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说明和教材分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第四单元  自然

单元说明

一、教材和丛书的分析

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编排了4篇课文、1个语文园地和1个口语交际。4篇课文分别是《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这些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各异,语句简短,富有童趣,便于朗读背诵。4篇课文介绍的都是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现象或场景,由于地域不同,有的自然现象或景物学生可能不太熟悉,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插图或视频,丰富学生的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本正确朗读课文的其础上,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注音且配有插图,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朗读及了解秋天来了,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妙地联系起来,课文插图生动有趣,学生可以结合插图,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感受夜空的美丽。《江南》是一首乐府诗,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诗歌连用了5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全诗节奏轻快愉悦,课文插图是传统水墨画,整个画面格调高雅,与诗歌相契合,正所谓“水墨江南”。《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童诗。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特点。全文共4个小节,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相似,运用拟人的写法,语言亲切、富有情趣,使用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配有四幅插图,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语文园地四”中的“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编排了反义词、四季的词串、制作姓名卡片,通过不同的识字活动,加强生活与语文的联系。“日积月累”巩固“一”的变调,让学生积累惜时名言,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一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要注重朗读基本功的训练,读准字音,读好轻声,读对儿化音,重点读好“一”的变调。要重视教师的范读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二是识字教学,采用随文识字,借助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喜欢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三是在学生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的简单短语或句式说话。《小小的船》一课从课后题可以看出,本课重点是要求学生认识叠词,并仿照例子,用简单的叠词说“的”字短语,积累“的”字短语。《江南》一课让学生了解反义词,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是按方位排列的。《四季》一课从课后题可以看出,重点是让学生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一年级上册共安排了4次口语交际,重视学生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本单元的“口语交际”通过情境图示范“聊天”,强调了交际的基本原则,提示学生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交际礼仪。

2.丛书分析

共17篇文章,这些文章大都篇幅简短,富有童趣,亲近自然,便于儿童朗读背诵。其中《拾秋》《一字诗》在内容上以“秋天”为主题,在语文要素上是读好“一”字的不同读音,都与课文《秋天》一致。《日月星》《太阳》运用拟人、比喻的写法,通过对太阳、月亮、星星这三种事物的描写,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在语文要素上与课文《小小的船》契合。《水乡歌》让学生了解水乡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与课文《江南》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上都很契合。《四季》通过对春天的杨柳、夏天的知了、秋天的菊花、冬天的北风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特征,与教材中的《四季》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方面相契合。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45个生字和9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了、子”等6个生字和横撇、横折钩等6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感受四季之美,激发对大自的喜爱之情。认识自然段。3.仿照例子,积累和拓展带有叠词的“的”字短语;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4.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的名字,并向他人做自我介绍,与人交谈时,看着对方的眼睛,且能引起话题。

5.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懂得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6.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了解花生的果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通过阅读,培养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反思:培养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读准字音和词句。认识大自然的现象,以及四季更替,学会模仿课文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