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非遗文化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3-27
寮步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产。木鱼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产,传统香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产等等。
1、寮步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产:寮步香市是一种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宋朝,繁荣于明代,萧索于清末。在明清时期,莞香作为名贵货物集散于寮步香市,经广州、香港远销于东南亚、西亚等世界各地。因其与茶叶、陶瓷等货物一同出口海外,成为同期出口的重要商品之一。寮步香市是一个传统的市场活动,以莞香为核心商品。莞香是一种特殊的香料,广东种植的香树经过特定的制作工艺,制成具有独特香味的莞香产品。寮步香市是莞香的交易和流通中心,吸引了众多商贾和游客。2014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申报的寮步香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认定为寮步香市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当地政府和社区组织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寮步香市的传统活动,通过举办市集、展览和演出等方式,使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其中。寮步香市的繁荣和发展使得莞香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进行了交流和互动。莞香作为一种特殊的香料,在东南亚、西亚等地享有盛誉,成为跨界交流的纽带。寮步香市的存在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丰富了文化多样性。
2、木鱼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产:木鱼歌,也称为摸鱼歌,是广东省的传统说唱艺术之一,属于弹词系统。它起源于明末,清代以后逐渐兴盛,并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木鱼歌是一种说唱艺术,通常由一名歌手伴随着木鱼的敲击演唱。早期的木鱼歌没有固定的曲词,都是随编随唱,后来才开始记录曲词并传抄。这些曲词可以通过口耳相传,也可以刊印成书籍传唱,称为木鱼书。2011年5月23日,广东省东莞市申报的木鱼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认定为木鱼歌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相关机构和传承人致力于传承木鱼歌的表演技艺和曲词,通过演出、培训和研究等方式,确保其传统艺术形式得以延续。木鱼歌作为广东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它流行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江和南路一带,与当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习俗紧密相连。木鱼歌的存在促进了广东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丰富了文化多样性,使得广东的音乐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3、传统香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非遗产:传统香制作技艺是指广东地区特定的香料制作工艺,起源于宋元时期。在广东种植香树的地域广泛,香料产地众多,但自从莞香成为知名香料之后,其他地方的香料逐渐式微。传统的莞香制作技艺是通过特定的采集和加工过程,将香木制成莞香产品。莞香的制作过程包括将香树种植至适当年限后,斩掉树身,只留下根部,让其抽旁枝两三年后开凿取香。莞香的采集是通过凿下含香油的木块,再将无香油积聚的木质铲去,留下的油质部分即为莞香。莞香根据质地的不同,可分为白木香、镰头香、牙香和沉香等。2014年11月,广东省东莞市申报的传统香制作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认定为传统香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当地相关部门和传承人致力于传承香制作技艺的传统工艺和知识,通过培训、学习和研究等方式,确保其得以传承和发展。传统香制作技艺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广东的莞香成为具有独特特色的香料,吸引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关注和交流。莞香作为一种珍贵的香料,在历史上与东南亚、西亚等地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跨界交流。香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为广东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