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忠告: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当心肌肉损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最近,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恰巧碰到一个同事,便闲聊了起来,讲到她的母亲,最近好几个月都有肌肉酸痛,问我要去做什么检查比较好。出于心血管医生的职业敏感性,我就问题最近有没有吃什么药物,果不其然,她几个月前体检发现胆固醇偏高,医生建议她回去吃阿托伐他汀。由于老家有亲戚开药店的,她就都在那买药,也没再来复诊。我让她先把阿托伐他汀停一段时间看看,一两个星期后她就没有肌肉酸痛了。

目前,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越来越多,他汀类药物不仅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也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所谓的二级预防就是已经发现有病了,比如说冠心病,脑梗死,高血脂等,用他汀来治疗,让疾病稳定、好转;而一级预防呢?就是还没有出现上面讲到的这些疾病,可能有一些高危因素,比如说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吃他汀是为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在服用他汀的过程当中,是有可能出现副作用的,常见的比如肝功能损害、肌肉损害、血糖异常、一过性意识改变等。 今天要特别讲到的就是肌肉损害。肌肉损害有轻有重,有些人只是表现为乏力,有些人表现为酸痛,有些人痛得无法忍受。从验血的指标来看,有些患者肌酸激酶并没有升高,有些患者可以升高3倍到5倍,有些更严重的患者可以升高10倍以上,甚至表现为肌溶解。

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 他汀的这些副作用跟剂量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所以一般来说不建议在常规剂量基础上加倍,这样更容易出现副作用。针对服用常规剂量他汀的患者,要注意留意肌肉相关的副作用,像前面讲到的乏力、酸、痛等,还有就是定期抽血化验,比如在服药后的1~2个月,检查一下肌酸激酶,及时发现问题。对于已经出现肌肉损害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减量、换其他肌肉损害小的他汀(比如氟伐他汀、匹伐他汀)、改用依折麦布(抑制胆固醇吸收)、改用PCSK9抑制剂等进行处理。

总结,药物的副作用,总是有一定的发生率的,就比如他汀引起的肌肉损害,我们能做的就是及时发现,减少损伤。当然,随着科学的进步,会有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的药物出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