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武林高手决战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1. 关于双方决战诗句
关于双方决战诗句 1.描写决战的诗句有哪些
1.《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代: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初收。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繁华处,悄无睹,惟闻麋鹿呦呦。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载、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2.《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胡歌》

唐代:岑参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4.《司马将军歌》

唐代:李白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代: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决战必胜的古诗
1、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出塞词

唐代: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译文

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

3、塞下曲

唐代:戎昱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译文

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

4、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5、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唐代:王维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3.立即发起决战的诗词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曹子建《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着试手,补天裂。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出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毛泽东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毛泽东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洪秀全《吟剑诗》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
4.决战必胜的古诗
1、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2、出塞词唐代: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译文扎紧战袍,系上红缨大刀,打马前行,雪夜度过洮水河。

旗子高扬,连夜冲入单于帐内,砍杀胡兵,宝刀都残缺破损了。3、塞下曲唐代:戎昱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译文将领们扫空敌营归来,高举旌旗直入玉门关东。

三千战马放蹄飞奔,冷冷的落日沉入平原秋草中。4、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5、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唐代:王维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颈,归来报天子。

译文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太阳落到沙漠的边陲,沙漠弥漫战战士们的厮杀声。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酋,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5.描写中国重大战役的诗句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北朝民歌《木兰诗》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北朝民歌《木兰诗》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宋·辛弃疾《破阵子》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倒海翻江腾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账下犹歌舞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千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切功成万骨枯.
6.描写重大战役的诗句,与战役的名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7.有关于辽沈战役的诗
纪念辽沈战役56周年赋诗三首(一)纪念辽沈战役56周年一声霹雳震长空,万杆旌旗气贯虹。

战马嘶鸣势捣海,千军奋勇破关东。 ———————————————— (二)献给参加辽沈战役的老战友滚滚硝烟聚战云,茫茫飞雪万骑奔。

喇叭幽咽撼山野,鼓角轰鸣动铁轮。无惧阵前征战苦,岂图马后论升沉?舍生忘死千林晓,血染戎衫为何人? —————————— (三)献给参加辽沈战役的老战友辗转战旗摧朽枯,爽风落叶扫残株。

飞鸿万里觅芳远,春到天涯草木苏 。诗评辽沈战役——战锦州作者: 林岳jason 发表日期: 2006-06-02 11:16 点击数: 772描述: 破壳图片:东进荣桓心慕容,北上松花合亚楼。

美机翔天载百将,白山黑水薄运筹。猎猎红旗三万面,浩浩男儿摧更漏。

啸傲锦州将帅盛,襟怀云天吭鹄啁。辽沈战役的插曲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区铁路线成了我人民解放军进行辽沈决战的重要运输线、补给线、生命线,先后调用客货车1万多辆,开行军列490多列,来往于四平、郑家屯、通辽、阜新的军列,冒着敌机频繁的空袭和轰炸,把部队、民工、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运往前线,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对确保辽沈战役的胜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就是发生在辽沈决战关键时刻,对辽沈决战起了关键性作用的一次重要的军事运输行动。

在辽沈决战时刻的1948年9月25日夜,东北人民解放军首长在哈尔滨“大和旅馆”向齐齐哈尔铁路局昂昂溪机务段司机范永(建国后曾任沈阳铁路局长春分局工会主席、大连分局工会副主席)部署了一项特殊而又万分秘密的军运任务,决定由范永担任司机长,将一列编号为3005次的军火列车急速运往辽沈战役前线——西阜新车站(2)。9月28日6时15分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从昂昂溪出发,由于平齐线处于我军战略后方,所以列车仅用10个小时就跑完了448公里的行程,于当天16时30分到达郑家屯站,时任沈阳铁路管路局局长的黄铎(建国后曾任铁道部车务局局长、东北铁路总局副局长等职)(3)带领秘书李森茂(建国后曾任铁道部部长)(4)到车站迎接,黄铎局长向范永介绍说:“郑家屯以南是国民党封锁区,列车白天无法运行,必须夜间行车”(5)。

列车经过整备,于20时30分自郑家屯车站开出,经平齐线转入大郑线(大虎山经通辽至郑家屯),20多分钟后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进入通辽境内,午夜时分秘密军列到达通辽车站。在通辽车站上水加煤后军列及时从通辽车站开出,经木里图、甘旗卡等站,于9月29日4时50分到达内蒙古与辽宁交界的阿尔乡车站(6)(阿尔乡属辽宁省彰武县),至此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共在通辽市境内运行约8个小时。

由于前方铁路被炸毁,所以军列在阿尔乡站停留了16小时10分钟。9月30日凌晨4时46分,军列到达五峰站,按计划将列车分散在站西两座山间铁路上隐蔽。

范永认为并不安全,他和党支部书记穆成斌、姚连长借老乡的高粱秸掩盖机车。此前,大郑和新义线各站铁路职工已接到上级命令,要积极为这次军列安排隐蔽处所,协助军列搞好伪装。

当范永与当地群众一说,大家立即响应,仅用40分钟时间4000捆高粱秸把机车遮盖的严严实实。机车经过伪装后,远看像是个大秫秸垛。

早上7时左右,2架国民党飞机飞到五峰上空,盘旋两圈后开始低空飞行,机翼上的国民党徽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敌机却没有发现目标。下午,又飞来2架敌机,由于机车伪装的好,仍没被发现。

而彰武、通辽等车站都遭到敌机的狂轰滥炸(7)。这一天,敌机一批接一批来回盘旋,侦查40多次竟没有发现列车。

傍晚时分,突然窜来2架敌机,在五峰站站场上空扔下4颗炸弹,钢轨被炸得弯曲翻转,枕木破碎,石子乱飞。列车必须开出五峰站。

可机车水箱只有5吨水。时间紧迫,他们立即向老乡借来八、九十副水桶,地区警卫部队战士和自动挑着水桶来支援的乡亲们100多人挑了45分钟水,水箱水位置只增高1尺半(约10吨水),列车可以开到新立屯(8)。

列车自五峰站开出约10公里时被敌机发现,待列车开出山沟,敌机就紧跟列车低空扫射,子弹打中司机室,副司机于金龙腿部受伤。这时范永边开车边思考对策,他想到飞机能快不能慢,更不能停;火车虽然比飞机跑得慢,但能快能慢也能停。

对,我们就用“有快、有慢、有开、有停”的办法对付他,来个“以慢治快,以停避打”(9)。范永大胆谨慎,机动灵活地操纵着机车,根据空中敌机俯冲时的怪叫声,来判断敌机的远近,从而调整车速同敌机捉迷藏。

10月1日午夜0时,列车到达新立屯车站。驻军崔师长告诉范永:“列车前方要经过的铁路大桥桥墩被炸,部队正在抢修,你们把列车开进泡子站隐蔽待命。”

列车退回泡子站后将列车伪装好,上午先后飞来7批敌机都没有发现机车(10)。10月1日晚9点30分,传来崔师长命令:“桥已修好,立即发车,但不许鸣笛,不许冒烟,行车要静,以防惊动敌人”。

晚10时3005秘密军火列车开出泡子站,范永他们压住炉火,熄灭灯光,借桥下大河哗哗流水声作掩护,顺利地驶过了被敌机日夜严密封锁的大桥。过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