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瘾难戒,因为它是一种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人们常常以为吸烟上瘾只是一种不良习惯,殊不知烟草中的尼古丁是成瘾性高于海洛因、可卡因的有害物质,吸烟者被它“俘虏”后,不借助专业的医疗力量,很难逃脱它的“魔掌”。

作者|王 煜

“吸烟有害 健康 ”,人们对这句警示语耳熟能详,但是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它的准确含义呢?吸烟只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疾病吗?其实远不止如此,吸烟会危及人体所有器官的 健康 ,如引起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可能诱发癌症。吸烟相关疾病在中国人群死因相关因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高血压。在城市人群中,吸烟导致相关疾病死亡的数据更位居所有疾病中的第一位。

更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吸烟成瘾这种慢性脑部疾病。人们常常以为吸烟上瘾只是一种不良习惯,殊不知烟草中的尼古丁是成瘾性高于海洛因、可卡因的有害物质,吸烟者被它“俘虏”后,不借助专业的医疗力量,不加以药物的辅助,很难逃脱它的“魔掌”。

科学戒烟,从认识烟瘾开始。

“老烟枪”戒烟的痛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戒烟门诊负责人梁立荣主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冰教授介绍说:尼古丁是烟草中导致吸烟者产生依赖的主要物质,它的药理学及行为学过程与海洛因和可卡因等其他成瘾性物质类似。尼古丁被吸入人体时,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人产生快乐的感觉。时间长了,大脑就会产生“奖赏”,记住这样的效应,成瘾者就会更多更频繁地获取尼古丁来产生这种感觉。一旦获取不到,大脑就会发出“信号”,产生身体和心理的各种不适。这就是烟草的依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吸烟上瘾”。

不少吸烟者以为烟瘾只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如果戒烟失败,往往归结为自己“意志力薄弱”。实际上,早在 199 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已经明确将吸烟成瘾定义为一种高复发性的慢性疾病,称为“烟草依赖”,在目前通行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中的编码为F17.2。另外,在2019年5月得到批准、将于几年后应用的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该疾病依然保留,编码为6C4A8。

李冰主任说,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的大脑疾病。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吸烟者的大脑结构会因尼古丁的影响发生改变。这种影响给人的思维和行为带来的结果是负面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吕雪婵医生说,在心理学上认为,物质依赖的时间越长,对人的信任也就越低。她举例说:一些有烟瘾的作家在写作上遇到瓶颈时,不是分析情况、想办法挖掘自身潜力或者找其他人倾诉来缓解焦虑,而是靠大量吸烟来排解情绪,想“借此找到灵感”,这实际上是成瘾给人带来的错误信念。

尼古丁是一种极强的成瘾物质,《国际烟草控制政策评估项目ITC中国项目报告-第一轮至第五轮(2006-2015)》中的研究结果表明,尼古丁的成瘾性要高于海洛因、可卡因、大麻和酒精。

梁立荣主任说,吸烟成瘾后,患者对尼古丁的渴求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即使在临床上定义的戒烟成功(三个月之内不再吸烟)之后,他们的这种渴求感也很难彻底消失,复吸的可能性很大。

常勇过去曾经好几次尝试戒烟,每次都是“立了个志向,但是很快就改变”,常常是喊了几天口号,很快就又抽上了;之前坚持最长的一次是5年前戒烟半年,但最终还是复吸。

最近一次他开始下定决心要戒烟,是因为今年上半年身体左侧出现僵硬,去医院接受各种检查都没有找到原因,但一名医生了解他的情况后,建议他彻底戒烟试试看。尽管有了很强的动机,然而这次戒烟大概持续一个月之后,他有好几天晚上会做同样的梦,梦里自己在狠狠地吸烟,可见这种潜意识里的渴求有多强。

一项发表在成瘾研究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 dd iction杂志上的研究文章显示:未经任何戒烟治疗的尝试戒烟者6个月的长期戒断率仅为3%-5%,最终能够戒断成功的人大多数都经历了10-14次戒烟尝试。另一项国际研究表明,戒烟者在戒烟后的最初几周复吸率最高,12个月后复吸率为30%以上。

因此,如果有烟民说戒烟太难,请相信他真的很难。戒烟难在尼古丁有极强的成瘾性,难在戒断反应带给吸烟者的痛苦让他们难以坚持,也难在公众对“烟瘾是一种疾病”的事实缺少认知。

如果能正确认知,戒烟的成功率就有机会显著提高。梁立荣主任介绍说: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吸烟者一旦得到医生的专业建议,戒烟成功率将上升到10%左右;得到戒烟 热线 的进一步帮助,这个比率将达到10%-20%;如果吸烟者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治疗,成功率将超过50%。在她自身的临床实践中,接受药物辅助治疗的患者戒烟成功率达到了70%-80%。

对症下药抗争烟瘾

明确烟瘾是疾病后,要战胜它,“对症下药”很重要。

目前,在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以及国际的多部权威指南文件中,推荐的一线戒烟药物通常包括三种:尼古丁替代品、盐酸安非他酮和伐尼克兰。这也是在当下我国的戒烟门诊中,提供给患者的几种戒烟治疗方案。

