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湄公河次区域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战略意义的地区。这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展现了极高的经济开发潜力。地理位置上,它连接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对国际交通具有重要影响。
澜沧江-湄公河作为次区域内的关键纽带,是亚洲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在中国境内,它被称为澜沧江,出境后则称为湄公河。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河流自北向南流经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以及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最终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全程长达4880公里。
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气候多样,地理特征各异,这使得这里不仅水资源丰沛,生物种类繁多,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区域内生活着众多民族,他们的建筑风格、文化风情、服饰和宗教习俗各具特色,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景观。
此外,次区域内的各国拥有众多知名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例如中国的丽江古城,缅甸的仰光大金塔,老挝的琅勃拉邦古都,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的大王宫,以及越南的下龙湾,都是吸引游客和学者的热门目的地。
大湄公河次区域(缩写GMS )是指湄公河流域的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我国云南省。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议下,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的6个国家共同发起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机制,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次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共同繁荣。亚行作为参与方和出资方,主要负责为有关会议及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该区域总面积256.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