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宝剑历史文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5

龙泉宝剑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越绝书>>载: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

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治子于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

』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时讳『渊』,改名龙泉。

龙泉亦成为宝剑之代名,从此龙泉宝剑名扬天下。

欧冶子是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善铸造兵器,史载他为越王铸了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剑。

是中国古代铸剑鼻祖。

相传欧冶子在铸剑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铜,雨师扫洒,雷公鼓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一下观,天精下之。

欧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型)三,小刑(型)二;一曰湛庐,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这些宝剑是欧冶子得天上神灵相助,竭其才智才制作成功的,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宝剑。

其中的纯钧剑,"观其华,如芙蓉始出;观其抓 ,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之溢于溏;观其断,崖崖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

我们今天见到的越王剑,不正是如此吗?而巨阙剑,能"穿铜釜,绝铁粝 ,胥中决如粢米,故曰巨阙"。

巨阙剑利可刺铜锅,一个个决口就像切米糕一样。

其两把宝剑的威力,在后世的文献记载中,亦多有描写。

如荀子:"湛,黑色也。

湛庐,言如水而黑。

"即湛庐剑是一把黑色的刚柔并寓的剑。

又如汉《淮南子·修务训》载:"夫纯钧,鱼肠....... 加以砥砺,磨其锋锷,则水断龙舟,陆属犀甲。

"纯钧和鱼肠这两把剑,在水上可以砍断巨大的龙舟,在陆上可以刺穿坚固的犀甲,其不凡的威力可想而知。

传说中吴国公子光为得王位,派刺客专诸杀吴王僚,专诸一剑刺穿吴王僚的三层铠甲,用的就是鱼肠剑

注解:七星剑:

“七星剑”也作“七星龙渊”,为战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将干联手所铸,相传曾为伍子胥的随身佩剑,唐初时,由于“龙渊”这个名字犯了唐高祖李渊的忌讳,所以改成了“龙泉”,有传说此剑曾为李渊的佩剑,李渊死后随李渊葬于献陵,也有传说李渊曾将此剑传于太宗李世民,后与李世民一起葬于昭陵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龙泉市的沈新培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光,错镂金环映日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龙泉宝剑的艺术特色。

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赞,《宝剑篇》成了郭震的名作,流传至今。

在很早以前,我国的金属冶炼和铸造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现代出土文物资料也可以证明。

1956 年,湖北省发掘楚墓时,曾发现欧冶子铸造的两把越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仍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毫无锈蚀。

龙泉宝剑,在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历代铸匠的钻研,精益求精,在产品的质量上形成了四大特色:

第一,是坚韧锋利;"削铜如泥"。

1978年,在我国工艺美术界两次全国性 *** 上,龙泉宝剑的制作艺人曾当众表演。

他用一把龙泉宝剑,不费力地将叠在一起的六个铜板劈成两片,而剑刃不卷。

第二,刚柔相济。

古代的龙泉宝剑用生铁铸造,现在则用中碳钢铸造,加之淬火工艺恰到好处,使中炭钢具备了弹簧钢的特性。

如将一把薄型宝剑卷成一个圆圈,束在腰中,像系裙的腰带。

解开后,宝剑挺直如故。

第三,寒光逼人。

龙泉境内有一种名叫"亮石"的磨石。

在这种石头上磨制出来的宝剑,寒光闪闪。

龙泉宝剑全靠手工磨光,从粗磨、细磨到精磨,往往要花数日甚至数月之久,一旦磨出,青光耀眼。

第四,纹饰巧致。

剑身上刻有七星标志和飞龙图案。

在剑身上刻花,也是龙泉剑的一项绝技。

剑工们一不用彩笔,二不照图样,只用一把钢凿在宽不盈寸的剑身上刻凿,刻好后浇上铜水,经铲平加磨,飞龙图案,生动自然,永不消失。

龙泉宝剑在古代大都无鞘。

现在,用当地特产的花梨木制作剑鞘及剑柄。

这种花梨木,质地坚韧,纹理秀美,古色古香。

再饰以银、铜,更使龙泉宝剑锦上添花。

龙泉宝剑规格

属于短兵

普通规格:龙泉剑剑身长约1.2米,

剑刃:剑茎宽约0.08米 至 剑尖宽约0.03米,

剑脊之间约为0.1至0.8厘米(剑身最大厚度),由剑柄端至剑尖端变薄

剑柄:长度不明确,宽度为一拳可握

剑首:偏扁三角行

剑格:中等

因锋利无比、削铁如泥,自春秋战国时期就而闻名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