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长江大桥的项目理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7

符合武汉城市圈交通建设规划
武汉城市圈未来将构建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其中就包括在武汉市内环、中环、外环三环布局的基础上打通环城市圈高速路的“大外环”。未来“大外环”从城市圈的次中心城市黄石出发,经大冶(黄石)→咸宁→嘉鱼(咸宁)→洪湖→仙桃→天门→应城(孝感)→孝昌(孝感)→红安(黄冈)→麻城(黄冈)→罗田(黄冈)→浠水(黄冈),再回到黄石。而嘉鱼长江大桥将是这条大外环上的重点控制工程(唯一新建跨越长江的大桥)。
符合仙洪试验区发展的需要
洪湖本不属“1+8”,但它与仙桃组成的仙洪试验区位于江汉平原腹地,目前尽管有汉宜、随岳、汉洪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但离铁路太远且南下北上必绕道,试验区内200多万人的出行极为不便。同时,仙洪试验区作为农业板块建设的重点区域,区内种植、养殖业均较发达,也是区内的支柱产业,而大量的鲜、活农产品都需要更便捷的通道外运。
符合国家交通布局的需要
大桥建成后,从咸宁往东、西分别与沪蓉武黄段、大广湖北段、汉洪、沪蓉汉宜段等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相交,对增加国家主干线的换转率,提高干线使用效率大有益处。而嘉鱼与武汉外环线上金口直线距离也超过了60KM,江面距离则超过100KM,是两条高速公路最佳连接距离,同时也是长江桥梁建设的最佳距离。如果将这座大桥的建设地点选在赤壁,则离随岳高速太近,并不符合干线交通连接的原则。
符合城市圈物流中心建设及资源共享的要求
咸宁、仙桃都是城市圈规划的物流中心,同时黄石、咸宁、仙桃三地资源和经济禀赋差异很大,但又刚好形成互补。因此,建设连接三地的纽带将带动圈内的物流发展,以圈内的局部循环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一座桥梁的建设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来破解城市圈启动三年多来各市在合作、整合上依然松散的矛盾,为寻求城市圈“8”之间的市际合作探索新的模式。
2010年10月8日,市政府在汉与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管理局签订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及南岸接线高速公路投资协议,市长任振鹤与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省高管局局长谢强在投资意向书上签字。
这既是我市继咸通高速公路去年招商成功后的又一重大突破,又是我市入秋以来继新汽车客运中心站竣工营运、翠竹岭隧道大修工程竣工通车、桂花中路主体工程完工、通界高速公路投资人正式招标后的又一重大成果。 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林志慧、巡视员徐佑林、徐健、副厅长马立军、张云、总工程师程武、副巡视员高玉玲、魏公民和市领导黄楚平、胡立山、黄剑雄、镇方松,市政府秘书长李逸章、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汪凡非等领导出席签字仪式。 嘉鱼人社区进行了全面的跟踪报道。
嘉鱼长江公路大桥及南岸接线高速公路起于洪湖长江大堤处,跨越长江后向东接京港澳高速公路,在张公互通附近与咸宁至通山高速公路相连,全长约34公里(不含洪湖段接线),向西延伸接拟建的汉洪高速公路洪湖段。本项目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小时,新街互通至京港澳高速公路长26.843公里路段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6米,长江大桥等长7.084公里路段为双向六车道,宽33.5米,总投资约为50.3亿元,建设工期预计48个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