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 | 您的孩子打呼噜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8

上气道如鼻、咽、喉这些部位有阻塞时,会使呼吸道变得狭窄而不太通畅,在入睡时,气体不能从鼻腔顺利呼出,而被迫从口中呼出,这时候空气就会不时地冲击舌根部、悬雍垂等组织,而发出阵阵鼾声;当完全堵塞气道时,出现短暂不能呼吸而憋气的情况,医学上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 (俗称鼾症)。对于儿童而言,引起其打呼噜最常见的疾病是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表面呈桔瓣样。出生后即已经发育,一般在6岁左右时最大,10岁后逐渐萎缩。由于腺体组织本身表面凹凸不平,容易滞留病毒与细菌,同时儿童的免疫功能相对低下,容易产生腺体组织的反复或长期感染,使腺样体出现过度的、持久的增生,阻塞鼻咽处,出现鼻塞、打鼾等症状,称为腺样体肥大。此外过敏原的刺激也会导致腺体增生,包括呼吸道吸入的尘螨、花粉,进食某些食品等。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腺样体肥大本身对周围自然腔道的阻塞,引起周围器官病变。如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 分泌性中耳炎 ;阻塞后鼻孔导致鼻塞以及由于气道狭窄导致呼吸气流受阻引发 打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等。

二是腺样体作为一个感染病灶对周围器官造成影响,向前可以引起 鼻炎鼻窦炎 ,向两侧腺体内的病原侵袭咽鼓管可导致 中耳炎 。向下可以引起 扁桃体炎、咽炎、气管炎甚至反复的支气管肺炎等 。另外,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多同时存在,尤其是临床表现明显的打鼾、憋气,而由此可能引起睡眠时频繁低氧和睡眠结构紊乱,继而引起 体格发育、代谢问题、神经精神心理等问题 。这类儿童也会伴有认知行为障碍问题。

三是由长期张口呼吸导致面部狭长、硬腭高拱、下颌内缩和凸嘴这样的 腺样体面容 ,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会使孩子渐渐自卑。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重视。

一是 给孩子拍个鼻咽侧位片,能看到腺样体的大小以及占鼻咽腔宽度的比率,来评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二是将通过鼻咽镜检查,直接观察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的程度。

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腺样体本身功能并不重要,如其肥大对患儿身体 健康 、呼吸、发育等已产生相关影响,建议早期手术切除。经过现在对各种研究的总结,目前推荐标准如下:

1.长期张口呼吸,或睡眠时打鼾,同时扁桃体肥大或并发慢性扁桃体炎,进行腺样体-扁桃体联合切除。

2.患儿的腺样体肥大,伴随的中度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个月,并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

3.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药物治疗不佳。

4.反复的急性中耳炎或慢性渗出性中耳炎患儿,伴有上几条表现,建议切除。

5.腺样体肥大症状明显,并且已经出现特殊面容的孩子,排除了口腔原因,建议进行手术。

张新利,沈阳市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小儿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耳鼻咽喉科学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第十届委员,沈阳医学会第七届耳鼻咽喉分会委员。具有30余年临床经验,擅长小儿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等疾病的诊治,尤其对小儿气管异物、食道异物等各种急症经验丰富,对耳鼻喉常见的口鼻腔畸形诊断与治疗颇有建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