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死亡是人生的导师

如题所述

死亡是一种挑战,而对死亡的应对,是人类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动力。
——罗斯教授

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中一直有回避死亡的传统。长期以来,人们只思考生的问题,诸如怎样获取生存资源、如何才能幸福、怎样延长人的寿命等等,对死亡的问题则采取回避策略,典型的思维就是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我们往往以生的问题尚且成谜为由,着力忙碌于俗事,刻意回避死的问题,甚至发明出许多禁忌,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将死的问题视为不祥而拒之门外。

对于死,我们采取的是鸵鸟哲学。未知生焉知死,这种观念未尝没有道理,这是一种重生轻死、乐生恶死、讲究现实的人生态度,要求我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人生问题上,专注于自身的价值,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生死观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就是把生和死完全当做毫不相干的两回事,对人生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

对于死亡,我们应该从正面理解。美国著名的生死学专家罗斯教授指出:很多人误以为死亡是一种威胁,其实不然,死亡是一种挑战。而对死亡的应对,是人类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动力。换言之,死亡是人生的导师。

1
知死方能明确人的使命

人生苦短,在经历了短暂的人生之后,我们将归于何处?与人生遭遇的所有问题相比,个人归属才是最大的问题。人一旦意识到死亡,就不仅仅是关注眼前事物,满足于有限的生命,我们总有一种想知道人死后又当如何的强烈冲动。

人愿意获得永生,无论归属是永恒的光明,还是无尽的黑暗。对死亡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态度,决定并支配着此生此世的活动作为。当我们试图超越有限时,我们关注的事情便由生前延续到未来,即生前身后事。就如唐朝诗人陈子昂的诗中所写的那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于是,我们就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意识。我们进入到一种绵延的时间长河之中,此时的个体有一种神圣感。自我意识在悠悠长河之中不再是短暂的存在,而是获得一种承先启后、贯穿古今的永恒存在感。个体也由此有了某种自我的价值期许,神圣的使命意识油然而生,从而支持着他毅然向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种强烈的使命意识,使我们得以安身立命,这是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内在价值信念和信仰。

2
知死方能明有无得失之理

现实生活中肯定要追求名利,求名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但太过于执着与计较,容易患得患失。在利与害、得与失之间,筑起一道跨越不过的关隘,困于其中越陷越深,徒增烦恼与痛苦,甚至痛不欲生,这就是所谓的名利关。

在所有的关隘中,最要紧的莫过于生死一关,任何得失祸福都超不过生死。懂得生死智慧,打通生死关隘,不使生死对抗,可从心灵深处解放自我,从而获得真正自由。了悟生死,不再患得患失,人生何累之有?


吾有大患,及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一旦人们认识到生死之间内在的关联与转换,就会发现得亦是失,失或许就是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不必执着于一得一失,在名利得失之间,变得坦然与自在。


透得名利关,方是小休息。
透得生死关,方是大休息。


3
知死令我们更懂得爱

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知死方能学会珍惜懂得爱。个人的死亡,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生命。死亡为我们今生的时间规定界限,催促我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番创造性的事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人是社会性的存在,我们的生命总处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我们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都与我们有诸多的联系。一个人的死,总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死亡令亲情、爱情、友情稍纵即逝,弥足珍贵。任何个体的死亡都可能使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缺失,令我们痛苦至深。

因此,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亲情、爱情、友情,我们才能拥有更多更长久的爱。人生的意义其实是相对的、不确定的,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死亡的态度。谈生论死,如存在主义所说的那样,就是向死而生。这恰恰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观。

池田大作先生说:有生必有死,把这一任何人都动摇不了的事实作为根本前提,我们的教育才会无限地、广阔地、博大而深邃地开展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死学值得我们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死亡是一种挑战,而对死亡的应对,是人类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动力。
——罗斯教授

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中一直有回避死亡的传统。长期以来,人们只思考生的问题,诸如怎样获取生存资源、如何才能幸福、怎样延长人的寿命等等,对死亡的问题则采取回避策略,典型的思维就是未知生,焉知死。

在这种思维模式之下,我们往往以生的问题尚且成谜为由,着力忙碌于俗事,刻意回避死的问题,甚至发明出许多禁忌,以堂而皇之的理由,将死的问题视为不祥而拒之门外。

对于死,我们采取的是鸵鸟哲学。未知生焉知死,这种观念未尝没有道理,这是一种重生轻死、乐生恶死、讲究现实的人生态度,要求我们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到人生问题上,专注于自身的价值,有积极的意义。但这种生死观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就是把生和死完全当做毫不相干的两回事,对人生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度。

对于死亡,我们应该从正面理解。美国著名的生死学专家罗斯教授指出:很多人误以为死亡是一种威胁,其实不然,死亡是一种挑战。而对死亡的应对,是人类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动力。换言之,死亡是人生的导师。

1
知死方能明确人的使命

人生苦短,在经历了短暂的人生之后,我们将归于何处?与人生遭遇的所有问题相比,个人归属才是最大的问题。人一旦意识到死亡,就不仅仅是关注眼前事物,满足于有限的生命,我们总有一种想知道人死后又当如何的强烈冲动。

人愿意获得永生,无论归属是永恒的光明,还是无尽的黑暗。对死亡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生态度,决定并支配着此生此世的活动作为。当我们试图超越有限时,我们关注的事情便由生前延续到未来,即生前身后事。就如唐朝诗人陈子昂的诗中所写的那样: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第2个回答  2020-10-22
人都有生老病死,那么人如果寿松挣钱,也就是,人就死亡的,那么死的,死亡是人生的导师,也就所以人只有到了这个地步才理解的人生的整个一医,或许他明白了人应该怎么活这他才当了人生的导师只有到林中的时候。
第3个回答  2020-10-22
我感觉人到死亡的时候,什么事情都看明白啦,一般人生的道理也都懂了,所以死亡就是人生的导师。
第4个回答  2020-10-22
只有真正的明白死亡,你才知道生存是什么意义,就是对于你的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