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06
昨天与一位同事聊天,我问她最近在公司情况如何?她说不太好,公司现在要求周未还要来加班,听说公交车也要被取消,我问她,那你打算如何做呢,她说,只要还能让我呆下去我就尽量做下去,如果公交车取消,我离得太远没办法来上班了,那我就再找一份工作。我又问,你打算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呢?她说只要购社保就可以,工资高低也无所谓。她接着又说,我就是这样没有上进心,差不多就行了的人。她似乎对自己的状态没有打算要做何改变。我对她说,你这样会影响到你两个小孩成绩的,她有点惊醒,(她小孩对于学习没有追求,考好考差,都没有太多的感受,也不太喜欢学啥东西,比较喜欢就是看电视)。她有点迫不急待地问:“啊,那怎办,那我要如何做?”
在我身边她这种情况其实还真是不少,一边父母对生活工作没有要求,一边又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能够成就事业。但事实上却没有那么容易。其实对于小孩的教育,很多时侯,小孩都是模仿来进行学习的。父母没有上进心,子女何来上进心。很多父母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总是觉得我每天给她好吃好喝,还经常带她出去玩,现在让她读个书就是头痛。我有另一个同事经常喜欢说,我家女儿,其他都可以,就是不要跟她谈读书,一谈这个她就不高兴。她一直都弄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两个女儿,都是连高中都考不上,她觉得自己很苦恼。但是她从来没有觉得是自己的生活状态影响了小孩对于知识的渴望。她平时喜欢看电视,在公司对于工作的态度也是尽量能少做就不要多做。我想这些对于小孩一定会有影响的。因为父母其实就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有一位名人说过,人存在的目的是在生命中广泛体验中提炼智慧,如果父母都对生活的体验没有深层次地去体会这种智慧,小孩也是没有这种对知识的探索欲的。没有了探索欲,何来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又何来好的成绩,学习本身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如果你没有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哪来永往直前的勇气,没有了这份勇气,学着学着就累了,累了就不想学,不想学成绩自然就不好了。
要培养一个喜欢读书的孩子,父母就要以身作则。看过曾国藩和傅雷家书,两位名人的小孩都非常优秀,这就是父母对小孩影响的典型案例。记得傅雷家书中,看到傅雷自己本人就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他对小孩的教育不是普通地说教。尽管傅雷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他时刻没有忘记做父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在身边还是相隔天涯,他都完完全全承担起了父亲的一份责任。当四十年代初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不让孩子在外念书,甚至反对孩子上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发现在傅聪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便首先在家中,围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功课。对待幼小的孩子,正如他对自己、对别人、对工作、对生活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并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对于小孩的教育其实就是用 一个生命在影响另一个生命 。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