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诗||《声律启蒙》之上卷·二 冬(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1
01 原文

诗,美在声律之美,这两天读《声律启蒙》,发现每一段读起来都是朗朗上口,韵味美极了。

02 译文

翻译成白话就是:

明亮对黑暗,淡薄对浓厚,聪明对平庸。镜匣对衣柜,杵对舂。花朵光采艳丽,小草细嫩杂乱,九夏和三冬相对。铜山的高台叫项羽戏马台,东晋大将桓温的居室叫螺龙斋。东晋的毕卓喜欢一手拿蟹螯,一手持酒杯,东晋的王恭曾经在雪中身披鹤氅,驾车出行。庐山上的王老峰高茸入云,像五支玉笔插入云霄;江西南康县的三姑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如洪钟穿透风雨。

03 典故

“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出自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戏马,台名,亦名掠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南,据说项羽曾于此驰马取乐。下联出自《晋书·卷八十五·刘毅传》。蟠龙(盘龙),书斋名。东晋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曾在南州修筑一书斋,上面绘满龙的图案,称为盘龙斋。盘、蟠在此处义同。

“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里的典故是,上联出自《世说新语·任诞》和《晋书·毕卓传》。晋人毕卓酒后曾对人说,左手剥着蟹螯,右手拿着酒杯,漂游在酒池中,就足以了此一生了。擘(音bò),分开、剥开。蟹螯(音aó),螃蟹的两个大前足,是下酒的美味。下联见于《世说新语·企羡》和《晋书·王恭传》。晋人王恭披着仙鹤羽毛做的披风,乘着轩车,在小雪中前行,孟昶在篱间窥见,说:这真是个神仙呀。鹤氅(音chǎng),用仙鹤羽毛制成的外套。

学习《声律启蒙》越学越有趣,这样的典故还是第一次学到过。有行动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