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明朝遭遇的“小冰河”时期,到底有多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地球在40多亿年的 历史 中,曾出现过多次全球性显著降温变冷的时期,冰川一度从两极推进到赤道附近,全球冰冻,形成冰期。

在地球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至少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至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第四纪冰期以后,距今约1万年以来的时期叫冰后期,包括我们生活的二十一世纪,事实上都处在冰后期。

在冰后期阶段,全球气候仍有过多次低量级的冷暖波动,比如距今4000至6000年期间曾出现的较明显的寒冷期,使全球冰川一度扩展前进,被称为新冰期。

近一次较明显的小规模的冰川推进出现在13世纪至20世纪初,大约在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达到最盛,通称为小冰期。

后世学者对近代的小冰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从元朝初年到清朝末年,中华大地遭受了极寒的“小冰河时期”。

只不过明朝则更加倒霉,正好处于了中间位置,是整个“小冰河时期”最寒冷的阶段。

按照《明史·五行志》的记载,南京正常情况是冬天少有风雪,可明朝时却“冬奇寒,河冻数日不解”。恐怕要比如今的东北地区还要寒冷。

此外《阅世编》中记载了安徽地区冬天的天气情况,书载“大雪数天,平地积三尺。”三尺就相当于一米左右。安徽地界积雪厚度一米,若是发生在今天,一定会是触目惊心的景象。

华南地区也很冷吗?

根据《广东通志》记载,公元1506年广州琼州千里飘雪,境内积雪达数尺之厚。最冷的时候雪线甚至覆盖了海南岛北部,用万里冰封来形容都不为过。

因南方人本身就缺乏御寒衣物,再加上严寒天气使得棉花大量减产,因此仅广东地区就有数以万人被冻死。

通过以上史籍的记载不难看出,300多年前的中华大地,的确是遭遇了全国范围旷日持久的天寒地冻,而寒灾过后总伴随着旱灾。

从古籍《阅世编》中可以看到,当时的雨雪出现严重地南移现象,这就导致了河洛,齐鲁、吴越、荆楚、三辅等重要产粮地区都出现了连续的大旱灾,粮食几乎绝产;

除此之外,大量的牲畜也被冻饿而死,这无疑是斩断了普通百姓的生路。

小冰期下的明朝,被寒冷、干旱轮番折磨,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人口锐减,经济倒退, 社会 动荡,甚至朝代更迭。

1644年4月,闯王李自成率叛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亲自响钟召集百官,竟无一人响应,见大势已去,年仅34的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之下,明朝至此宣告灭亡。

崇祯皇帝至死也不会知道,明朝的灭亡的确跟“上天”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明朝真的很倒霉,恰巧生在了地球”小冰河时期”最寒冷的阶段。

如果没猜错的话,崇祯上吊那天,一定非常的冷。

有资料显示,大约从2040年开始,地球又将进入下一个长达250年的小冰期,不知道到那时候又会发生什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