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6-23
第一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之前,持续了330多年。在这段时间里,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转变,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重叠。尽管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倡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但他们未能认真考虑如何取代现存社会,只是寄望于得到资助。
第二个时间段: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为了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上。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马克思恩格斯吸收时代精华,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随后,马克思在1867年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阐释了剩余价值学说。恩格斯在1880年发表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三个时间段: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俄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温床。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列宁还领导布尔什维克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四个时间段:苏联模式的逐步形成
斯大林在列宁逝世后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指令性计划经济和政治体制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并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模式的短期成功使其被误认为是社会主义的普遍原则,但其根本问题在于逐渐背离了为生产力发展开辟道路的初心。
第五个时间段: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社会主义在中国从思潮、运动发展到制度,为社会主义在多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在实践中探索艰辛,但取得的积极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六个时间段: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第三次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重大理论创新,系统回答了时代之问。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革命性发展,超越了苏联模式,跟上时代步伐。政治发展道路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社会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等创新理论,进一步厘清了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高了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现代化建设的奇迹,初步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