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女人是家里的风水,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孩子能否成才,很大一部分原因要看家庭女主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
女人性格温顺,知书达理,和孩子相处时能尊重孩子的想法,这种家庭关系都比较和谐。如果女人性格急躁,爱抱怨,爱斤斤计较,或喜欢包办孩子的一切,相信这样的家庭关系会非常紧张。
但 女人性格的形成,多半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在《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这本书中,侯玉珍老师 深度剖析了九种母亲类型,以及她们教育子女的方式 。
从中我们发现, 母亲对孩子的人格具有决定性影响。
如果人格不成熟或有问题的母亲,有的会和孩子共生而难以分离;有的会把孩子视作自我的一部分加以控制,把自己内在那些无法承受的东西投射给孩子;有的会在情绪崩溃时歇斯底里,甚至发泄情绪、殴打孩子;有的会严重忽视孩子,等等。这些养育方式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可怕的灾难,使孩子成年以后也难以有基本的安全感、信任感,或者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如果把我们的内在人格比喻成一栋房子,那么,母亲给予我们的爱就是房子的地基。
高品质的养育能让孩子拥有 健康 而成熟的人格,就像房子有坚实的地基,可以抵御台风、抗地震;而低品质的养育会让孩子充满不安全感,可能导致孩子一生都觉得自己很糟糕。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像一栋地基不牢固的房子,未来的很多情况,比如学业受挫、事业失败、与恋人分手等,都可能令房子倒塌,也就是说,这个人面对挫折时更容易崩溃。
在《我家那小子》中,陈学冬几乎每集都会哭,可以看出陈学冬是一个非常悲观,缺乏爱的人。
他的家庭,在他7岁时,父母离异,陈学冬就一直跟着大姨一起生活,大姨充当了母亲的角色,而大姨因为工作原因不得已要将陈学冬送去寄宿学校,在去学校的时候他哭着说,你们大人都不要我了。
除此之外,陈学冬还有过被亲戚轮流看管的经历,在这个亲戚家住几天,再换到另一个亲戚家住几天,轮流看管让他缺失了安全感,也害怕被人抛弃的感觉。
母亲离婚后,没有再婚,她害怕再遇到父亲那样的或更糟糕的人。
在这样缺乏爱和没有安全感的环境下长大,陈学冬对婚姻很恐惧,害怕生孩子。
所以一个有过创伤的母亲,她的孩子也会经历创伤,这就是代际创伤 。
每个孩子人格的形成都会受母亲的影响,同时又会用形成的人格去影响自己的下一代。这样的关系会不断重复,构成一个“漩涡”。
那如何走出这个“漩涡” ?
1.首先要直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
剖析和母亲的关系,是看见自己、疗愈自己的重要方式。
在文中,彭玉珍老师指出直面失去的爱、找回自己的真实 情感 要经历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直面现实。我们可以觉察自己在与妈妈的关系里到底失去了什么。
第二个步骤是接纳。母爱的丧失如果已经发生,我们要有能力承认这一点。知道在和妈妈的关系里失去了什么后,我们就需要接纳这些丧失。
第三个步骤是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找回真实的 情感 ,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结。
在综艺《女儿的男朋友们》里,王子文给人的感觉是自信,独立。
在谈及自己的家庭时,她用平淡的语气,讲述童年创伤:父母离婚时,她才5岁,判给了妈妈。
记忆中,她从没见过爸妈在一起,更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过任何爱的启蒙。妈妈对小子文要求很严厉,从不赞美她,甚至她想买条裙子,都不同意。于是子文很渴望爸爸的爱,可爸爸只能一周见一次。
慢慢地,她发现自己不得不分外敏感、小心翼翼地去观察父母,投其所好才能得到关爱。
后在一次节目中他直言,“自己独立是没办法,因为没有人关心你”
小时候懵懵懂懂,不懂离异的家庭对自己有什么影响,觉得生日礼物可以收两份,压岁钱也可以拿两份时,她甚至暗自庆幸。
可长大以后她才知道,爱的缺失,让她不知道怎么维护亲密关系,
恋爱中,她总是试图在爱情中寻找安全感,寻找无果后,她甚至在跟男友分手后,冒险生下一个孩子,选择做一个单身妈妈。
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俗话说,能说出来的难,都不是难。
现在的她,能直面面对童年的创伤,她知道“这个创伤,可能我会一辈子带着”,但现在的她,不错过孩子的每个成长过程。同时,也遇到的一个满眼都是她的男人,甚至在节目里半开玩笑说:我马上就要跟他结婚了……害羞而幸福的样子,让人羡慕。相信自信的她,会越来越幸福。
2.走出原生家庭影响“漩涡”,其次要找到真实的自己
从小我就是别人眼中的“乖乖女”,性格温和,与人交往时,都能和别人和的来,几乎没有过矛盾。
因为“乖”常常被别人忽视,内心常常以他人为中心,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长此以往,自己越来越没有想法,变成一个没有主见的人。
慢慢的发现自己根本不快乐,生活中常常感到很累,明明不喜欢这个人,还要答应与他交往。明明不喜欢饭局应酬,还要强装自己很擅长。
后来经过反思,我不能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中,在30岁生日时,我写给自己一段话“而立之年,该为自己而活,我的人生该做减法,去掉那些无谓的事,找到我爱的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乖的孩子又有什么不好呢”
书上说,当我们不再因为害怕而给自己设置保护壳时,我们就可以在现实生活里活得真实。
每个人都有自我疗愈的力量,在经历令人迷惘和崩溃的丧失之后,如果我们应对过足够的哀伤,转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我们将重新找到方向,找回真实感。我们会变得轻松,就像痛快地哭过一场之后感到轻松一样。
3.走出原生家庭影响“漩涡”,与孩子共成长
当第一次做母亲时,自己非常焦虑,因为婆婆从我做月子期间,一直在表达“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指责我怎么老看手机,不看着宝宝。孩子哭了赶紧喂奶,孩子睡了,给按摩耳朵。
因为每天睡眠不足,还要照顾宝宝,我异常的烦躁,常常自我怀疑。
到第二胎我选择了去月子中心,当第一天住的时候,工作人员询问我的身体情况后帮我换洗衣服,并把孩子抱出去让我能睡个好觉。并告诉我,你是最重要的。
那一晚,房间很安静,我偷偷的哭了,因为第一次有人问我的感受。
是的,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我是最重要的。
妈妈每天开心,对事物充满希望,孩子也会积极乐观。妈妈如果每天焦虑,抱怨一切,总把自己放在一个受伤的位置,孩子也会自卑,充满内疚。
在《因为我是女性》这本书中,作者指出,大多数人想成为足够好的妈妈、成为理想的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也许你不是做得最好、最完美的那一位,但是你可以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自己,这本身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你是什么样子的,比你做了什么更重要 。
我们每天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方式。
所以在养育孩子中,一定不要太勉强自己,我们就算学习了所有的 育儿 书籍,也不会成为满分妈妈。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能做的就是与孩子共成长,当孩子在婴儿期,我们多陪伴,多拥抱,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当孩子长大一些,需要我们尊重他时,能和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支持他做的决定。
正如彭玉珍老师所说, 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是可以随孩子的成长状态而调整自己的。
所以我们做一位“60分妈妈”就好,给自己留有进步空间,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调整自己。
养育孩子是一生的课题。在《因为我是女性:如何疗愈代际创伤》这本书,不仅指出了我们可以通过 游戏 、信任、心智化等方式给母亲以养育的力量,让我们学习。
同时即便你还不是母亲,你也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自己与母亲的关系,通过反思,自愈走出原生家庭中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