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尊重孩子恰当引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21
反思:尊重孩子 恰当引导 案例实录: “午间时分,亮亮的小手插在口袋里,一动不动地坐着。老师上前询问亮亮怎么了,亮亮把小手从口袋中抽出来,只见亮亮的手心中躺着一条死去的小金鱼。小朋友看见了纷纷议论了起来:“老师,亮亮把小金鱼给弄死了”……亮亮听了,低下了头,不说一句话。老师问亮亮到底是怎么回事,亮亮轻声的说着:“刚才小鱼不动了,肯定是冻死了,我把它放在口袋里,小鱼暖和了,就会活过来了……”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天真而又充满爱心的孩子,金鱼死掉了,孩子希望用自己的体温来拯救它。作为老师我们首先应该保护孩子的这份爱心,试问,哪个老师忍心以冰冷的“小金鱼死了,它不会活过来了”来伤害孩子幼小、美好的心灵。平日里我们一直倡导孩子要爱护小动物,我们要让孩子这种关爱动物的情感继续延伸下去,但是“小金鱼死了就不会活过来”这是个科学道理,让孩子知道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孩子认为死掉的金鱼通过保暖是可以恢复生命的,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还小,4-5岁的孩子在主体和客体上是混淆的,现实常被想象为魔幻般的活动。在认知方面,他不能客观的认识事物,而经常用主观的想法代替客观的事实。他们对世界的认识都建立在自己的逻辑之上,就如亮亮,他会认为金鱼之死的最大原因是由于水太冷了,以至于到后来他会用保暖的方法来帮助金鱼恢复生命。同时,儿童的科学是独具特色的,有着明显的主观倾向,在“泛灵论”的支持下,世界万物对于他们来说是富于生命的,对于死亡他们没有具体的认识,只有一个抽象的概念,他们无法理解死亡所代表的意思。亮亮的心愿是美好的,可以说“取暖”在他而言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办法,孩子知识经验的储备程度,决定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换言之,亮亮还是个善于推理的孩子。 作为老师该如何来处理这件事呢?怎么做才能既保护孩子的感情,又让孩子知道准确的科学知识呢,我觉得应该在尊重孩子的想法的前提下,再来引导幼儿习得相关的科学知识。 所以,我们首先要肯定亮亮这一善良的举动,鼓励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其他孩子认为是亮亮弄死金鱼的,这是因为在情感方面,儿童很容易被周围事物感染的,他们习惯于从事物的表面去解释原因,以至于当一个孩子说亮亮弄死了小金鱼,其他孩子也会附和着说是亮亮犯的错。对于亮亮爱心的肯定,也可以从侧面来激发其他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接着我们可以顺着孩子这一美好心愿继续下去,让亮亮用自己“取暖”的方法来“解救”金鱼,只不过这时我们可以建议孩子不要把小金鱼放在口袋中,而是放在其他温暖的地方,如盒子里、棉絮里等。我们应该让孩子用自己的实践去体验总结出“金鱼死了,是不会活过来的”这一科学道理。因为对于孩子学科学,我们应该遵守“少一些概念、多一些体验”,科学的学习过程的价值要远远超过灌输学习到的科学知识本身。同时教师还要“少一些告诉,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教导,多一些分享”“少一些责备,多一些鼓励”。教师要作为孩子活动的合作伙伴,共同尝试来获得科学知识。这样不仅没有伤害到孩子的“救鱼”情感,而且也让孩子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理,相信这比教师的说教更具说服里。 另外亮亮会去关注“金鱼之死”,还说明他是个好奇,善于探索、发现的孩子。好奇心是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原初动力,但如果不加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是容易丢失的,作为成人不仅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还要能激发幼儿更多的好奇心,让孩子的自我学习能不断的深入下去。在孩子获得“小金鱼死了,就不会活过来了”这一科学道理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金鱼之死”的秘密,如:“小金鱼为什么会死掉的?”“小金鱼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让孩子围绕着更多的问题,展开探索,自主建构更多的知识。
相似回答