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司犬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外貌特征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一、下司猎犬起名的由来:

  该犬种原产于贵州省麻江县市下司镇及周边地区的,当地人也称虎须狗,主要用于狩猎。90年代初,该犬经贵州本地饲养者收集,以便繁殖饲养产生经济效益。该犬均系单一犬种,标准一致,只是毛色、毛量、毛质因地理差异而略有不同,该犬种有一个统一的名称:下司犬。

  二、历史与功能:

  该犬种起源无从考证,该犬早期时候主要用于山寨村民家庭打猎看家,九十年代后主要是利用该犬的特性进行狩猎;由于该犬灵活机智、狩猎全面、对主人性格温和,对猎取性格凶猛被誉为狩猎犬中的全能大师。该犬的颜色奇特,为单一白色,鼻嘴眼耳皮肤均为红色,头大、额方、嘴宽、眼小。具观赏价值,该犬对主人非常忠诚,对外来侵扰毫不让步,保护领也是该犬的本能,最突出的特性为狩猎天性。

  三、外观特征:

  该犬体型属犬类之中等,成年犬小则10公斤、大则30公斤、高长比1:1、毛
  色纯白、两耳直坚、尾如宝塔直立、体毛有剑毛和披毛两层毛,四肢强健,行动机灵敏捷,耐力非凡。
  头颈: 该犬头大、嘴宽、嘴短、两耳竖直,鼻吻较短。头顶至嘴呈倒梯形、嘴型
  方正、头型比例:耳前方至眼睛距离与眼睛至鼻端距离约为3:1,颈部粗短有力。
  头骨:分几种,上等头骨大方而左右分明、突出,显正方形为佳。
  嘴筒:宽而方短,最长占头骨长1/3以下为佳、。
  牙齿:犬牙锋利、咬合方式只有剪式咬合,咬合后上下颌门牙间距不大于5mm,牙齿粗大为佳。
  舌头:舌面有黑、蓝色点或花纹为佳。
  口腔颜色:上颚及口腔壁为红色,红色较重为佳。
  鼻子:鼻色为红色,鼻型分几种,上等要求鼻吻较大,鼻腔较大,鼻肉上有黑点为佳。
  眼睛:要求小眼、眼毛厚密,眼睛红眼水、凹陷细小为佳。
  耳朵:红色、耳小而薄、直立呈三角形、要求耳小,两耳分开与头骨成一线为佳。
  颈项:颈项粗短,长度15公分左右,粗而肌肉发达为佳。
  体毛:白色、有剑毛、披毛两层,上等为长全剑毛、剑毛如猪鬃较硬为佳。
  躯干部分:脊背宽,肌肉发达,脊背至腰上部上凸、腹部紧收、从肩膊到盘骨与体高比例为1:1。
  前肢部分:前胸宽大,两前肢间距较宽、肩膊与前臂的形态约呈长方形、前足趾紧
  收呈圆形
  后肢部分:后肢宽大,后足趾紧收不可松弛,后面观后腿脚至臀部形态约呈梯形,
  宽上窄,雄健有力。
  尾巴:分几种,有宝塔型、秤杆型,要求尾正粗短,偏尾为缺陷,粗短宝塔型为佳
  肛门:要求肛门大而突出,肛门四周有红晕为佳
  被毛:单毛片、背毛毛质硬、短、稀、能见皮、颈部毛略密长、躯干与四肢毛紧巾
  皮肤。
  毛质:毛色有白色、黑色,毛长有长毛、短毛、中毛,毛质有剑毛、丝毛、硬毛,以白色中硬毛为上品,、黑色稀少、各毛色犬均不应有杂色毛。
  高度与重量:雄性:高度:45-50cm 重量:25-30kg
  雌性:高度:45-45cm 重量:20-25kg
  步韵:急步走动时、前肢步幅阔大、身段平衡、不会上下及左右摆动、后肢具推动力、步韵流畅轻盈、精神抖擞骄健。
  性格:对主人温顺,非常通人性,可观察主人的意图行事,下司犬之间团结性好,知道与主人配合,对外人或猎物凶猛,狩猎时性格坚定、进退灵活有效的为佳
  四、繁殖与发育
  下司犬在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生长发育性能。一般初生重母幼犬0.38千克,公犬0.4千克;双月断奶重母犬3.8千克,公犬4.2千克;公犬14-17月龄体成熟,母犬12-15月龄体成熟;成年体重公犬在22千克左右,母犬在18千克左右。成年公犬体高48厘米,体斜长52厘米左右,母犬体高47厘米、体斜长51厘米左右。
  下司犬性成熟较早,一般7月龄有性征表现,母犬8月龄左右,公犬8-9月龄开始配种。母犬发情周期24天左右,征候明显。母犬妊娠期58-64天,平均62天,年产3胎,一般每胎产4-6只,育龄期为5年,终身产仔30-60只;公犬可利用到7岁[1]。
  五、功能作用
  1、狩猎天性下司犬斗野猪
  该犬种起源无从考证,该犬早期时候主要用于山寨村民家庭打猎看家,九十年代后主要是利用该犬的特性进行狩猎;由于该犬灵活机智、狩猎全面、对主人性格温和,对猎取性格凶猛被誉为狩猎犬中的全能大师。该犬的颜色奇特,为单一白色,鼻嘴眼耳皮肤均为红色,头大、额方、嘴宽、眼小。具观赏价值,该犬对主人非常忠诚,对外来侵扰毫不让步,保护本领也是该犬的本能,最突出的特性为狩猎天性。
  2、肉食性用
  在农村饲养条件下,具有皮薄、骨细、产肉性能较高和肉质良好等特性。据屠宰测定:平均屠宰率为75%,净肉率65.48%,骨肉比1:6.55。

  六、注意事项

  由于该犬猎性足,成年下司猎犬很容易上山后追踪猎取而丢失,或与猎物撕咬时受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