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四字经的媒体推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序  滕 纯
《百科四字经》是一部为儿童编写的百科知识启蒙读物。作者原先把本书取名为《蒙以养正》,含有很深的哲理。“蒙以养正”语出《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
什么是蒙以养正呢?按《易经.序卦》上的解释:“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这里的“蒙”字有两层含义:一是蒙昧、幼稚之意;一是启蒙、教育之意,引伸为新生儿童蒙昧幼稚,心智未开,需要启蒙、培养。怎样对幼稚无知的儿童进行启蒙、培养呢?这就要“蒙以养正”,教育儿童走正道,做一个正直、诚实、品德高尚的人。也就是像《易经。蒙卦》中所说的那样:“君子以果行育德”,即“言必信,行必果”,以果敢的行动来培育良好的品德。这种教人走正道的育德工作是“圣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
《易经》是我国古老的哲学经典著作,共有六十四卦。第一卦是乾,第二卦是坤,第三卦是屯,第四卦就是蒙。照《易经》上说,乾是天,坤是地,天地交会,万物生成,因此在乾、坤二卦之后,接着就是屯卦。屯象征着万物开始生成,就像冬去春来、草木萌发一样,需要生长、发育。而人的成长则需要启蒙、教育,所以在屯卦之后就是蒙卦。因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先哲们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视的。
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有蒙学,亦称蒙馆。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形成了由学者名家为儿童编写启蒙教材的优良传统。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急就篇》、《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等通俗读物,就是古代蒙学课本申的佳作。据1990年10月10日《天津日报》报道:《三字经》已由新加坡出版了中英文对照本,接着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作儿童道德教育丛书。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认为,人有记性和悟性,儿童在蒙养阶段,记忆力特别强,因而主张从幼小时便记诵熟读,随着年龄、经验、阅历的增长,加深理解,悟出道理。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说法,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倡“乐学”。例如程颐说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王守仁也主张:“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蒙学课本体现了这些教育思想,并在编写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在编排形式上注意结构简明。句法整齐,押韵自然,琅琅上口,易于诵读,便于记忆,使儿童学得有趣,乐于接受。我国古代教育是讲究“文以载道”的。由于蒙学课本有这些特点和长处,就使得传统的伦理道德便于宣扬,对于儿童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现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古代的蒙学课本虽然在宣扬灌输封建伦理道德方面是不可取的,但在传授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形式上,直到今天仍游客资借鉴之处。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匏,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已不宜于完全采用,而且在知识结构上也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有新的儿童启蒙读物。
近年来有些出版部门不加分析地重印了一些我国古代童蒙读物,有的印刷相当粗糙,对此我们并不完全赞成。但是,从近年来书市上古代童蒙读物走俏的情况看,倒也说明了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就是这些童蒙读物的民族性、历史性、知识性、哲理性、规范性、可读性都十分突出。雅俗共赏,喜闻乐见,从这些童蒙读物里可以寻找到中华民族的根基、悠久历史的演变、传统文化的源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