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博弈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提到博弈论你肯定不陌生,每个商学院都要给MBA开博弈论课程,据说这是一门聪明人都喜欢的学问。因博弈论而得诺贝尔奖,到现在已经8次了。不过在我看来,咱们普通人都应该学点博弈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穷其一生都在跟人打交道,而博弈论研究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互动的学问。把博弈论学明白了,也就明白了我们跟他人要如何相处。

在讲具体的博弈论内容之前,首先我要澄清一点。“博弈”这个词,热度很高。可很多事儿一热,就容易走形,脱离它本来的意思。博弈论也不例外。很多人一谈到博弈,就是斗争、冲突、输赢、你死我活。这是博弈论生平获得的最大误解。

其实,博弈的核心,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学会理解。理解对方的观念和行动,进而指导自己的行动,彼此就这么来回应对,共同把游戏玩下去。

那什么情况会让我们彼此的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呢?不是别的,是一厢情愿。

比如说,唐僧上来就认定白骨精是“女菩萨”;再比如,身边有些人就喜欢认为“管世界怎么样,我自己开心就好”。这都属于是典型的一厢情愿。我们不是活在真空里的,一厢情愿的结局是什么呢?唐僧的结局肯定是被白骨精拿了去;而那些觉得自己可以脱离世界真相而自顾自快乐的人,他的快乐就相当于自由落体的快乐,迟早有一天拍在地上,而且不会很晚。

所以,只有放下一厢情愿,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才能抓住博弈的精髓。

但是,光顾一厢情愿还不够,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还面对很多难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破解这个“理解”难题吗?

今天,咱就用博弈论,来破它一破。现实问题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但拆解起来,“理解”的关键无非就是解决两大挑战:

第一,我怎么才能让对方理解我?

第二,我怎么才能理解对方?

说到这里,我想到孔子在《论语》的一句话,“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篇》1.16),说的也是这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

先讲个故事吧。很多人可能也知道,《战国策》里记载了一段“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说的是,有人花千金求购千里马,但等了三年,也没有买到。他的一个朋友来找他,说自己肯定能买到。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却花了五百金,买回来的是一堆死马的骨头。求千里马的人大怒。帮他买马骨的朋友却说,这五百金不是白花的,如果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表现得如此重视、珍惜,愿意花五百金,何愁没有千里马?果然不多久,许多有千里马的人,都将千里马送到了这个人的面前。

隔空喊了好几年,人们都不相信真有人愿意为千里马付出千金,这个朋友却通过一个举动,就改变了大家的推断,这就是博弈。

我们借千金买马骨的典故,想一想开始提出的问题,怎么让别人理解相信自己?关键就是给对方发射一个足够有诚意的信号。何为诚意?诚意不是空口白牙地说,而是付出真代价。

这就好比像可口可乐这样的大品牌,知名度都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年年砸那么多钱做广告,这不是浪费吗?当然不是,这是要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号,“我们依然很厉害,而且还会长久把生意做下去”。

再举个代价更大的例子,荆轲刺秦。燕太子丹为了取信于秦王,先要借樊於期的人头一用。如果你去翻一下司马迁《史记》的刺客列传,你会发现这些刺客为了取信于刺杀对象,所付出的代价一个比一个惨重。

而第二个问题恰好反过来:当我们想了解别人的真实信息,别人又不愿意说,该怎么办?

举个例子。医疗保险行业就面临这样一个根本性的困境:健康的人,可能不想投保;身体弱或者本来就患病的人,才会愿意买保险,并且有很大的动机隐瞒自己不太健康的状况。

这样发展的话,保险公司肯定要支付很大的理赔费用,它也就不得不提高医保的费率。如此一来,健康的人就更不买保险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那保险公司该怎么跳出这种局面,设计新的规则呢?

聪明的保险公司是这样做的。它把医保方案分成两类。方案一是,投保人需要支付的保费低,相应能获得的总保额也低,但每次看病的话,报销额度相对大;第二类是,保费高,总保额高,但每次看病报销的额度相对小。

这样一来,身体相对健康的人,就容易选方案一。因为反正身体好,去医院是小概率事件,万一得个病的话,给报了就行了。

身体不好的人呢,常跑医院,每次报销虽然少一点,但是加起来报销的额度就很大,肯定想要总保额比较大的。

在这样的博弈规则里,多病的人肯定就不会冒充健康人,因为没必要付出总保额少的代价。相应地,保险公司也获得了关于投保人健康情况的最真实的信息。皆大欢喜。

这就是一个用博弈思维,成功识别对方信息真伪的方法。

由此看来,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关键就是要设计出合理的互动规则,让对方付出恰当而足够的成本。这个成本不多不少,最好是“坏人”宁愿承认自己是“坏人”,也不愿意付出伪装“好人”的代价。

为什么我跟你强调,设计规则,一定要有博弈思维?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囚徒困境。也就是,博弈双方都做出了对自己理性的选择,但却得到一个双输的结局。而好的规则设计,会帮助我们突破“囚徒困境”,使得各方共赢。

博弈论的体系庞大,我今天就先端出来的其中的一盘小菜,从博弈论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入手,希望你感受到了博弈论的魅力。

现代博弈论在二战后才诞生,是一门很新的学问。但我想对你说的是,人类从古至今就有博弈。

现代博弈论,就是对古往今来真实博弈现象的归纳和抽象。这就好像思维模型一样,有些解题招法可能是哪个天才灵机一动就想出来的,但是如果形不成理论,你就很难看到其中的本质,也就很难建立自己正规的思考方式,举一反三。

我在北大读博的时候,就对博弈论非常感兴趣。后来在北航任教,也主讲博弈论课程。你可能也知道,博弈论理论难,体系大,我在北航讲博弈论,要讲一个学期。但是现在,我来带博弈论研修班,就是想用四节课的直播,把博弈论的精髓最通俗易懂地交付给你。

具体来说,我会怎么讲呢?

第一讲,我会带你领略博弈论的底层逻辑和核心框架。深入理解我们前面所讲,博弈思维不是一厢情愿,而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第二、三讲,我会更多地带你活学活用博弈论。我们在现实社会中参与竞争与合作,关键就是分析信息,你可能觉得我们有一万种事情不知道,但其实,不知道的事情只有两类:一种,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一种,不知道对方干了什么事。

第二讲,我来带你怎么利用博弈论识别人,识别他人的能力高低、人品好坏以及是否真心。第三讲,我们来解决成事的问题。换言之,如何激励对方共同成事呢?用博弈论的语言,这也就是“委托代理”问题。比如,学习了这一讲你就知道,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又是陪着孩子写作业,又是跑去一起上培训班,但其实这极其消耗家长的时间、精力,也没什么用处。我们将在这一讲回答,当对方的努力行为不可观测的时候,我们怎么设计规则,助我们成事。

第四讲,作为研修班的最后一讲,我们讨论博弈论之中一个具有综合性且相对宏大的主题,“契约理论”。一个社会、一个企业里面权力支配关系是怎样的?权力边界在哪里?这就是从社会视角去理解运用博弈论了。

我希望通过这四次研修学习,让你对博弈论的理解有一个质的飞越。你以后再看事情的时候,不仅能看到事情本身,还能一眼看到背后的博弈结构,看待世界的方式从此有所不同。

咱们的博弈论研修班,为期一个月。不过事实上,我们终其一生,都会研修“博弈”。生活是一场无限的游戏,好的博弈,也不是一场游戏的输赢,而是让游戏进行下去。希望有机会,我们能在研修班继续探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