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也有霸凌:教孩子4招,不做软柿子让你“惹不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大家好,我是卿晨。

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受到霸凌,就像是被铁马掠夺过的村庄,内心的千疮百孔,恐怕一辈子都无法修复。

看过这样一部纪录片,记录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的《幼儿园》。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难以平静。

几个小孩坐在桌子旁,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乖乖地趴在桌子上,旁边的男孩用手不停地拍打他的头,戴眼镜的男孩却一直尴尬地笑着,任由别人这样打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对方却越拍越激动。

难以想象,这个被打的孩子此时的内心是什么感受。

同样是在纪录片《幼儿园》中,还有一个小男孩在凶一个女孩“你莫跟我坐啊”,旁边的另一个男孩听到了就模仿着说:“你莫跟我挨着坐听到没有啊!”小女孩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可想而知,小女孩的处境多尴尬,而且其他孩子看着小女孩没有反抗,会不会都有样学样也去欺负她?

以前以为校园霸凌主要出现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自从看了这部纪录片才发现,原来幼儿园里就已经有校园霸凌了!

由于幼儿园孩子年龄小,认知少,语言表达能力受限等,如果遭遇欺凌,也没办法反抗,而当孩子之间发生肢体伤害时,家长、老师通常将行为归结于玩笑、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

如果孩子受到了霸凌,又没有人帮助孩子,那么他的内心必定会备受煎熬。

孩子被欺负了,大多数人都会说,让孩子打回去。可是以暴制暴能解决问题吗?还有的孩子会觉得惹不起就躲远一点,这样更糟,因为软柿子永远会被欺负。

究竟应该怎么做呢?电影《美国狙击手》中,爸爸教育打架的儿子所说的话或许能给你答案。他说, 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人,羊、狼和牧羊犬。我们不能成为让人宰割的羔羊,也不能够做凶狠杀戮的狼,而是天性善良而有锋芒的牧羊犬。

除了物理欺凌,还有很多“隐性欺凌”,比如给孩子取带侮辱性的绰号、随意说他人的坏话或谣言、强迫他人做某些事情、联合他人排挤孩子等。 这些都是隐性霸凌,相比直接上手打的物理霸凌,隐性霸凌更让父母难以察觉,但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更大。

想要孩子身心 健康 成长,家长务必要教孩子4招,让孩子从小有防霸凌意识,不做软柿子,成为惹不起的人。

1、拥有强壮的体格

身体的强壮是抵抗别人欺负的必要条件。多锻炼身体,拥有强壮的体格,别人也会觉得你不是特别好惹。

带孩子经常运动,跑步、游泳等,让孩子有 健康 的身体和较好的体格。至少遇到霸凌时,“打不赢就跑”或者“情况不妙,转头就跑”时,还能有体力“逃走”。

2、勇敢说“不”

别人第一次打你、数落你、让你觉得不舒服的时候,要用眼睛看着他,并且大声地告诉他“你不可以随便打人”“你不能随便给人取绰号”,同时让周边的人感受到:你是不好欺负的。

如果第一次没有说“不”,很可能还会有下一次。要知道很多霸凌都是从“玩笑”开始的。

有时候一个人的气势会给他人带去压迫感。当你用充满正义感的眼神看他,并且义正言辞地对他说“不”时,他会退缩,不敢欺负你。

3、懂得向别人求助

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时,懂得向父母、老师、其他人求助,记得父母电话号码并学会拨打110。

遇到同学的欺负,首先推开对方并快速想办法逃离,然后第一时间告诉老师;也可以向保安和穿制服的人寻求帮助;发生被欺凌的事要及时告诉父母。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 也许坏人甚至老师会让你不要告诉父母,但这都是假的,一定要尽快告诉父母,我们永远是你的后盾。

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不要不在乎、不在意孩子的诉求。其实 只要父母爱孩子、信任孩子、给孩子足够温暖的、来自家庭的爱,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爱他、是他最坚实的后盾,孩子就几乎不会受到校园霸凌。

4、交朋友

进入幼儿园,尽量多交朋友,有了朋友,其他人就不敢随意欺负你。没有朋友的孩子容易被人孤立,当你有朋友时,想欺负你的人就会掂量掂量。

很多人说,孩子这么小就告诉他“ 社会 的黑暗”会不会太早?其实, 教会孩子保护自己,越早越好。即使很多事情还未遇到,最起码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这里给大家推荐这套 幼儿园老师推荐的防霸凌绘本《学会大声“不”》,教孩子识别隐性霸凌,远离伤害。

这套绘本共8册, 分别用8个小朋友讲述8个在学校里常见的霸凌小故事, 比如嘲笑、排挤、抢夺、推搡等,让孩子从书中 学到如何反抗,如何求助

比如《我不喜欢被嘲笑》告诉孩子,如果同桌总是喜欢嘲笑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此外,这套绘本配图精美,采用环保印刷,还能扫码听故事,活动价49,折算后每册也就6块多,非常划算。

家有3-6岁孩子的都可以入手一套,利用绘本从小教孩子辨识霸凌,让孩子有反霸凌意识,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应对霸凌问题,成为一个内心强大、勇敢的孩子。

感谢阅读!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