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发生战争,一家人是一起离开,还是各自分开行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如果真发生战争的话

1.首先不要恐慌,听从政府及相关机构,如社区、单位的安排,撤离到指定地点。

2.千万不要擅自行动,要维护好你所在地区的治安,提高警惕性,防止不法分子的乘机捣乱,保护好家人、自己的安全。

3.尽可能与家人在一起,一旦分开的话,以后再见很难,时局一动乱,有可能交通等会中断,不能盲目听信他人之言,尽可能还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相对安全。

4.要关心时局的发展,到时,电信、报纸广播等不可能全部中断,战争的涉及面、发展态势、战时长短,尽可能掌握,以便拿出对策。

5.假如在地下防空洞躲避,尽可能提前准备好饮用水、干粮、或是零食什么的,以备不时之需。

总而言之,一家人还是在一起为好,千万不要分开行动。

记住:只有分工,没有分开,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度难关!

不给国家添乱,不给家庭添乱!

男人应拿起武器上战场去保家卫国,女人孩子们在后方做力所能及的事支援前线,只要同心协力保住我们的家园,赶走侵略者,我们一家人才能永远在一起,过我们的幸福生活!

我认为最好在常住地,哪都别去,除非有撤离命令。

理由:

一、私家车加不到油,公共交通和道路会变得混乱,在半路上进退两难,会很惨。

二、只要行政力量还在,会配给供应常住居民口粮和生活必需品。你离开常住地可能不知道去哪领救济品。

三、通讯可能中断,一家人别分开,否则联系不上。

我是萨沙 ,我来回答。


发生战争了,除非出现了毁灭性的大屠杀,就是军队见谁杀谁,见多少人杀多少,不然家人一定要一起活动,不能分散。


安吉丽娜·朱莉有一部电影《他们先杀了我父亲:一个柬埔寨女儿的回忆录》。

说的是赤柬在国内杀光阶级敌人、满门抄斩的 历史 。

这里面有个镜头,就是母亲哭着让几个儿女分散逃走,千万不要聚在一起,必须对外人说自己是孤儿。

很多观众会迷惑不解,因为这几个孩子都很小,女主角琅只有5岁,除了一个姐姐是8岁以外,其他都是弟弟妹妹。


这样几个孩子,在没有母亲的陪伴下,分散逃走不等于是寻死吗?

这是因为,琅的父亲是旧政权的公务员,被认定为阶级敌人,已经被抓走后处决。在轮到母亲被处决的时候,她知道自己一死,儿女很多也会被完蛋,全家都会被杀光,这才迫于无奈让孩子们自行四散逃走,能活一个算一个吧。


但这是特殊情况,平时是绝对不能这么做的。

且不谈这么分散逃走,儿童基本难以活命,就算孔武有力的男人也未必能够生存。


波黑内战中,有个著名的萨拉热窝围困战。

波黑首都萨拉热窝从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遭到塞族军队围困。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时间超过斯大林格勒战役三倍,比列宁格勒战役还要长一年之久,是现代战争史上最长的围城战役。

城市长期被围困,城内警察很快就消失了,完全陷入无政府装备。虽然老百姓生活极为困难,而且非常危险。

有个市民曾说,在城市里除了敌人的威胁以外,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可能要你的命。

因为粮食等物资奇缺,就算以前的好朋友、好邻居、好同学,也无法信任。

即便他不为自己,也很可能为了自己快饿死的孩子去杀死你,抢夺你手中的食物。



任何人都不可信任,除了自己的家人。

另外,如果你手无寸铁的出门,不但对自己是危险的,也其实在引诱别人杀你或者抢劫你,让别人去犯罪。

所以,任何人必须武装起来。


但这个市民认为,即便一个人装备再好,他也对付不了好几个人,这里不是兰博或者施瓦辛格的电影。所以,在城内唯一自保的方式就是,以家庭为单位武装起来,依靠家人的团结而活命。

他之所以活下来,是因为有个比较大的家庭,共有十一人,除了老人和孩子以外,还有七名成年人。真正发生危险时,连他七十岁的祖母都会拿起武器,必要时候也会战斗。

如果这家只是两三个人,就难以幸存,一个人更是随时会被杀。


他曾经看到一个强壮的男人,穿着防弹衣,带着钢盔,手持自动步枪还携带着手枪,雄赳赳的在街上走着,就像特种兵一样。


然后几分钟后,不知道哪里飞来一串子弹,将他当场射死。随后有人跳出来,将尸体身上的东西洗劫一空。

这个壮汉到死,也不知道谁杀了他。



在抗战期间,国军远征军曾经被迫走过野人山。当时很多官兵感染传染病,纷纷死在了野人山里,死者到达数万人。

当时有个姓朱的少尉才18岁,走过野人山后也感染了严重的传染病,本来也是必死无疑的。当时他已经步履蹒跚,走不动了。好在他突然遇到了本村的堂叔,他也在同一支部队当兵。堂叔同他家关系很好,也是看着他长大的。这个堂叔虽背不动他,一直跟着他走,照顾他。又走了一段时间后,他身体非常痛苦,涌起了轻生的念头,试图跳河自尽。

结果被堂叔看出来,狠狠给了他几巴掌,强迫他向前走。就这样半拖半拽,好不容易将他带到了一个集中地,这里有印度医疗人员,这才捡回一条命(但也病了2个月才恢复)。试问,如果不是自家叔叔,谁敢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照顾一个病人?当时路上还有其他人,但人人自顾不暇,有的自己还有病,谁也管不了谁。

如果没人管他,任由他躺倒或者跳河,肯定就死翘翘了。

所以关键时候,只能依靠自家人。




所以,越是战乱时期,家人越要团结联合在一起,说不定会有生路

当然一起了。

灾难面前,最重要的是团结和互助。

各自飞当遇到困难时个体不但很难得到帮助,在心理上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希望。个体在灾难面前是很渺小的。

不确定“灾难面前各自分开行动”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增加家庭的存活概率为家族留香火么? 历史 和书籍告诉我们一旦分开,将是永别,即使各方个体存活下来,再见面的几率也是很渺茫。

如果一旦发生战争,首先不要惊荒,一家人在一起比较好。

一、如果行政领导要求统一转移时,年轻的可扶老携幼一起走。

二、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也能互相照应,特别对生病的老年人。

三、战争暴发,断电后,若一家分开,相互联系不上,必然互相牵挂。

四、战争爆发,原始枪炮杀伤力小,如果核大战。不但一家人不能分开行动,一个小区的居民也要听从指挥,不能乱跑。

五、毛主席说过,战争的胜败不是武器,而是人。无论发生什么战争,最后还是敌我对面决战,年轻人要拿起武器参战,保家卫国。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中国必胜!

如果真的发生战争,一家人是一起离开,不各自分开行动,人多力量大,不离不弃,想办法:共度难关!

我一定会和老公在一起,要生便生,要死便死,有危险的时候我会冲在前面,只为家人平安。

如果真要发生战争,城市的人要分散去农村或山区生存,无须分开。水电站是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不要屯粮食,屯粮食也没有水使用。去农村或山区每个村里都有天然的饮用水,食物就地取材。

这要视情况而定,尽可能一起,万不得已再灵活机动。首先思想上不能存有大难临头各自顾各自的想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