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堂习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4-13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切教育都将归结为养成教育,而所谓的养成教育其实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能够决定人的命运,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就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支配人生。而教育是培养学生习惯的最佳方式,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掌握的教育艺术。
但是,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与基础教育阶段不同的是,高中生的诸多习惯都已经基本定型,重新培养或者矫正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对于高中教师而言,现在希望去培养学生的习惯,可能已经为时晚矣。首先学生的习惯养成后,一些不良的习惯直接体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所具有的可塑性已经弱化,已基本形成了惰性;其次,高中教育侧重于知识传授,强调升学,谈习惯的意识已经淡化,不仅学生有懒惰、被动学习的心理,就连老师也忽视了习惯养成的强调;另外,在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发育的同时,学生的习惯性已经被长期以来的模式教学、被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所误导;还有,从教育的主管部门开始,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对养成教育、习惯的培养也存在不少误区,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可行的教育方式,一直都还在摸索中,那么学生自然也就只能是一头雾水了。
但很显然,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明知道存在如此多的问题,也不得不去面对现实中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差的现实,不得不去想尽办法来改变学生的状态,这就需要老师们付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习惯教育中,去面对更多的问题。我们就以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的问题。
首先是问题的现状。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坐姿为例,从小应养成的端正的坐姿已经被学生低头弯腰、趴倒所取代,学生的精神面貌渐趋低迷,加上学习的时间长任务重,学生往往会利用书堆的掩护打起瞌睡;而做小动作、走神的现象在高中课堂上仍数见不鲜,更有甚者,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聊,以致老师需要花时间先整顿课堂纪律才能继续上课;学生没有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高一很少有人举手,偶尔有几个人,也被其他整体的沉闷所压制,学生除了埋头记笔记外,缺少课堂的参与性,往往课上死气沉沉,学生无精打采、强打精神,老师兴致索然、对牛弹琴;另外还有课堂作业的完成,抄袭现象严重,不肯动脑筋思考,只会人云亦云,或者照抄照读参考资料;此外还有诸如上课不能专心、课堂乱插嘴等现象存在。
那么在了解了如此多的问题之后,我们再来审视习惯的养成和矫正问题。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人。参照现在高中课堂的种种现象,学生不仅不会学习,无法创造,甚至已经模糊了人的概念了,社会对传统教育的批判说到底就是对学生表现出此种状态的不满,那么依据新课程改革的方略,课堂教育就应该从这些角度着手,进行有效地习惯培养教育。
第一要点要明确教育的目的,作为老师,首先要知道你要教学生什么,你的课堂能够给学生什么,只传授知识的课堂不再是一种规范标准的课堂,通过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力才是真正的课堂。以语文教学为例,我们的高考模式是不强调课本内容的再现的,因此学生普遍存在轻视语文课堂的情绪,因为用他们的评价标准来说,语文课没有“用”。这种以实用性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心态是整个社会的主流心理,功利化的追求,庸俗的价值观,直接影响了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素质,他们往往容易迷失在功利的迷雾中,人首先就没有做正,何谈其他呢?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中要明确做人的要素,无论是人文学科还是科学学科,不能过分强调功利性,要注重人的培养,让学生多知道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这一点恐怕也不是一个老师所能够实现的。此外就是在课堂是要注重方法的传授,强调利用书本知识来引导学生学习,还是以语文教学为例,一篇小说或者一篇古文的学习,不是为了了解情节或者记住某些内容,而是要让学生懂得怎么去学小说或古文的,有哪些值得注重的方法,有哪些语言现象要去掌握,有哪些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去学习。
接下来就是课堂规范的养成。我们现在已经放松了对那些培养真正人的要求,所谓“坐如钟站如松”的要求早就被抛弃了,但是学生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一旦忽视,其结果只能是放任自流。学生课堂首先应该端正坐好,这是起码要求,翘着腿、歪坐、趴倒、低头这些动作都是应该被矫正的,虽然课堂纪律问题一直是教育中的重心,但这些基本习惯其实更有矫正的必要。一些姿态有问题的学生毫无例外都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有问题的学生,所谓“字如其人”,其实坐立的姿态也正如其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提醒,利用惩罚措施来进行强化,才能从精神层面改变学生的松懈、懒惰甚至厌学心理,否则谈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是痴人说梦。
第二个规范是听课的习惯。一直以来,学生埋头学习总是老师愿意看到的,可是埋下头来究竟听到了什么?是笔记的简单重复,还是课本的简单复述,把老师所讲的写下来这还远远不够,听懂掌握才是有效地课堂。很多学生反映,上课听懂了,下课又忘了,题目又不会写了,这样的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一直是困惑很多老师的问题。虽然这跟学生课后的复习以及练习有直接关系,但课堂上的听课习惯也有很大影响。上课的机械重复、缺少参与性是课堂最大的弊病。对于老师而言,需要做的是改变教学的传统方式,这在新课标里表述得很清楚,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承担的仅仅是引导者的角色,这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在理解,他们的收获也才会更大。但单是这样的方式还不够,还需要进行一种督促,因为学生普遍存在惰性,他们的参与性也是无序的,需要进行合适的引导并采用合理的奖惩机制,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听课方面,我个人认为,对于那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应采用“逼”的方式,让他们先忙起来,做好笔记,写好老师在黑板上的主要内容,再进行兴趣培养;而行为习惯较好的同学,则强调兴趣的培养,主要参与的引导,让他们学得轻松。差别对待不是教育歧视,而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在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还有一些注意点。心理上的重视是促使学生重视习惯养成的基础,给他们足够的警惕心理师一种好方法,不妨利用名人故事、人物传记、小的道理这些鲜活的材料给学生足够的影响力;此外要注意习惯养成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人都是有惰性的,学生更是如此,缺乏监督,仅仅依靠自觉性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有适当的奖惩和沟通模式,给学生培养习惯的外部压力;当然,习惯的养成还需要足够的时间,缺少耐性,没有持久的关注,习惯是无法养成的,从心理学来说,习惯养成的21天要格外注重,让好的行为成为习惯,不妨耐心等待。
其实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是养成教育的一个部分,部分做好了就能促进整体的进步,但是整体对部分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学生课堂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集体氛围,一曝十寒的方式只能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需要社会、学校、家长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培养思路,个体的努力再大,终会淹没在集体的力量中,这相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成长环境而言,希望不会是一种奢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