在两位主任看来,处方药伐尼克兰属于新一代的戒烟药,有减轻戒断症状和减少吸烟需求的双重疗效,戒烟成功率较高。梁立荣说,尼古丁是与大脑内的一种多巴胺受体结合,刺激多巴胺的产生;伐尼克兰也可以与这种受体结合,刺激多巴胺的产生,从而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减轻尼古丁戒断反应的痛苦,这在医学上称为“激动剂”作用。

同时,伐尼克兰还能阻断尼古丁与上述受体的结合,使得患者在吸烟时不再有愉悦的感觉,“就像抽柴火一样”,减少对吸烟的期待感,降低复吸的机会,这在医学上称为“拮抗剂”作用。

上述医生都认为,在临床中,三类药物可以联合起来使用,患者的戒烟成功率更高;并且临床研究和实践已经证实,这几类药物之间不会产生负面的相互作用,患者同时使用是可行的。

李冰主任说,鉴于烟瘾患者对尼古丁的渴求将会持续很久时间,她建议患者使用药物的持续时间要达到3个月至6个月,以巩固效果。她说,有不少吸烟者在戒烟一个多月后觉得自己已经可以不借助药物了,就停药了,实际上标准的治疗流程通常至少是服药12周,也就是3个月左右。如果之后因为各种原因复吸,再次戒烟时,使用药物依然有效果。

在药物的关键治疗作用之外,行为干预也很重要。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治医师、“戒烟服务规范化培训”核心专家师资成员史兆雯说,按照《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的推荐做法,医生对到戒烟门诊的患者先要进行评估,对有戒烟意愿和没有戒烟意愿的情况,要分别进行“5A”和“5R”的行为干预。“有些患者并不是自身愿意要来戒烟门诊,是被家人朋友等‘硬拽’着来的,了解他们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戒烟治疗计划很重要,而不是只开戒烟药就够了。”她说。

上述《指南》里也提到,在戒烟门诊之外的其他场合,医护人员也应该对吸烟者进行简短的戒烟干预,向他们提示吸烟的严重危害,建议立即戒烟。

在临床实践中,史兆雯医生还引入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向戒烟患者推荐食疗,以及能缓解戒断反应的穴位按摩。吕雪婵说,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等心理治疗,也可以运用在戒烟当中。

李冰主任表示,从治疗者的角度而言,总是希望患者能接受多种形式联合的治疗,这样能提高戒烟的成功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冰主任

多方合力消除烟瘾

要提高戒烟成功率,就要寻求专业医疗力量的帮助。在当下的中国,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了解戒烟门诊——戒烟的科学渠道。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珏主任医师,曾长期从事戒烟门诊的工作。她于2008年创建了中山医院戒烟门诊,这是上海医疗系统开设最早的戒烟门诊。潘珏主任表示,由于多方的共同努力,这些年到戒烟门诊接受治疗的烟瘾患者总体而言越来越多。

潘珏主任说,一开始到戒烟门诊的病人都是因为吸烟造成了明显的躯体疾病才就诊的,随着近年来 政府 、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和媒体的传播推动,公众的 健康 意识在加强,很多身体暂时没出现明显症状的、年轻的烟民也开始主动到戒烟门诊寻求帮助了。这些烟民开始懂得:等到身体发觉明显问题时再就医,常常为时已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珏主 任表示,烟草依赖这种疾病有一个特殊之处,致病于无形,致病于长远。

吕雪婵同时是上海拓新 健康 促进中心组织的戒烟互助小组里的顾问医生,她说,在戒烟小组里除了有呼吸科的戒烟门诊医生,还邀请她这样的精神科医生加入,这其实并不多见。但在临床上,这样的联合相当有必要。

李冰主任也表示,现在到精神科成瘾门诊的患者基本是酒精、毒品等成瘾患者,几乎没有烟瘾患者来就诊。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烟瘾治疗建立起呼吸科和精神科等的多学科联合诊疗体系,这是值得改进的。

梁立荣主任说,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戒烟环境很重要。从身边的小环境而言,患者的家人朋友要支持烟民的戒烟,比如不在他面前吸烟,理解他出现戒断反应时的焦虑、暴躁、易怒等情绪。从大环境而言,全 社会 要通过立法控烟等手段,创造无烟环境。

多位医生还呼吁,我国应该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这对提升患者通过医疗手段戒烟的意愿会有明显效果。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提供戒烟治疗视为 政府 责任,给予医疗保险上的积极支持。如韩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地都把烟草依赖作为一个独立疾病,将戒烟药物全部或部分纳入国家或地区的医保报销目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通过医疗保障支付的杠杆可以大幅撬动戒烟率,降低未来治疗吸烟导致的各类疾病所消耗的 社会 医疗成本。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于2006年起在我国正式生效,《公约》规定:国家应为戒烟和烟草依赖治疗划拨充足的资金,并将戒烟治疗纳入国民基本卫生保健系统,降低烟草使用者戒烟就医的准入门槛和扩大戒烟诊疗服务的可及性。我国的烟民多达3.5亿人,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群超过100万人。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戒烟药物进入医保,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常勇经常用这句话鼓励自己,这也是戒烟互助小组群里小伙伴之间每天互相提醒的一句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