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别人就可以”,别让他人的不文明举动,毁了孩子的规则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但有时你会尴尬地发现,自己在这边费尽唾沫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行为, 结果那边就有人做出了错误示范。

小朋友什么都不懂,此时他往往睁着眼睛充满不解地看着你,对于这种尴尬的情况,你会如何应对呢?

闺蜜小戴前些天带着女儿去室内游乐园玩,遇到了一件让她印象深刻的事。应工作人员要求,所有在淘气堡中玩耍的小朋友都要脱下鞋,穿着袜子才能进入。

小朋友的脚印很可能会弄脏设施,在和其他小朋友接触的过程中也非常容易被鞋子误伤, 为了维护设施,也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脱下鞋子本无可厚非。

正在给女儿脱鞋时,女儿突然用响亮的嗓音叫道: “妈妈,为啥那个小朋友就可以穿鞋,我不行?”

都说童言无忌,小戴这才知道“童言童语”的威力,周围很多人都听到了孩子的话,一时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到小戴母女俩和那一对偷偷给孩子穿上鞋的母子俩身上。

那位妈妈直接白了小戴一眼,小戴哭笑不得, 总不能当着人家的面说那是因为她们不守规律没素质吧? 她只好匆忙敷衍女儿几句,可小朋友显然对妈妈给出的答案并不满意。

本身是想教育女儿遵守规则,理解什么是公共场所的规章制度,结果女儿一句话就把自己噎住了。事后过了很久,小戴还一直为当天随意应付女儿的举动懊悔不已。

当孩子发现身边其他人的行为举止,与妈妈一直向自己灌输的规则不一致时, 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规则感,就会面临严重挑战。

对于孩子而言,对和错的观念都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当他发现这些违反规则的现象时,首先第一个反应不是判断做法本身的对与错,而是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小孩子本就具有强大的模仿能力, 内心倾向于“别人做什么我就要做什么”, 如果此时妈妈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让孩子心悦诚服,再想对孩子进行教育无疑会增加许多难度。

如果只是单纯给出“他那样做是错的”,“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一类回答,孩子内心的疑惑并没有被解开,感受到的不公平感也没有被平息, 这种困惑会动摇他之前积累起的所有规则观念。

父母之前所有的努力很容易因此功亏一篑,如果知道自己简单应付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你还会用几个字应付了事吗?

想让孩子坚定信念,对规则形成自己的理解,那妈妈可就要好好斟酌一下自己的用词了。

1. 强调遵守规则的原因

就拿小戴经历的这件事为例,当孩子表达对规则的不满,提出质疑时, 说明她内心没有真正认同 ,这样执行起来也非常容易动摇。

妈妈可以先和她阐明,这是为了保护游乐设施,也防止在玩耍过程中踢到其他小朋友。大家都脱掉鞋子,淘气包就会非常干净,宝宝们也能快乐玩耍了。

2. 阐明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而当孩子指出为什么别人就不必遵守时,除了强调对这种做法的不认同, 还要向孩子解释这样做的后果会是什么样。

这个小朋友踩脏了地面,会被工作人员骂,大家都因此受到影响,如果他踩到其他小朋友,同样要道歉和负责。为了避免这些麻烦,才不应该向他看齐,遵守规则才是好孩子。

3. 随时灌输正确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 时时向孩子强调在不同场合的规则 ,比如交通规则、用餐礼仪、与他人相处时的行为等等,将这些正确观念传达给孩子,是为人父母应尽的义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