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因为我在中学里当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所以我想把我在做班主任期间看到的、感悟到的点点滴滴分享给大家,不足之处敬请谅解指正。

        班主任对于一个教学班来说,其作用如灯塔、如舵手,让学生感到安全、感受温暖、看到光明、找寻希望……

        一个睿智的班主任,他的任务不仅仅是管理好班级纪律、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教好所担任的课程、完成学校随时布置的任务等等这么简单,他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随时能从学生迷茫的眼神中读到他们的内心,要能从学生的一笑一颦中读到他们不愿表达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反常表现不能只看事件表面,还要深挖其内在的因素等等。

          如今,由于竞争日益激烈,来自社会、家长、学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学生的心理都出现了不同层次的问题。有一项对初级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高达53%,这个数字让人震惊的同时,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作为班主任、作为一个教育者、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心理学爱好者应该怎么去应对?

          但我们的现实是,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喜欢把学生的心理问题简单归结为青春期的叛逆,面对问题学生,很多班主任的制胜法宝就是请家长到校解决问题,事实上这是最不可取的一个方法,因为家长有的是无能为力,有的是漠而视之。我们都还没有去搞清楚这孩子的问题根本在哪,就简单粗暴的下定论,不仅帮不了孩子,反而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那么班主任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当然,这也是一个大课题,绝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的。

        所以,我常说,作为班主任,不仅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还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头脑,得学会如何去有效的爱孩子,得学一点简单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发展心理学知识,这样你才能学会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下面我就简单的谈一谈班主任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班主任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班主任必须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正的用心去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接受你,才能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

        3.运用宣泄、遗忘等形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迁移异常情绪,尤其是因为考试受挫或者因为家庭矛盾,又不愿意跟同学说怕被笑话等等,班主任更要细致入微地去理解他关心他,让学生能感受到来自你的温暖。

      4.学会欣赏孩子,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多加鼓励少批评,进行正强化,学会尊重每一个孩子,激发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赞赏学生的优点;能容忍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

      5.促使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健康发展的心理机制。

  尤其是面对自尊心比较强、有自卑情绪、成绩不理想、有肢体残疾、单亲家庭孩子等方面容易引起心理问题的学生,班主任更要加以关注,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明确指出其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树立信心,从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充满信心地去挑战、去争取新的成功,这也是清除心理障碍的突破法。

  当然,学生的心理疏导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一是要在学生心理障碍出现之前进行及时疏导;二是在不能要消除外部因素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改变自己,消除内心的异常情绪;三是要经常不断地进行心理疏导,对于学生出现的消极情绪、异常状况要争取早日把它消除在萌芽状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