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负面语言?它对孩子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4

语言的威力到底有多厉害?国外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人员找来了两株植物分开养。然后让人们每天对这两株植物进行语言上的交流。其中一株植物是每天必须赞美它,一株植物是每天必须批评它,骂它。

结果怎么样?经常被骂的植物,在过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枯萎了,被赞美的植物,却越长越旺盛。足以可见恶语的威力有多大?植物都如此,何况是人?很多的父母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觉得对孩子越凶越好,这样孩子才能更加努力,不敢放松任何的一个时刻。

娱乐圈中被誉为才女的徐静蕾,她不仅电影拍得好,还能写出一手好字。许多网友都表示如果自己的女儿有徐静蕾一半的优秀那该多好?认为她的父亲一定会因为有这样的女儿而感到骄傲。

但是谈到自己的父亲时,徐静蕾却哽咽了,她回想起了自己不堪的童年,小的时候父亲从来只会批评她,没有过多的表扬。徐静蕾说她曾一度怀疑自己,有着深深的自卑感,就算如今长大了,内心深处依然有着一道深深的疤痕,挥之不去。

足可见得,父母的恶语威力是有多大,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家长的恶语相向对孩子都有什么伤害?

1、孩子会变得非常的自卑

父母觉得孩子不应该夸,是担心孩子变得骄傲,希望孩子可以更加的谦虚内敛。可父母并没有教育孩子如何谦虚内敛,而是采取了打压的方式。这种打压的方式,会让孩子逐渐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那么不如别人,他们从小就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心里会非常的自卑,总觉得自己做得再好都没用,因为比他们好的人多得是。

2、孩子会产生非常大的悲观情绪

总是批评和打压孩子,孩子从小就处于一种非常悲观的情绪当中。明明考了一百分应该是开心的,孩子觉得这次父母一定能够表扬自己。孩子是多么希望父母可以肯定他们,但是有些父母却会对着孩子说,不要以为那一次一百分就很了不起,做人要谦虚。

就是这些打压孩子的话语,逐渐扑灭了孩子的那颗心。最后孩子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没有意义了,反正父母都不会开心。

3、模仿这种教育方式继续传承下去

这是最严重的,也是对孩子和后代伤害最大的。在《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这本书中,就有谈到孩子在小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是模仿敏感期。

在这段时间中,孩子的模仿能力会特别强,父母每天的打压,会深深的印在孩子的内心中,孩子在无形中就会模仿父母的这种行为,等到自己长大后,就会用这样的打压方式教育给下一代。

作为家长是否有想过,自己这样打压孩子,孩子会怎么想?

1、我错在哪里?

孩子明明已经很乖的打扫完自己的房间了,结果父母不冷不热的说一句怎么就打扫完啦?打扫干净没有?别偷懒哈。

孩子没有办法理解父母的语言,他已经按照父母的去做了,怎么还是被批评了?孩子会因为这样的事情,陷入深深的苦恼和不解当中,往往就会因此变得特别的胆小怕事。

2、父母不可理喻

大一点的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会更强。他们会逐渐接触到更多的事情,也就会慢慢能够分析父母的行为。

比如自己在家做完作业累了,想看一会电视。结果母亲过来说一句,怎么还在看电视?不准看,要赶紧学习。这时会引起孩子极大的不适,他会觉得母亲不可理喻,自己都做完作业了,就是想休息一下,怎么还要批评自己?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如何正向引导孩子成长?

1、尝试赞美孩子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到:父母对孩子的一次夸赞,要比一百次的批评都更有效果。

与其整天打压孩子,不如尝试赞美孩子。当孩子积极的做完家务活的时候,父母为什么不可以赞美一下孩子,告诉他今天打扫家务活这件事做得很好。在赞美的同时,肯定孩子的行为,帮助他去塑造一个积极做家务的形象。

2、批评对事不对人

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容易陷入误区。就是对人不对事,比如孩子欺负别人了,父母就会批评孩子怎么老喜欢打人,没救了。其实孩子打架的话,父母应该就打架这件事情进行教育,而不是直接就说孩子就是喜欢打人。


3、多沟通

语言带来的伤害,比身体伤害更严重。所以家长们不要随便打骂孩子了,在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不再自卑,不再担惊受怕的过日子。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有时父母的一句赞美,就有可能帮助孩子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