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儿童绘画与心理片段分享 :线条的情感表达--04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线条是艺术史上最古老、最原始的艺术形式,流传下来的最初绘画作品主要是以线的形式表现。如中国原始的象形文字,彩陶绘画,西方原始人的岩画,无不用线条来勾画。这是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模仿,它展现先民们作画时随意轻松的心态。

      线描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绘画方式,是在平面上表述客观事物或主观想象而使用的虚拟性、提示性、装饰性的视觉语言,它是最幼稚的造型语汇,所有孩子的第一笔绘画都是由线条来表现的。

      艺术家保罗·克利(Paul Chris)曾经有一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他道出了线条的本质在于它的情感意味,即表达画家的精微感觉和细腻的情绪,同时也道出了丰富的线条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正直等感觉;水平线具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斜线则富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让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的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给人流畅、优美而生动的感觉。

    彼特和梅里菲尔德(Merrifield)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们要求一些成年人根据24个形容词画出他们认为最符合的线条。诸如“愉快”“高兴”“幸福”这类词汇多被画成上行的线条,“悲伤”“死亡”“不快”等多是下行的线条,“激烈”“躁动”“疯狂”等多是曲折断裂和不规则的线条。此外,表示“残忍”“狂躁”的线条通常又浓又重,而表示“温和”“细致”的往往又细又柔。

      笔者在进行绘画心理技术培训时,也经常会让学员用不同的线条表示情绪,结论与上述研究类似,如用上行的线条、波浪形的线条等表示高兴、愉悦;用下行线条、较轻的线条表示难过、伤心、痛苦等;用锯齿状线条、不规格线条、重笔力线条表示愤怒、狂躁等。

      孩子的画中也会有类似的信息。要是留意每个小人儿的轮廓线,就有可能发现孩子在不同人物身上倾注的感情。在一幅绘画家庭的图画中,如果一个孩子用有浓又重的线条来描述爸爸而用轻柔的线条来描绘妈妈,这个小男孩很可能有恋母情结,而对父亲怀有敌意。画画的孩子一般都会给自己的小人儿添上手脚,好让它们看上去更生动一些。研究人员从手脚伸展的方向就能看出画中倾注了自身心理及情感因素的小画家们是乐观向上还是悲观消极。

      依据相同的原理,在画树的测试中,通过观察枝桠的生长方向就能获得很多信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