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到自己的进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本文共计2334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和别人比

从远处看,我们喜欢看各类《名人传记》,一方面为了学习名人的品格、做事的方式;另一方面将我们的行为与名人进行对比,名人的各项数据趋于满分,或者某一项数据趋于满分,有了这样清晰的对比,努力方向才能明确。

从近处看,从小到大,我们在比较中长大。小时候,比谁可爱、聪明;大一些,比谁爱学习和懂事;长大后,比能力和情商等等。

自己的成长不可见,和别人对比,才知道自己的成长速度、成长效率、获得的能力提升是怎样的。

当然和别人比较要适度,否则就像“别人家的孩子”或者“别人家的父母”一样,反而成了反向激励,对于别人比较产生极端想法和行为。

和自己比

在李宗盛的歌曲《和自己赛跑的人》中有这么一句,“亲爱的landy,我的弟弟,你很少赢过别人但是这一次你超越自己”。

歌曲介绍说:为了达到世俗陈规的成功,我们终其一生地奔跑,其实到头来,会发现,人一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跑赢自己,超越自己。

李宗盛一生总在和自己赛跑,做理想中的自己,一个平平淡淡,又温情脉脉的音乐老顽童。

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在1972年看了旅游局给他的一份报告,报告意思是:新加坡没有埃及的金字塔,没有中国的长城,没有日本的富士山,也没有夏威夷十几米高的海浪,新加坡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胜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然而,李光耀却在报告上批了8个字:拥有阳光已经足够!后来,新加坡利用那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种花种草,很快发展成世界上著名的“花园城市”,成为众多国家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收入也连续数年列亚洲第三位。

不用狭隘的眼光去看世界,更不能用苛刻的视角看自己。没有蒙娜丽莎的微笑,没有赫本的魅力,没有布什家族的背景,也没有比尔盖茨的财富……那又怎样!我比过去的自己有进步,就够了!

自我比较与他人比较

自我比较是指将个人所获得的回报(包括物质上的金钱、福利和精神上的受重视程度、表彰奖励等)与自己的付出(包括自己受教育的程度、经验,用于工作的时间、精力和其他消耗等)进行比较。

他人比较是指将自己的努力与他人所获得的回报进行比较。人们在比较过程中通常犯的错误是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付出,总是认为创造的价值多,收获的价值少。

进行自我比较是建立在很好的自我认知基础之上的,这关乎到自我比较的质量,以及正确的收获。

自我比较需要正确的方法,需要计划目标做指导,需要开阔的思维视野。如果没有很好的思维模式,只能是陷入一个习惯死循环。

想与自己对比,一个大前提:高度的自律以及可视化的数据,否则,这种对比就没有价值。与自己比是最难最耗费精力的,但做好了会产生复利效应。

与他人相比,可以快速看到差距,但需要有个度,不要老拿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优点比,对比前,对自己要有清晰的认识和认可,跟别人学习方法,而不是结果和程度。

怎样看到自己的进步?

常有话题说不要和外界做比较,不过有句话却是说恰当的社会比较和可能的自我,更能利于自我的发展。关于比较,错的比较是拿着自己的短板和别人的长板比较,鸟嫉妒鱼游,鱼羡慕鸟飞。而好的比较应该是像别人学,跟自己比。

年轻的时候,比得过自己的时候和别人比,比得过别人的时候和自己比。人至暮年,比不过别人的时候和自己比,比不过自己的时候也不和别人比。一场自我较量的过程是:平和的接受、环境的改变、比较的正循环。

01 平和接受

比较是再所难免的,现实和梦境总是相反的,这一路你都在走,感谢你的对手,比较的对象。每个阶段的你都是值得被感谢,如果你不觉得半年前自己完成的工作结果很烂,一年前的自己很蠢,那才是需要反思的。

学会接纳自己,不管你出身如何,地位如何,有没有钱,这都已经是既定的事实,不会因为不接受或者厌恶而有丝毫的改变,很多人一心想着改变自己,苦苦挣扎,虽然每一天也在拼命的努力、奋斗、挣扎,但是每天过的都很痛苦,只有当真正的接纳了自己,认可自己,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出调整和改变,才会发现,其实每天面对的都是崭新的更好地自己。

这不是鸡汤,试试看,越是拼命抵制的东西,越难摆脱,它就像一个影子一样时科缠着你,挥之不去,这就是情绪。没办法压制,没办法克制,没办法逃脱,能做的就是接纳,牵起情绪的手,和它和解,这才是真正的接纳自己。

02 改变现状

打破现状,最好的方式就是看清系统,然后做出改变,看到自己的进步趋势,做好心理准备。

改变自己的圈子,我们从小就在一个被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的环境中长大,即使我们长大了,也已经把父母的思想灌输在了潜意识中。不让自己盲目的陷入比较焦虑,就要调整自己的圈子,让大家都是正能量的行动派,每天进步一点点。

03 建立反馈圈

为了看到自己的进步,不管是与别人比,还是和自己比,都要有很好的抓手,比如复盘工具,晨间日志,多加入各式各样的小圈子,获得大家的反馈,看到对比等等。

就像健身的人经常拍身体变化的照片,可视化的比较结果会让人产生极大的成就感,继而促进行动。

30岁和20多岁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

如果说20多岁,我们只知道要努力,却不清晰自己的未来该是一个什么模样。

那么30岁,我们越来越清晰,自己短暂而漫长的生命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么多年我们用努力和试错,不断地调整方向,不断地让自己更接近自己灵魂的真相。

所以这场心智成熟的旅程,也会随着我们的成长,越来越顺。

当你准备好了,一切资源会追着你来~

鸣谢

本文由六分之一社群联合创作,由蓝帽案主 杨琳 主创

白帽:郑艳丹

红帽:陆富龙

黄帽:李双双

黑帽:李寒冬

绿帽:李思雨、赵紫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