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小房子拍出一部好片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2020年3月23日    星期一    晴

最近看了一部《十二怒汉》的片子,觉得导演既勇敢,又有创意,演员们的演技也很好,让一向喜欢侦破片的我看得很过瘾。后来我才注意到这是由米高梅公司制作的 一部黑白电影, 1957年4月就在美国上映了。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咱们国家的影视片,动辄上亿资金,排场大,服饰华丽,耗费数亿资金拍出的所谓大片我还真的不爱看。我这个不认为外国月亮圆些的人,看侦破电影却喜欢看国外侦破片,人家的确拍的好, 逻辑严谨,推理精彩,演技扎实,吸引观者。

要讲拍片资金,《十二怒汉》估计是最节约的,全剧都只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总共十二个人,前后几个小时的时间,也不需要换啥服装。按国内标准,抛开演员酬劳,可以说几乎不算花了啥钱, 就只是一间热的汗流浃背的小房子,却拍出了一部精彩绝伦的好片子。 ‘

影片开头就是在那间靠窗的小房子里,高个儿依靠在窗边吸烟,面容凝重,沉思的表情,当主持人喊大家坐下时,他才慢慢回到座位坐下。随着剧情推演,慢慢你才明白这是一间法院的合议庭,这十二人是陪审员,在合议一件案子。案子也很简单,就是一位住在贫民窟的18岁男孩被指控杀害自己的父亲,有证人证词证物,可谓证据确凿,检察官和律师都认为孩子有罪,包括孩子的辩护律师内心都觉得有罪,在庭上也懒得尽力去辩护。

十二位陪审员都是临时通知来自各行业的人,大家好多互相也不认识,有的是建筑师,有的是做销售的,有的从事广告行业等。他们的任务是要根据呈堂证供讨论出一致意见,会议主持人为了有个“有罪”的一致意见,决定举手投票表决,只有那位高个儿举手表示反对意见。

这下11:1,不是完全一致意见,高个儿就需要阐述自己的理由,高个儿讲了自己的怀疑之后,没有人明确赞成。瞬间沉默后,他建议再次投票,采用无记名方式,并说如果大家还是都坚持有罪,那我就服从你们的意见。

高个儿说的很诚恳,我也没说那孩子无罪,而是说不能确定他有罪。

谁知投票结果首次发生戏剧性改变,这次投票有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于是高个儿坚持展开讨论。

闷热的天气,让急于结束会议去看球赛的那位陪审员烦躁不安,随意改变自己的立场,忽视手中的权力;那位儿子与自己反目成仇的陪审员始终坚持自己的“有罪论”,恨不得自己去开动电椅的开关,早点将男孩处死;那位来自贫民窟的陪审员、那位有着自己独特视角的老者、那位善于记笔记提出合理怀疑的陪审员、那位喜欢大声吼叫说话的陪审员......包括合议庭主持人等,都在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和投票中,心服口服地有了自己的疑惑和观点。

剧中很多台词启人深思,这也许也是我喜欢看国外侦破片子的一个因素之一,没啥废话,每一句台词都恰到好处,显得智慧又幽默。 我们看的是剧中人,又何尝不是一幅幅活生生的现实呢?

那位失去自己儿子的陪审员说, 现在的孩子真是让父母伤透了心,以前孩子叫父母大人,现在的孩子呢? 这是部老片子,几十年过去了,也许我们现在的父母更有感触。今年疫情宅家期间,很多家庭都因为孩子的懒、晚睡晚起,沉迷游戏而头疼吧,还有的因之爆发家庭矛盾,父母觉得苦不堪言,孩子又觉得父母管得太宽,不也是孩子让父母伤透了心?这位陪审员在最后撕碎了自己和儿子的合影,伏案痛哭。

住过贫民窟的那位,在讨论中几次反驳别人对底层人士的歧视和偏见。案件的被告就是一个来自贫民窟的孩子,从小就遭到父亲的打骂,生活艰难。但不能就因为贫民窟而戴上有色眼镜, 偏见会掩盖真相 ,所以当那位喜欢大声吼叫的陪审员大谈特谈贫民窟的人如何如何时,其他陪审员听不进去了,一个个离开座位。

除了高个儿,我还欣赏那位合理怀疑的陪审员,当急于看球赛的陪审员看着投票的变化,为了早日达成一致意见,见风使舵,随意改变自己立场时,合理怀疑先生理直气壮地走到他面前,要求他说出改变的理由,当对方不买账时,他硬是逼迫对方认识到这不是儿戏,不能随意用自己这一票。

讨论期间不时起争执,甚至差点动手,但大家都坚持自己那一票的神圣权力。合理怀疑先生说: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以前的项目招投标,每次有项目开标前,职能部门都会从评委库里临时随机抽取专家评委,到指定地点进行评标议标,最会决定中标人。如果每一位评标人都能秉持公正之心,坚持原则,哪来基建领域的贪腐土壤?哪会有豆腐渣项目?

暴雨倾盆而至,室内越来越烦躁不安,高个儿开始模拟证人说的一个场景,一轮一轮的讨论投票,每一位陪审员都投出了自己最真心的那一票。

走出法庭大门,雨早已停歇,高个儿对那位坐在他旁边的老者友好伸出手,说,我叫戴维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