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 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

弟子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出于此)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

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

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扩展资料:

“菩提本无树”是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四句偈中的一句。意在说明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教人不要妄想执着,才能明心见性,自证菩提。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菩提本无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7-15
这二首偈,出自弘忍的二位弟子 神秀和慧能之手.前后相差不过几个时辰.
佛学和哲学是有区别的.佛讲究的是相信,哲学讲究的是怀疑.佛学讲究的是人的心。哲学更注重现实生活中客观东西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的不同。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二位作者要表达的东西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境界有所差别.前后高下可见一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明作者心有挂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体现了无执着的见地。慧能这个目不识丁的和尚深深影响了中国思想界。
金刚经,表达了佛陀心无所滞、聪慧通达。慧能的这一偈深得其精髓。
当到一定的高度,佛学和哲学是互通的,他们都在探索什么是宇宙中永恒不变的东西。佛陀、老子、孔子、苏格拉低、柏拉图他们的理论观点是相通的。
就像我们的开国领袖毛主席能在闹市中悠然看书,在炮火纷飞的路上从容指挥,在兵败如山的时候力挽狂澜。首先他心静。
一首偈不能绝对的说他是唯物或唯心,假如这样,反而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最后,“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神秀不完整的作品,写完后自己汗流浃背,心有所滞。
哲学能加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掌控,作为宗教的佛学能加强我们对自己内心的认识和掌控。也许这就是区别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02
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 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 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树,明镜台,比作自己的身心,经常的反省自己的身心,不要让尘世的尘埃蒙蔽了自己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境界,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就相当不错了,不过,还有下一个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就是说能做到无色无相的境界了
自己的身心已经通明,不管什么样的尘世喧嚣,都已经不会影响到自己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12-06
身是菩提树,身体像菩提树一样挺拔
心如明镜台,心好像明镜台一样存在
时时勤佛拭,经常参照修习心性
勿使惹尘埃。不要使它受到尘世的感染

他说的是事实,人非圣贤,哪个能够真正明了自己存在的含义呢

再附上一首达摩的事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7-13
类似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意思就是要时时刻刻观察自己的心,不要让它被贪嗔痴沾染。

而六祖慧能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空性的境界,两段话都对,只是境界的不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