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孩子和手机的关系》分享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亲爱的千悦梦想学院的伙伴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彩虹

非常开心,受爱华的邀请,今晚和大家一起聊聊孩子和手机的关系话题。

为了方便大家忙完了来爬楼,我就用文字来分享吧。

今晚我们的分享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 手机问题=家庭问题

很多家庭出现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家长往往把原因归结于孩子自制力太差,或者甩锅给手机和社会。

稍稍了解一下,那些孩子能够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的孩子,一定都是家庭不和谐、不健全,家庭各种关系不够和谐的家庭。

比如爸爸常年缺位,导致父爱缺失,关于规则、勇敢和自律方面的培养就很缺失。

比如爸爸妈妈亲密关系不和谐,家里成天鸡飞狗跳乌烟瘴气,孩子一回家就心烦意乱。

比如父母之间只是一种功能性婚姻关系,搭伙过日子,没有爱没有激情,没有爱的流动。

比如亲子关系紧张疏离,因为小时候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基础,孩子大一点就会关闭心门,和父母不沟通

还有很多离异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家庭的孩子,也是手机游戏问题的重灾区。

说到这里,我想对群里优秀的妈妈们说:只要我们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氛围温暖放松,孩子性格阳光开朗。

你便大可放轻松,你家孩子是不会沉迷手机无法自拔的。

相反,如果家庭中夫妻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紧张,孩子迟早都会去网络世界满足需求。

即便不是手机不是游戏,也一定有其他的不良诱惑会找到这些孩子,因为他们基本的需求极度缺失。

手机游戏能够满足孩子的6大心理需求:

回避现实

社交需求

情绪宣泄

价值感和成就感

自主权和掌控感

面对挫折的勇气

这些基本需求,如果孩子通过其他途径得到了满足,他就不用去手机里找了,自然也就不会沉迷手机游戏了。

最后我还想说一点,就是很多大人的这些心理需求也没有被满足,所以他给不了孩子。

就像我一直在呼吁的那样,我们要用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心理学就可以满足你的心理需求,你满足了自己,才能去满足孩子,或者支持孩子自己去满足自己。

二、 我家孩子和手机的故事

我家大宝今年上高一,在学校住校,因为离家远,我们向老师申请了带智能手机,周一早上交给老师,周六下午领回。

有时周末孩子还不回家,就用手机出行购物,打游戏聊天。我一点也不担心他会沉迷其中,因为我之前做足了功课。

6岁开始带他上网,那时候智能手机没啥功能,我就让他玩电脑上的小游戏,每次五分钟,订好闹钟自己去玩儿,时间到了自己离开。

后来大一点,就让他周末玩3个5分钟,5个5分钟等等,后来一点点涨到10分钟、半小时。

到了五年级第二学期,因为我要生二宝了,对大宝的照顾就会少很多,我们便给孩子配了智能手机,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自主管理手机,直到现在。

这期间,上初中学习紧张,孩子晚上睡觉前会听一会儿音频节目,有时听音乐,有时听经典相声,有时听马云马化腾雷军等互联网大咖创业故事

睡前定时20分钟、30分钟,到点了手机自动关机。

初中三年,也有过几次手机问题,但每次我都选择充分信任孩子,最后都能顺利解决。

分享我在2019年12月睡前发的一条朋友圈给大家

这个配图是我随手拍的儿子书桌上的书本文具,大家也能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做事很有条理。

孩子之所以能够这么省心,其实这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那就是家庭系统的信念价值观。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记录了我培养大宝的一些心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私信我,分享给你哦!

说完大宝,二宝现在我也开始培养他和手机的关系了。

二宝现在四岁3个月,能够自己定闹钟用手机看几分钟动画片,到点了有时也不想关,我们会设置弹性空间

这个时间都是设置在周末,孩子都很配合。

我每天使用手机好几个小时,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听课学习,讲微课做直播,我的全家人都适应了,也知道我在手机上都干嘛

我和老公的手机都没有游戏,我们基本很少刷短视频,孩子从小就知道手机是用来学习工作的工具,不会认为是玩具。

所以,不在于我们大人用不用手机,而在于我们怎么用?用来做什么?

这一点很重要,孩子会自然模仿你的活动和价值取向

三、分享几个思路和策略

最后分享几个思路和策略给大家:

1. 父母要学习心理学,处理好自我关系、亲密关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解决跟孩子相关一切问题的根源,没了关系,一切都无从谈起。

PS:根据观察,人生八大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多少都会懂一些心理学,心理学是现代人的刚需。

哈哈就算是给心理学打个广告,也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学爱好者的一份责任。

2.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谈之色变。

从心理上允许接纳孩子用手机,否则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横在了手机和孩子之间,情绪一旦对抗,后面说再多都无效。

3. 提早着手培养孩子用手机的能力和习惯,是应对手机问题的最佳选择 。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感谢爱华的邀请,感谢伙伴们的陪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