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死亡?

//。

真正理解生命必须理解死亡 (作者建议你先读这三行:如果你对此文章不感兴趣,可能比较年轻,感到死亡对自己还不是具体面临的问题,那么请你先介绍给年老的亲友,我相信他们会感到有用的;不过,其实此文正是为了理解生命,所以我有信心,年轻人早晚同样会感到有用。本文分为五部分陆续发表) 要点: 理解生命和理解死亡是相辅相成。理解死亡方知人生是有限的,才可能认真考虑人生价值。忌讳谈死亡是中国的不当习俗,它给人们带来的是愚昧,并导致对生命的不珍惜。理解死亡的目的不只是是智慧地对待死亡,更重要的是怎样活得更好,更有价值。 之一 理解生命,就不能回避理解死亡,因为这实际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开的两个侧面。理解死亡,才能理解生命的有限和一去不复返的性质,从而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而不至于出现由于“无知而无畏”的自杀、残杀; 理解死亡,才能确信死亡的不可避免性,从而自觉地克服无谓的焦虑和恐惧,将思考和精力转向如何生得有价值。做到如泰戈尔所描绘的:“让生如夏花之烂漫,让死如秋叶之静美”。 既然在对待生命的认识上,理解生命和理解死亡是相辅相成的,那么生命教育就应该是根据年龄特点,帮助孩子从不了解死亡到认识死亡,进一步理解死亡;从不怕死亡到从容面对死亡,积极地把精力放在“如何活得好”这个有价值的追求上。这是教师、家长艰难而又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真正理解生命必须理解死亡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有发生,就有发展,就有消亡。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用炽热的阳光普照大地,但是它终究会有一天,走向消亡;小草时时在生长,用它的千姿百态展现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它迟早会有一刻,变得枯萎。 如果善于引导孩子观察这丰富多彩的世界,孩子就会十分自然地悟出:人和任何生命一样,有头也有尾,有生也有死。 这一点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一个人对死亡的理解实际是对生命理解的一部分,不了解死亡,肯定对生了解得不全面;而对生彻底弄明白,对死亡也就透彻理解了。正像一位幽默的智者所说“只有理解死亡的人才是真正活着”。 我国古代对于生死这样的大事情,早就有精辟的论述:《太平经》上讲“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终古不得复见天地日月也,脉骨成涂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 正是这无情的死亡将每个人的生命做了明确的限定,才使得生命的宝贵突显出来,才能促使人们进一步理解、体验生命的本质。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逼得人们从提高生的质量下功夫。 一个人越是比较早地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才能比较早地摆脱无价值的恐惧,从被动、盲目地活着,转向积极地筹划一生,学会如何成为自己和生活的主宰。这样,生命智慧的探讨与生命教育的进行,才有了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02
死亡,是指生命消失,对象一般是有生命的事物。在法律上,公民的死亡分为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两类。生理死亡是指公民心跳、呼吸、大脑都告停止时被确定为死亡。宣告死亡是指人民法院对下落不明满一定时期的公民,经利害关系人的申请而对其做出的宣告死亡的行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