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变,1063—1086发生了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1063年,大宋王朝英宗纪位。围绕着英宗生父“濮王”到底底该称皇伯还是皇考,是否该称亲的问题,大宋朝廷熙熙攘攘,吵得不可开交。这是这段时间第一件大事!

由于宋仁宗没有儿子,英宗成为宋仁宗的过继养子。英宗继位,如果尊生父为皇考,称亲,那么将致仁宗于不伦不类的境地,因为按照规定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父亲。英宗继承的是仁宗的大统,理应称仁宗为皇考,为父。然而英宗有私心,一心欲尊生父为皇考,称亲。因为这件事,英宗与太皇太后曹皇后的关系弄得很僵,太皇太后迟迟不愿意撤出垂帘听政。最终在宰相等人的坚持下,这场公案最终闹了两年半后,以英宗称亲,太后撤帘而告终。而这场争论, 直接造成宰相与台谏官的相互攻击,这样的恶习直接影响了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政治生态。宋朝政治中最宝贵的传统,就是台谏对宰相、对皇帝的监督批评纠错机制,这种机制的存在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社会矛盾激化,从而保证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而濮王名义一战,台谏机构为之一空,纠错机制暂时瘫痪,没有了台谏的监督批评,宋朝的统治很容易陷入一边倒的危险境地 。

1067年宋英宗撒手尘寰,年仅二十岁的宋神宗赵顼继位。而赵顼面对的江山是从宋仁宗后期就有的财政拮据的烂摊子和被搅乱的人心。那么谁是那个改革和理财的能手?能解决朝廷的乱摊子呢?自然是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是在面对财政的极度拮据和宋神宗欲解决西北边患的情况下推出的。“青苗法”,“保甲法”,“免疫法”渐次推出。面对反对声一片,王安石一概不做过多解释,反对派一个个该贬的贬,该下台的下台。这种打击打压,没有证据表明,王安石的变法真的对社会造成了多大的破坏,却使得打击反对派,言论自由受到诸多限制成为常态。这一举动也开了了党争之先河,政治宽容,上书言事包容各种自由观点,共存朝堂成为过去。台谏官员超然独立的监督特权也在逐渐丧失。

宋庭发生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司马光废除安石变法。1085-1086年司马光当政宰相,主政废除变法内容。王安石时期大力打击台谏官,而现在台谏官却恢复实力,占据上风。台谏官员杀声震天,又要把王安石一党打击沉伦下去。

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宋朝廷发生急剧变化。王光石一党的后继者蔡确等人把持朝政。凡是曾经反对神宗—王安石的,就算是“记录在案”,永不提拔了。报复和打击都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就连司马光死后得文正谥号也被褫夺,司马光亲自撰额的司马光神道碑被推倒。宋徽宗时期,蔡京等人成为王安石路线的继任者,刻“元祐党籍碑”,上刻奸臣108人,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赫然在列。大宋这只船只发生急剧变化,不折不扣地走在了党争这条路上。此时距离北宋灭亡1127年只剩下二十几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