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通假字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1. 趣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是什么

趣 cù

(古通“促”)

督促;催促 / 趣,疾也。从走,取声。——《说文》 / 趣其稼事。——《周礼·县止》 /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 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 王夫人又趣使大臣立栗姬为皇后。——《汉书·外戚传上》

又如:趣使(督促);趣董(催促);趣督(督促)

赶快;从速 / 趣执之,无使得遁。——《明史·海瑞传》

又如:趣装(速整行装);趣袭(急袭,快速攻击)

另见qù

趣 qù

(形声。从走,取声。本义:急,赶快) 同本义 / 趣,疾也。——《说文》 / 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若非汉敌也。——《史记》

趣 qù

通“促”。催促;督促 / 趣其稼事。——《周礼·县正》 / 趣民收敛。——《礼记·月令》 / 趣为我语。——《汉书·周勃传》 / 督趣司隶。——《汉书·翟方进传》 / 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通“趋”。趋向;奔向 / 左右趣之。——《诗·大雅·棫朴》 / 来朝趣马。——《诗·大雅·棫》 / 汝先观吾趣。——《列子·汤问》

又如:趋时(努力与当时的形势、环境及条件相适应);趣向(向往;趋附)

赶上 / 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也。——《盐铁论》

又如:趣走(奔走;行走);趣役(奔走服侍)

通“取”。如:趣舍(取舍)

佛教谓众生因善恶行为不同死后趋向不同地方转生梵 Gati / 趣,谓所往。——《俱舍论》

小步快走。古代一种示敬的礼节。如:趣走(小步疾行,以示礼敬)

取笑;打趣 / 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红楼梦》

趣 qù

旨趣;意思 / 趣舍不同。——《庄子·齐物论》 / 以博其趣。——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趣寄(趣向,志向);趣识(旨趣见识)

乐趣;兴趣 / 园日涉以成趣。——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又如:趣势(趣味);欢乐之趣;异趣;养趣;趣向(兴味);趣兴(乐趣;兴致)

志趣,好尚。如:趣向(志趣;好尚);趣尚(志趣和好尚);趣造(志趣);趣操(志趣情操)

意味;情态或风致。如:趣尚(情致;风格);趣致(情趣风致)

作为 / 见其趣如是,作《憎王孙》云。——柳宗元《憎王孙文》

2. 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倒装句.

郑人买履通假字:坐,同“座”,座位 而置之其坐 反,同“返”,返回 反归取之 及反一词多义: 之 1、代词 2、动词 而 1、表顺承,然后或不译 2、表转折,但,却 度 1、动词 量长短 2、名词 量好的尺码倒装句:何不试之以足——何不以足试之刻舟求剑一词多义: 者 1、……的地方 2、……的人 之 1、结构助词 2、代词,剑倒装句: 求剑若此——若此求剑幼时记趣通假字:强,同“僵”,僵硬 项为之强 邱,同“丘”,土山 以土砾凸者为邱倒装句(省略句):徐喷以烟 以烟徐喷之一词多义:太多了。

3.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常用通假字 七年级上 1、昂首观之,向为之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童趣》 2、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通“汝”,人称代词,你。《论语十则》 4、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山市》 5、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疑问。

《陈太丘与期》 七年级下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伤仲永》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木兰诗》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坐,通“座”,座位。

《口技》 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两小儿辩日》 5、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副词,通“只”。《狼》 八年级上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桃花源记》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核舟记》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核舟记》 4、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核舟记》 5、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多赋予字之后。《核舟记》 6、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与,通“举”。《大道之行也》 7、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大道之行也》 8、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通“层”。《望岳》 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三峡》 八年级下 1、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转,通“啭”,鸟叫声。《与朱元思书》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反,通“返”。《与朱元思书》 3、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通“现”,露出。《与朱元思书》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马说》 5、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马说》 6、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马说》 7、其真无马邪 ! 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

《马说》 8、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9、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送东阳马生序》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岳阳楼记》 11、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托。

《岳阳楼记》 1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

《行路难》 九年级上 1、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陈涉世家》 2、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

《陈涉世家》 3、将军被坚执锐。 被,通“披”。

《陈涉世家》 4、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错,通“措”。

《唐雎不辱使命》 5、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仓,通“苍”。《唐雎不辱使命》 6、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伸”。《隆中对》 7、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已,通“以”。《隆中对》 九年级下 1、公输般诎。

诎,通“屈”,理屈。《公输》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不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鱼我所欲也》 7、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辩 ,通“辨”,辨别。《鱼我所欲也》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与,通“欤”,语气助词。《鱼我所欲也》 9、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从前。《鱼我所欲也》 10、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曹刿论战》 1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愚公移山》 12、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 1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愚公移山》常用通假字例表通假字与本字 例句 出处 “坐”通“座” 先自度其坐,而置之其左 《郑人买履》 “反”同“返” 反归去之。

