有的眼光看世界,总是寻找新的发现。这两种功能也就是认知心理学所提出的两种认知风格。前者是封闭性的认知风格,它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选择少量的可接受的信息,这使得信息处理很容易,无需改变现成的认知结构;后者是开放性的认知风格,来者不拒,甚至甘冒“认知过度”的风险,使信息处理变成一桩艰苦的劳作,其中不断地改变自己固有的认知结构方面,艺术家要同自己的同化倾向作斗争,不断重建自己的认知格局;另一方面,艺术家的这种努力又同一般人的同化倾向,即整个社会的文化惰力进行斗争,这便形成了一种冲突状态。

从文化角度看,就历史方面而言,造成上述矛盾的原因是文化适应是指向过去和现在既成的东西,而创造力则指向未来,因而造成一种历史的“时间差”。这就是艺术创造力的超前性。正是由于这种超前性所致,新的艺术观念、形式、风格主题、技巧等,往往不可能为同时代人立即接受,甚至与当代文化产生尖锐冲突。

2历史悖论:艺术创造是历史/艺术创造是超历史的

原因有三:第一,艺术创造力时间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科学的创造使个性降到最低。作品展示的世界,总是通过艺术家个性的透镜所看到的世界,这些极强的个性即不会混淆,更不会互相取代。从可替代性来说,伟大的富于个性的创造力是唯一的,不可取代,甚至不可比较和不可通约;(我力图发现一条通往创造的路,不仅我能走,别人也能途径于此。

第二,科学发展是连续线性的发展必然性,而艺术发展是断续的非线性的发展或然性。就艺术风格的演变来说有三种解释模式:

图A是传统的艺术史概念,即把历史上每种创新的风格看做是彼此相连的“珠子”。图B是想改变图A的静态特征,企图通过各种风格环环相扣的联系来说明艺术的发展,但它与图A本质上是一样的,仍主张线性发展。而图C表述了艺术风格错综纠结的演变态势:“每种风格都展示了一种特质,它在一个时代或地区是很突出的,在另一个时代则很微弱甚至根本不存在,在别的地区它也许后来重复出现几百年,并被同的历史关联背景所改变。”安海姆所说的艺术风格演变的这种非性复杂状态,与我们此处所要陈述的思想是一致的;

第三,伟大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杰作,本身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这也就是说,它们不仅是为所属的时代创造,而且为一切时代的人们所创造;它们不但对特定时代是有价值的,而且在一切时代都有价值。对这种价值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诸如艺术的某种典范性、唯一的艺术形态或永恒主题之类。这里,我想提出这样个概念:艺术的哲学意味。伟大的创造性艺术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哲学意味,构成这种意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伟大的艺术作品有一形而上的意蕴。它既展示了过去,又预示了未来,在一种艺术所特有的“互文性”关联中,把过去现在未来沟通了。(艺术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通式)

3心理悖论:艺术创造是一种主动过程/艺术创造是一种受动的过程

艺术创造确实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受动的过程,两者存在统一性,在艺术创造中的主体问题,在受动过程中这种高度自发状态的本我主体不是弗洛伊德的本我,即以性驱力形式出现的力比多,而是更深层的原初的自我,无意识的介入让它摆脱了理性自我即超我的桎梏。而马斯洛将这种深层自我的认知状态称之为“存在认知”,被动更多,接受性更多,自然,它永远不可能完全被动,完全接受。艺术创造是主动与受动,理性自我和深层自我,意识与无意识,原初过程和继发过程的统一。另外在意识与无意识两者中存在同一性,即无意识在自由,随意,混乱下存在一种潜在的秩序。在无意识过程中,无意识会排除一些不重要或不一致的组合,同时发现其他组合的意义。这种秩序是,理智的,审美的也许是精神的秩序,有别于随意性。而这便是灵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