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参加辩论大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第一次参加辩论大赛,说实话,本来是抱着观赛的心态,结果临时又参与了试验赛,一个回合结束后,紧张又刺激。

辩论赛主题:幸福是自己给的?还是别人给的?

我是正方,需要搜集更多资料,自己写稿去佐证观点,花了大半天时间。

儿子不解的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要花那么长的时间去搞这个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女儿也说,因为幸福本来就是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参与,才能获得的啊,好像双方都无法绝对证明自己啊,为什么还要争论呢?

我对孩子们的回答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看起来好像毫无意义,但参与活动过程的本身,就是意义。

有很多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往往最有意义。因为一眼可见的普遍意义,大多和物质挂钩,这种不能用物质去衡量的,往往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通过我的自问自答,通过我对幸福更深层次的探索,才有了对幸福的更深刻的理解与认知,这就是意义。

但我内心还有另一种没有说出口的回答,我想通过我对学习的认真,热情去影响孩子。想告诉他们,即使作为一个厨房专业选手的妈妈,依然有一颗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能量,依然有动力去实现自己。

所以,无论参赛结果如何,我内心想对孩子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也不管他们眼下是否能够理解。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的孩子成年后,遇到挫折,心生沮丧的时候,还有一帧画面记录着,年少时的他,眼中的妈妈,努力发出微光的样子。

也决定记录一下所有观点,与君共勉,也欢迎指证。

以下是观点陈述部分

1.我方观点是,幸福是自己给的,不信大家请在百度上词条上去搜一下,幸福是自己给的,相关名言警句,和视频,百度会给你10万个以上的佐证。可以把你新买的苹果13,1TB给你存满。

那么我想问一下对方,你们在百度上可以搜出幸福是别人给的了相关的名言吗?不用不好意思哈,咱们自己人,我搜过,没有一个。

2.幸福是一种能力,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

既然幸福是一种能力,那就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去获得,那我想问一下对方,既然幸福是一种能力,那么如何能够让对方,帮助你去获得这种能力呢?

还有,我想请问一下对方,现代的孩子和小时候的我们比较起来,物质应该已经丰富太多太多了吧,但是现在孩子们的幸福感提升了吗,很显然,并没有现在数据表明,中小学生有24%的比例有各种的心理问题。抑郁症更是逐年上升,现在学校已经将抑郁症作为我们标准体检的一个规定项目。

所以我想请问,对方还觉得幸福是别人能给的吗?是和物质和外在条件有关吗?

物质和外在条件,是锦上添花,但,并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

3.人民日报都说了,人们总是把幸福解读为有,有房有车,有钱有权,但其实幸福是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有次给别人看的一种外在的表象的,一种虚荣的一种张扬。无,才是你自己的一种自得其乐的泰然和淡然,一种摆脱世俗的超逸和洒脱。

有,是一种低级的,浅薄的有形的。

无,是高级的,深刻的无形的。所以幸福这种无形的不可道不可名,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轻云淡。

对方一再强调的幸福的定义是别人给的别人给的,有形的,这不免让我对你们产生深深的怜悯。我觉得对方对幸福的定义太狭隘了,太物化了。

4.我方观点,幸福是自己给的,这不仅仅是一种事实,它更是一种信仰,一种慈悲。是向正在遭遇不幸的人们传递一种力量,告诉他们,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就一定会到达幸福的彼岸。

再反观对方辩友,这种幸福是别人给的,这种说法,哪怕是一种谬论,但它依然非常的残忍,因为你们在不断的告诉别人,你们正在遭遇的痛苦不幸,还会一直延续。

因为我们无力改变他人,同时也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幸福,那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只能等着他人主动良心发现吗?所以这难道不是一种残忍吗?

5 . 庄子,早就告诉过我们“外重者内拙”,所以一定要警惕,我们过于看重外在,主动束缚自己,怎么会有幸福感呢?

你一直在往外求,试图用他人的钥匙解开你的心锁。心病还得心药医,你敏感懦弱,你爱无能,你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被人为的去操控,又该如何去感受,去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呢?

只有用心体会,平淡生活中的美好,那么,这个能力是不是需要我们主动去习得呢?

拓展资料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低自尊和高自尊。

所谓的高自尊或低自尊其实都是自我价值的判断。

真正的自尊应该是以自己为主,不卑不亢,既不仰视周围,也不鄙视周围,还可以去理解接纳周围。所以我非常理解对方辩友。

而对方辩友显然符合另一种低自尊的定义,就是自己的价值完全依附于外界,跟随外界的评价,外界的反馈而波动。

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心中有尺子,才会到处去丈量。为什么去揣度别人?为什么要把别人的评价,别人的施舍,别人的伤害,通通放在心上还要反复自我伤害或精神自慰?

我们首先要懂得,得自尊自爱,别人对你的爱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得之坦然,失之淡然。如果你像一个溺水者牢牢抓住对方,很快对方就会把你抛弃,离你远去。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真爱只会发生在两个成熟圆满的人身上。爱情或者友情,从来不是一块拼图需要另一块拼图。

而是一个圆,靠近另一个圆,去扩充自己的半径,丰满自己的人生。不是非你不可的拼图,没有就不够完整 。

人生缘何不幸福,只因未读苏东坡。

他青年丧母中,中年丧妻,不到一年紧接着又丧父,

我想请问一下,在座的各位比惨,谁能比得过苏东坡?

比才华,谁又能比得过舒东坡?

苏东坡的这一生起起落落,落落落落,不是在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但是他依然能够自得其乐。你看他留下了那么多的,让我们豁达和幸福的诗句,比如说:王安石变法后,因政见不合,苏轼被贬,写下了“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无论是世事沧桑,还是风吹雨打,苏轼岿然不动,保有一颗洒脱豁达的心。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男同胞们告诉我,你们被女神拒绝的时候,把这句默念了多少遍?

人间有味是清欢。

清欢是什么?是清淡的欢愉。 年轻时,我们追求鲜衣怒马,渴望鲜花掌声,但等我们尝过酸甜苦辣,看过人世繁华,方知:平平淡淡才是真。 一蔬一食,一晨一暮,三餐四季,平凡的生活最可贵。

再比如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说烟雨任平生。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相。

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时,家里人都已经开始准备棺木了,他写的是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所以,幸福从来就是不去怨,不去恨,不拿着尺子到处丈量,谁比我富,谁比我位高。

人世间的是是非非,都是俗世的见解。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为是非所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