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三轻”现象如何改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0-13
摘要: 当今不少学校《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三重三轻”现象: 1、重教材资源,轻生活实际。 2、重道德说教,轻辨证思考。 3、重知识构建,轻社会践行。 要彻底解决三重三轻的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真正转变教育理念。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辨证思考。 3、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拓展教育资源。 4、紧密联系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三重三轻 改变 辩证思考 合理拓展 知行合一 正文: 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品德与社会》课程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课程标准对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进行了新的定位: 从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新课程彻底改变了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偏重道德说教,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然而在课程实施的实际过程中,由于教师和教材的局限性,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最典型的问题有: 1、重教材资源,轻生活实际。 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只看教材,不研课标,唯教材是本,很少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虽然新课程实施后教材也出现了相应可喜的变化,如注重生活性,注重活动性,但任何教材都不可能反映所有地区所有类型的典型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就无法针对学生品德与行为的现状进行更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引导。而且有些事例对有些地区学生而言相对比较陌生,使学生缺乏亲近感,难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2、重道德说教,轻辨证思考。 由于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缺乏深刻的认识,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没有出现根本性的改变,在课堂上,依然是教师当主角,好生当配角,余生当观众。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少,只注重向学生灌输,不注重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辨证领会。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很难全面正确地认识社会,更难适应社会。 3、重知识构建,轻社会践行。 不少教师虽然对三维目标倒背如流,但潜意识里依然唯知识构建为瞻,很少兼顾其他。只让学生懂得该怎么做,至于学生实际做的是什么样的,教师很少关注。完全偏离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这一课程核心。 三重三轻现象的存在使得《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本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大打折扣。 那怎样才能彻底解决好三重三轻的问题呢? 我觉得要彻底解决三重三轻的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 深入钻研课程标准,真正转变教育理念。 观念指导行动,教育理念没有彻底转变,教学行为就无法实现根本性的变化。《品德与社会》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要想真正落实《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深入钻研《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正确解读课标内容,真正转变教育理念。 1、 要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教学目标。 关于课程性质,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从课程基础和课程目标看,它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根据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把该课程总目标描述为:“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个总目标体现了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课程属于新的德育课程。 2、 要牢记基本理念,明确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有三个基本理念:“A、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B、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第一个理念,体现了本课程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第二个理念要求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第三个理念则要求我们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打好做人的基础。 该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 3、要领会实施建议,正确选择教学方式。 课程标准为我们具体提出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课程管理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对于我们普通教师而言要特别注意学习领会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通过学习,使自己建立新的教学观、教材观,懂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辨证思考。 学习有三个境界:一是老师教懂,二是自己学会,三是不仅能自己学会,而且能对书本内容进行辩证思考,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第一个境界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完成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也缺乏主动性,即使都懂了,将来走入社会也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第三两个境界是在自主学习的方式下完成的,所不同的是,第二种学习忠于教材,迷信教材,而第三种学习要求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辩证思考,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二种境界可以使学生成为有独立学习能力的人,而第三种境界则可以使学生成为会思考,能创造的独立思想者。 要想很好地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参与社会,学习做人,就必须要用第三个学习境界去要求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学。这种学习方式通常包含以下五个步骤: (1) 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情境设置,再现生活内容和社会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发现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进入第三学习境界,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我通常会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A、通过课文内容,你想到了自己周围的那些事例? B、通过课文内容,你学懂了什么? C、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体验,你对文中的观点有那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3) 合作交流,探究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要进行合理分组,明确分工)。这种交流有三个目的: A、交流学习所得。 B、解决彼此困惑。 C、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为学生参与社会打好基础。 (4) 汇报讨论,观点碰撞 各小组将交流结果在全班汇报,针对学生发现的有价值有争议或理解不到位的重点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在观点碰撞中丰富自己的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 (5) 总结观点,课外践行 教学中我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但同时我也注重合理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针对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通过辨证的分析,让学生真正懂得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这么做之后,通过活动要求学生将所知落实到自己行动中。 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辩证地看问题,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生活和社会现象。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三、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拓展教育资源。 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指出:“教材编写要注意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切入,要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采用体验、探究和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学习,为学生的尝试、表现和实践活动留有空间。” 客观的说,现行的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与以前相关的教材相比,还是有很大改进的。该套教材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 框架结构合理; (2) 学习内容开放; (3) 整体设计连贯; (4) 学习方式新颖; (5) 呈现形式活泼。 但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全国各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是有所不同的。对于特定地区学生来说,有些内容和他们存在一定距离,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所以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鼓励教师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此外本课程的资源还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及教辅)、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为求切合实际,我在教学中经常从两方面入手拓展教育资源: 1、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和社会中的典型事例,或收集相关资料、做相关参观访问及社会调查等。 这样既丰富了教育资源,又更加贴近了学生生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如六年级上册《社会文明大家谈》一课。我在教学前要求学生先观察周围社会文明现象,并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在保证合法和安全的前提下把典型现象照下来或者录下来。上课时就以学生发现的社会现象为案例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那些行为是文明的?那些行为是不文明的?这些行为分别会对社会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五年级上册《伸出爱的手》一课。我在教学前让学生观察周围人残疾人生活情况,搜集残疾人自立自强的故事,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用手帕蒙眼做事、单腿走路、单手系鞋带等方式来体验残疾人的生活,教学后让学生伸出爱的手,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同时为了防止学生受骗上当,懂得在献爱心的同时学会自我保护,我还引入社会上个别人利用别人爱心行骗作案的事例,让学生懂得社会是纷繁复杂的,我们在献爱心时要擦亮慧眼,明辨善恶是非。 2、从学生入手,发现学生思想和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针对典型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 《品德与社会》教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不同学期都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但是学生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一些普遍性的新问题。对于学生思想和生活中新出现的典型问题,《品德与社会》教师要高度关注,及时引导。 如前年,我在所任班级发现有结伙欺负同学的事,并且结伙的学生中还有“老大”。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我问学生,假如你将来有机会做黑社会老大,你愿不愿意做。结果90%的学生说愿意。我问为什么,学生们说,当黑社会老大风光,没人敢欺负。对于学生的这些回答,我感到很惊愕,但联想到一些影视作品和社会现象,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如果我们在这方面教育缺位,有的学生很可能会向歧途发展。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我让学生搜集有关黑社会老大的资料,调查了解身边所谓“老大”的生活,然后在班上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学生发现:a、黑社会老大给社会和他人带来了沉重的伤害;b、黑社会老大及其家人虽然外表风光,但每天都生活在危险中;c、几乎所有黑社会老大都没有善终的。当学生发现这些后,没有一人还想当黑社会老大了。然后我乘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远大理想,并积极为之而努力。 四、 紧密联系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课程,它要求知识学习、情感态度培养和行为能力养成融为一体,做到知行合一。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不能局限在自身课堂上,而应紧密与学生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 1、紧密联系班队教育活动。 经常与班主任和少先队取得联系,了解班队开展的各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在班队活动中寻找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将品德与社会课上形成的认识和情感态度内化到班队活动中,让品德与社会教育与班队教育活动相辅相成。还可以将品德与社会活动与班队活动合二为一。比如《品德与社会》要求进行社区的调查,就可以与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结合。 2、紧密联系学科教学活动。 新课改实施后,各学科教学目标中都含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内容,其他学科也都是学校德育工作整体网络的组成部分。品德与社会学科要想发挥好德育主渠道的教育作用,就必须了解各学科相关的德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况,并相互协调,以便形成教育合力。 3、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4、紧密联系日常行为规范。 既可以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寻找教学的切入点,也可以让学生将品德与社会的认知落实到日常行为中,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5、通过科学评价促进良好习惯养成。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要本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宗旨,积极发挥评价的诊断与调节功能和强化与教育功能,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等方面进行科学改进。 《品德与社会》评价内容不仅应包含学生的学习态度(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即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的能力;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及学习结果(即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三方面,更应注重考查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品德行为表现。 在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方面,《品德与社会》应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只有全方位的评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