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爱是“看见”,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读完前六章后,写了上一篇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非暴力沟通》——用具体描述来说出你的请求 ,现在读完余下的7章后,会尝试对比武志红这一周的专栏主题:《攻击性》一起来理解,写自己的阅读笔记。

前六章主要说,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这四个要素分别是: 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接下来的章节会从如何倾听,爱自己,表达感激几个方面来说怎么做到非暴力沟通。

读完前六章,作者说 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当时我写读书笔记想到了马丁 布伯说世界的本质是关系。我尝试理解为,我们之所以要非暴力沟通,是要打开自己,尝试去建立一种更接近于“我与你”的关系。

在本书第七章说到用全身心去倾听,作者说,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也提到到马丁布伯对倾听做的描述:

做到并不容易,我们的本能是以自我为中心,即使我们以为那是为对方考虑。比如,当别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全身心去倾听,我们需要 先放下自己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去体会对方 。

倾听的目的是什么呢?

作者说,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在理解和接纳中用心体会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

这本书提到卡尔 罗杰斯,不知道是不是武志红在专栏里面提到的那个罗杰斯,但这里罗杰斯的一段话,关于有人倾听的感受:

换个角度去想,如果我们能全身心去倾听,是在尝试走进别人真实的自我。倾听可以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武志红最近一周专栏的主题是:攻击性,给我启发的是“攻击性”并不是我一开始了解到那么片面狭隘。而是它和生命力有关,可以这样理解:

生命力展开时必然是有攻击性的,这是极为普遍性的力量。 一个人最好既是有力量的,同时又是能安放好自己的愤怒的。阅读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或者是说活力和动力。攻击性向外,具有破坏性,攻击性向内,就伤害自己。

攻击性在关系中,可以说成是: 在“我”和“你”之间相互寻找 。我理解为,这就是有沟通的需要,有被“看见”的需要。 而看见,不就是深深的接纳和理解吗?

武志红这样说: 自体都在寻找客体,我永远都在寻找你。攻击性,就是我和你之间的相互寻找 。

因为没有攻击性,就什么都没有。

到这里明白了,如果我们想同时有生命力,又不想有破坏性,看见它就好了,怎么看见?

武志红提到了罗杰斯,应该是《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作者提到的罗杰斯: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这就是看见。

宫崎骏的电影《风之谷》,娜乌西卡看到父亲的朋友送给她的一个小动物,很喜欢,去接近它时,被狠狠的咬了一口,娜乌西卡也感觉到很疼,但她没有动摇对它的爱,而且还深深地理解它的不安,没有恨意地承受了这次攻击。就在那一瞬间,小动物彻底相信了娜乌西卡的爱,变成了娜乌西卡忠诚的朋友。

那怎么理解转化攻击性呢?

你攻击我,而我带着爱容纳了你的攻击,还深深地理解了你的不安,这意味着,你的黑色生命力被我看见,被我允许,并经由我爱的目光看见,转化成了白色生命力。

所以,爱是看见,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它可以让一个人的生命力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 转变自我评价方式 。我们的言语中去掉,“应该”,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 。这样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倾听自己同样重要,全然倾听,带着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我们就能发现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就可以原谅自己。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并不能使我理解为什么,我们全然倾听,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自己能激发我们对自我,对生命的热爱。从武志红对生命力的转化,攻击性的解读里,好像能找到答案。

我们就像渴望与一个客体全然相遇一样的,不带任何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倾听自己,深深理解和接纳自己,这时,不论我么遇到什么,内在的生命力都会因为被“看见”而转化为白色生命力。这时的我们充满对生命的热爱。

我还想到了正念。 所谓正念,即是对当下全然觉察。也就是深深理解和接纳,是看见 。

《非暴力沟通》在怎么爱自己里,还提到了: 不要做任何没有乐趣的事情,充分表达愤怒,重获生活的热情,充分表达感激。

我都尝试理解为,这就是在教我们通过全然倾听,觉察自己,来转化我们的攻击性,从而滋养我们内在的生命力,白色的生命力是创作和热情,不就是有乐趣,有态度,表达感激也大方接受感激,不猥琐,对生活充满热情。

这本书的后记作者讲了自己外祖母的故事。

他说外祖母生来就是一个非暴力语言的使用者。她的话语总是那样的亲切, 她想到的是人们的感受和需要 。如果他们饥饿,就给他们食物;如果他们没有住处,就给他们提供睡觉的地方。

这本书有很多插图都是孩子画的,很漂亮。

作者说,每时每刻,生活和爱的艺术就在我们的心中,脚下。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我想到了该怎么让自己的一生狂野而宝贵,我还一直记得,世界准备好接受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最后我还想到了鲁米的诗:

有一颗光的种子,种在你里面,你必须用自己来浇灌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