《郑人买履》 “阙”同“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山峡》 “伏”通“服” 人皆伏其精练 《梦溪笔谈-梦天寺木塔》 “负”通“伏” 于是燕王负斧质,之阙下谢罪 《汉书-文三壬传》 “说”通“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 “止”通“只”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狼》 “强”通“僵” 昂首观之,项之为强 《幼时记趣》 “邱”通“丘” 以土砾凸着为邱 《幼时记趣》 “女”同“汝” 悔女知之乎? 《论语》 “陇”通“垄” 小麦覆陇黄 《观刈麦》 “为”同“谓”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帖”通“贴”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火”通“伙” 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 “熙”通“嬉” 圣人非所与熙人,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使楚》 “曾”通“层”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 “祗”通“只”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食”通“饲”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见”通“现” 刀美不外见 《马说》 “邪”通“耶” 其真无吗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板”通“版” 活板 《活板》 “已”通“以”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活板。

4. 求下列文言文所有通假字(苏科版初中),最好能按课文分开.古代寓言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乌 同“无” 没有 一切乌有 《山市》 7.裁 同“才” 仅仅 裁如星点 《山市》 8.不 通“否” 是否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9.扳 通“攀” 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0.材 通“才 ” 才能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帖 通“贴 粘贴、贴上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2.火 通“伙” 伙伴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13.邪 通“耶” 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14.知 通“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5.为 通“谓” 说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6.涂 通“途” 道 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17.止 通“只” 只 止有剩骨 《狼》 18.坐 通“座” 座位 满坐寂然 《口技》 19.要 通“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20.具 通“俱” 详细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21.诎 通“屈”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22.甫 通“父”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 23.衡 同“横” 与“竖”相对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4.简 通“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5.有 同“又” 又 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6.与 通“举” 推举、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27.矜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8.曾 通“层” 层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29.阙 通“缺” 缺口、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30.转 通“啭” 鸟鸣声 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 31.反 通“返” 返回、回去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32.食 通“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33.见 通“现” 显露、表现 才美不外见 1.强 通“僵” 僵硬 项为之强 《童趣》 2.说 通“悦” 愉快、高兴 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 3.女 同“汝” 你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4.知 通“智” 聪明 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则》 5.见 通“现” 出现 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 6.乌 同“无” 没有 一切乌有 《山市》 7.裁 同“才” 仅仅 裁如星点 《山市》 8.不 通“否” 是否 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 9.扳 通“攀” 牵、引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 10.材 通“才 ” 才能 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 11.帖 通“贴 粘贴、贴上 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 12.火 通“伙” 伙伴 火伴皆惊忙 《木兰诗》 13.邪 通“耶” 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 14.知 通“智” 智慧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5.为 通“谓” 说 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 16.涂 通“途” 道 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17.止 通“只” 只 止有剩骨 《狼》 18.坐 通“座” 座位 满坐寂然 《口技》 19.要 通“邀”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20.具 通“俱” 详细 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 21.诎 通“屈”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22.甫 通“父” 男子美称 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核舟记》 23.衡 同“横” 与“竖”相对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24.简 通“拣”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25.有 同“又” 又 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 26.与 通“举” 推举、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27.矜 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28.曾 通“层” 层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29.阙 通“缺” 缺口、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30.转 通“啭” 鸟鸣声 蝉则千转不穷 《与朱元思书》 31.反 通“返” 返回、回去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32.食 通“饲” 喂养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马说》 33.见 通“现” 显露、表现 才美不外见 《马说》 34.材 通“才” 才能 食之不能尽其材 《马说》 35.邪 通“耶” 吗 其真无马邪 《马说》 36.支 通“肢” 肢体 四支僵劲不能动 《送东阳马生序》 37.被 通“披” 穿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38.食 通“饲” 给饭吃 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39.具 通“俱” 全、都 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0.属 通“嘱” 嘱咐、嘱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41.竦 通“耸” 高 山岛竦峙 《观沧海》 通假字 本字 意思 原文例句 出处 42.羞 同“馐” 美味的食物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3.直 同“值” 价钱 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 44.览 同“揽” 摘取 遇上青天揽明月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5.亡 同“无” 无 最喜小儿亡赖 《清平乐-村居》 46.适 通“谪” 远调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47.唱 通“倡” 倡导 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48.以 通“已” 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49.被 《马说》。

5.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不是古人写的错别字

通假字 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 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 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假现象.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假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六书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为什么会产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现象呢?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因此,某些通假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的:“其始书也,仓卒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至于有的典籍书已亡佚,后来只能根据某人的口授再笔录流传,笔录之时,也容易注重声而忽视字形.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就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所以古书中的许多通假字与其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某通某)是相当固定的. 古书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同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清代学者王念孙说得好:“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假借之字而强为解,则诘 为病矣.”前人将上面所举例①“庄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为“寐寤”,“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时始觉其生.”一觉醒来孩子已生下,又何“惊”之有?所以这样的解释是“以文害辞”,可见明通假对阅读古书的重要. 所以,肯定不是错别字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