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书法之美》:一本书法审美的绝佳读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如果你是一名书法的门外汉,想走近书法,近距离感受书法之美;

如果你已经练习多日,突然又遭遇瓶颈,感觉习字越来越不顺手;

这时你都可以看看关于书法审美方面的书籍。

我向您推荐蒋勋先生的《汉字书法之美》。

( 1 )以散文式的笔触,讲解书法的前世今生

与通常的书法理论书不同,这本书并没有大类分小类,然后再一条一条地罗列内容,这样很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感。

在行文中,蒋勋先生以一种清新自在、行云流水式的笔触,讲解了书法的历史。宛如蒋勋先生恰好坐在你的对面,为你娓娓道来书法之美。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到“仓颉 [ jié ] 造字”“象形甲骨”,再到“金文石鼓”“由篆入隶”,作者由时间而层层递进,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发展的脉络,为你描绘出一幅中华书法最初的发展史。

( 2 )书法美学,如星辰点缀于时代的星空

“书法是一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体现” 。这是作者对书法美学的高度概括。

 “蚕头燕尾”、“一波三折”乃是隶书字体最显著的特点。而作者在讲隶书时提出了“波磔 [zhé]  ”这一专有名词。

其实“波磔”正是形容隶书水平线条的飞扬律动,以及尾端扬起出锋的美学。这一美学恰如汉民族建筑的飞檐架构。作者用哥特式建筑法国厄尔的“夏特尔大教堂”与日本奈良的“法隆寺”进行了比较(书中有图片)。

之后,从王羲之《兰亭序》开始,一直到清代的郑板桥、金农。我们的目光紧随作者的笔触,将依次感受唐楷的法度庄严、宋代书法的意境与个性、元明书法与文人画的形式表现,清代书法的古朴与拙趣。

除此之外,亦能领略怀素与张旭狂草的酣畅淋漓,“碑”的厚重与“帖”的飘逸。近百幅书法、国画、人物图的展示,将作者的文字、你的想象和书法之美紧密连接。

( 3 )卫夫人《笔阵图》——以书法感知世界

“卫夫人”,是王羲之这位大书法家的老师。

这是一篇论述写字笔画的著作,我去百度了一下,是纯古文。作者在关于此篇的讲述中并没有引用多少原文著述,而是将七种笔画依据原文进行了拆解、阐释与形象化的延伸。

这七种笔画是:“点”“一”“竖”“撇”“弋”“力”“之(走之)”。

其中对于“点”的描述是:高空坠石。作者是这么解释的:“石头拿在手上,有重量、有质感,坠落时会有速度;打击到地上,会有碰撞的力量。”这些都是我们吸收到的感觉。而“感觉”的丰富,正是审美的开始。

那么书法上的一个“点”,必然就是形状、体积、重量和速度 … …

作者在讲解每一笔画时,都是递进式的,阅读时不会产生疏离感。即使一时难以理解,也可以从作者流畅的文字中得到些许引领。

(4)汉字与现代——传统艺术的时尚延续

汉字是人类文明里唯一传承超过5000年的文字,唯一的拼音文字。既是最古老的文字,又是最年轻的文字(作者语)。

作者在汉字与建筑的关系中,首先提到了汉代的“瓦当”,之后讲述了《红楼梦》第十七回关于东方建筑园林文字的“品题”细节。之后讲述了“汉字书写在台湾”,文末又延伸到了大陆、日本、韩国、东南亚。

“城市中无所不在的商店招牌,运输站名,公务机关标志,还是汉字书写。无非各地、各国之间汉字书写的方式和风格不同而已”。

书中也提到了书法与现代艺术,提到了当代艺术家徐冰,蔡国强;也提到了林怀民所创作的现代舞三部曲《行草》、《行草  贰》《狂草》。

《汉字书法之美》,它不沉重、不繁冗、不刻板,更是一部关于书法的散文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于书法文化的深刻理解,而他采用了一种亲切、随和的叙述方式,为我们缓缓铺开了一幅立体的中华文化审美画卷。

无论是对书法有些许兴趣的人,还是已经习作一段时间的人,抑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从书中受益,得到心灵的浸润和认知的提升。

链接: 当当网《汉字书法之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